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很美的电影风景(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22日05:55 人民网-人民日报 | ||
中国观众对于瓦尔达这样在法国及国际影坛具有相当影响的导演了解不多,而瓦尔达对中国却不陌生。1957年,当时29岁的瓦尔达应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之邀访华,以摄影师身份在中国采访两个月,拍下了数千张照片,还受到周恩来总理的接见。谈起48年前的中国之旅,瓦尔达兴致很浓:逛天桥,游三峡,看京戏和沪剧……就像谈论昨天发生的事情。她的孙子目前正在北京学汉语,准备报考北京电影学院。在她下榻的北京和平宾馆,瓦尔达同记者谈起她对电影的感受,展示了另一个电影天地,另一道电影风景。 瓦尔达是公认的“新浪潮之母”。新浪潮运动是20世纪法国最重要的电影现象,是传统电影和现代电影的分水岭。1959年至1962年间,法国一批年轻的导演走出摄影棚,在真实的环境下拍摄,他们反对靠巨额投资和明星声望来制作吸引观众的“优质电影”。这批生气勃勃的创造者,采用新的叙事方法和新的影像处理方法制作影片,使电影的面貌焕然一新。在新浪潮运动如火如荼的岁月里,法国涌现了被称为“八武士”的导演群体,瓦尔达是8人中惟一的女性,而且是新浪潮运动中“出发最早的一位”。那个年代,无论是在法国还是在世界其他国家,女导演如同凤毛麟角。 1954年,当时还是摄影师的瓦尔达,拍摄了一部“自由而清纯”的短片《短岬村》,成为新浪潮的先声之作。瓦尔达从影50年,拍了50多部电影。盘点自己的作品,她对记者讲了3部:1961年拍摄的《从5点到7点的克莱奥》,1985年拍摄的《流浪女》,以及2000年拍摄的《拾荒者》,这3部片子都是本次回顾展上展映的片子,分别是她青年、中年和晚年的代表作,在她的电影创作中具有坐标地位。 《从5点到7点的克莱奥》描述了一位女歌手在等待医院化验报告(判断她是否患有癌症)两个小时内的自我审视,经历了从恐惧、失态到最后坦然面对的心理过程。这部片子被认为是“有史以来关于巴黎的最美丽的电影”、“完全新浪潮式的、震撼人心的”,它奠定了瓦尔达作为成功女导演的地位,而那个心绪纷乱的美人在巴黎街头匆匆行走的镜头,则成为法国 电影史上的经典画面。 《流浪女》是一部以“新贫困阶层”为主题的影片,女主人公莫娜不知从哪里来,也不知要到哪里去。她在乡间流浪,漠视人世间的一切事物,拒绝任何法则。对“绝对自由”的追求使她走向毁灭,惨死田野。影片展现了冬季荒野的苍凉之美,壮观而有力度。这部拒绝作任何商业上的妥协片子,赢得了艺术上的无数荣誉,包括威尼斯电影金狮奖,自然也赢得了票房价值,叫好又叫座。 而今“新浪潮”已退潮,“八武士”有的已经谢世,有的因才思枯竭退出影坛。只有戈达尔、瓦尔达等两三位依然保持着创作激情,以敏锐的目光关注社会,时有新作问世。1998年至1999年间,年过七旬的瓦尔达带着数码摄像机在法国城乡“闲逛”,拍成了一部反映当代拾荒者的实验艺术纪录片《拾荒者》。瓦尔达是受到米勒的名画《拾穗者》的启发,把镜头对准那些“弯下腰去拣破烂”的人们的。当代的拾荒者,有的因为生活贫困而拾荒,有的为寻找艺术创作的原料而拾荒,还有些人仅仅是因为喜欢而拾荒。这部低成本的作品,没有明星阵容,没有广告造势,却赢得了空前的赞誉,发行后的30个月就在国内国际获得30个奖,堪称电影史上的奇观。瓦尔达称这是一部“关于浪费的影片”,而有些研究者认为在消费主义之风日盛的时代,这部片子还具有更强的思想张力:关于环保、关于可持续发展…… 和瓦尔达同机来京的法国电影资料馆馆长、电影评论家塞尔日·杜比亚纳认为,瓦尔达是一个“有特殊才能的讲述者和剪辑者,叙述、剪辑,然后把观众征服”,称赞她的电影“制作精致,充满智慧”。瓦尔达对自己的作品和创作历程,做了这样一些概括:我非常投入地去拍片,疯狂地用眼睛发现事物;我认定电影应该跟着灵感走,而不是跟着故事或者编剧走;一个很棒的故事并不一定能成为一部很好的电影,电影要解决好的是讲故事的方式;现在一些人为了追求名利,为了赚钱而拍片,成为商业电影潮流中的一分子,很少有人像画家创作一幅画那样去精心地拍电影。 所幸商业潮流还没把所有的电影人裹挟而去。瓦尔达倔强挺立着,她使我们看到了在电影的故乡,还有一批导演坚持着电影的艺术理念,坚持着自己的电影“口味”。而恰恰是坚持了自己独特“口味”而拍摄的影片产生了始料不及的票房价值。“口味”多元,才有电影的多元,也才有文化的多样性。“口味”一致,就意味着电影的单调,意味着文化的单一化。各种流派和风格媲美竞争,这是多样性的逻辑。从这个视角看瓦尔达,看法国电影,你会发现那的确是一道很美的风景。 《人民日报》 (2005年03月22日 第十六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