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城市是工地还是家园(名笔)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21日06:25 人民网-江南时报

  作为后起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经历了长达20多年的赶超建设。如今,在一些大中城市,赶超型的发展战略仍然成为决策者优先考虑的选择。在2005年1月31日“全国建设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会议第二次会议上,建设部部长汪光焘严厉批评了建设系统的种种病症。他特别提到,目前全国竟然有183个城市相继提出了要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目标,可是在全国拖欠的1780亿元工程款中,由各级政府投资建设项目所拖欠的工程款就达到了700多亿元,这说明不少地方政府正在竭泽而渔。不仅如此,在城市化建设的过程中,违反国家城市规划法的规定,随意拆迁的案件不断上升,仅2004年,全国涉及到规划行政部门的案件上升率高达157%,严重损害了政府的形象,直接侵害了广大市民的切身利益。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北京2008年城市总体规划中,首次提出了“宜居城市”的概念,要求把北京建设为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城市变成一个工地;到从实际出发,建设市民的家园,这其中不仅包含着城市管理理念的改变,还蕴含着一个更深层次的道理,就是要在保证适当发展速度的前提下,逐步改善国民的生存环境,通过民主的方式,建立人际关系和谐、城市健康发展的新模式。北京市政府率先提出新的发展思路,就是用实际行动响应中央的号召,脚踏实地为市民着想。

  但是,在批评某些城市片面追求速度的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城市扩张的内在动力。从发展的角度来看,由于相当一部分城市缺乏工业化基础,服务业的发展面临着瓶颈制约,经济发展难以为继。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不少城市通过土地经营,反复拆迁,人为地拉高城市地价,获取城市发展的必要资金。所以,建立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与其说是一种发展战略,不如说是政府与民争利的一种策略。在建设现代化大都市的工地上,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经常性的发生冲突,市民的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不断受到损害,在反反复复的拆迁过程中,城市的成本节节攀升,投资环境逐渐恶化。每年春节发生的拖欠民工工资现象只不过是错误的发展观所引发出来诸多问题的一个侧面罢了,在经营城市的背后,还存在着大量的社会腐败问题。所以,要想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现状,除了提高城市管理者的素质之外,还要从根本上理顺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彻底解决地方经济发展的问题。

  在笔者看来,作为单一制国家,宪法并没有从根本上否定地方政府发展城市的自主权。相反的,在人民代表大会的框架内,赋予了地方政府广泛的发展权力。关键的问题就在于,一方面要通过完善宪法和法律,进一步明确地方政府的权力;另一方面也要通过加强民主建设,推动广大市民积极参与管理城市,防止城市管理者滥用权力。这是一个问题的两面,也是我国未来民主政治发展的突破口。在条件成熟的城市,可以通过直接选举的方式,选举城市的管理部门,并且由市政府直接对城市的规划方案负责。只有形成人大监督政府、选民监督人大的良性循环机制,才能建设好美丽的家园。

  乔新生,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

  《江南时报》 (2005年03月21日 第二版)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双响炮
诠释爱情经典漫画
水蓝幸福
海螺爱情精彩图片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