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改革攻坚之年话攻坚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21日10:36 大连日报

  编辑同志:

  今年的“两会”期间,国家领导人曾多次提到2005年将是改革攻坚年,您能否解释一下,改革攻坚年对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意义何在?在这一年我们有哪些需要“攻坚”和突破的深层次问题?小文

  小文同志:

  在今年全国人大的记者招待会上,温家宝总理明确提出了2005年五项主要的改革任务。这五项任务看上去多半是以往改革的延伸和继续。但是,就其涉及的深度和难度来说,的确是一场攻坚战。

  政府改革,历来是头号难题。因为改革必然触及政府一些部门的基本利益。包括原来掌握的社会资源的审批权、调配权、配置权,在改革中多半被放给市场,或者转移,或者被稀释。由此附带的权力荣耀、权力关系、相关利益甚至灰色收入,将被淡化或消失。一个拿手术刀的人能够给自己开刀是多么大的勇气和胆识。当前的政府自身建设和改革,一个是继续解决越位和错位的问题,继续将国有资产所有者的身份与社会经济管理者的双重身份相分离。另一个是由直接管理企业和涉足微观经济管理,转变为宏观调控、秩序维护和提供公共服务。第三个是通过政府内部体制的改革和重构,创造能进能出、高效廉洁的公务员队伍,打造“服务型”和“开放型”政府。

  国有企业改革,已经深入到产权改革的层次。当前在这一领域主要存在几大难题,一是如何通过有效的方式,筹集收购国有股本的资金,在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的情况下,使老国有企业在改制中焕发生机;二是如何在改制中,“以人为本”,确保职工利益,消化和安置富余职工,降低改制成本;三是如何在国有控股企业中,既要确保国有资本的控股地位和支配更多的社会资本的能力,又要避免传统国有独资企业的一股独大和经营机制僵化;四是要强化国有控股企业干部人事制度、劳动用工制度、工资奖惩制度和技术创新制度,全面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金融改革难度大,震动也大。尤其是资本市场的培育和改革,事关国家经济安全,当然应当慎之又慎。目前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一是要加快市场主体的培育,其中包括国有商业银行上市或产权多元化的改革,向外资放开人民币存贷款业务,向民营资本开放一些金融和准金融领域;二是要加快资金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市场化进程,为民间资金和金融资产更便捷地转化为资本创造宽松的市场环境;三是稳步推进与国际资本市场的接轨,在经常项目可兑换的基础上,创造条件逐步实现资本项目下的人民币自由兑换;四是有步骤地创造灵活的人民币汇价机制,既要充分利用国际资金市场和资本市场,又要设立安全的金融屏障。

  农村改革关系9亿农民的切身利益。在土地等产权关系解决之后,制约广大农民积极性的,一个是税费负担问题,一个是农村基层管理问题。国家将在明年全部免征农业税,大多数省区市已经取消了农业税,仅此一项就使农民增收不少;农村各项提留国家早就有过明确的规定,落实得比较好的地区,已经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在需要的是按照农村基层政权的精简进度,进一步削减农村提留,确保农民从沉重的负担中解放出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升农业生产的单位绩效。与减轻农民负担息息相关的重要方面,就是如何推动农村基层组织精兵简政的问题,农村的基层政权组织机构庞大,不仅导致农民负担加重,也产生了众多剥夺农民利益、妨碍农村民主化建设的问题。这些农村上层建筑的改革,政策性很强,难度也很大,需要扎实深入的工作。

  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我国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也面临一些难题。在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统包制度,到如今由社会统筹安排人们的生老病死的问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一大成就。和谐的社会,需要一个“安全网”。现在,这个“安全网”一是要扩大覆盖范围,社会保险体系不仅要逐步涵盖外资企业、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还要逐步扩大到农村;二是要逐步提升社会保险地域范围,逐步从一个城市扩大到省级统筹乃至全国统筹,同时要开源节流,寻求社会保险资金投资增值的渠道,以缓解社会保险资金入不敷出的难题;三是结合中国国情特点,创造创业扶植、失业保险、失业救济、最低生活保障等完备的就业促进体系,更好地化解我国的失业压力;四是完善我国的最低工资指导线制度、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社会救济、社会优抚等体现社会主义互助友爱制度的制度体系;五是逐步完善所得税、遗产税等税收体系,强化征管,堵塞高收入群体的税收漏洞,为“济贫”的转移支付积累基金,同时力争将向困难群体或弱势群体实施救助的转移支付,更多地改进为造血型的救助。海辉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双响炮
诠释爱情经典漫画
水蓝幸福
海螺爱情精彩图片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