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地名:琼州大地上的文化印记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22日08:24 海南新闻网-海南日报 |
对于一个人,昨天的往事也许早已淡忘;对于一个地方,曾经的繁华也许早已灰飞烟灭。而地名,像一个固定而恒久的符号,有意无意间沉淀并保存了一段曾经的历史。 海南岛面积不大,人口不多,可岛上各种各样的语言和方言却多达15种,有些语言或方言还有分支,算起来岛上居民所讲的“话”应该不下20种。这些说着不同的方言,来自不同地区的不同移民聚居或杂居在一起,自然而然就会产生出风采各异的地名文化。 一个个看似平常的地名,其实都有各自的由来。地名寥寥的几个字,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 海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刘剑三教授,研究海南地名文化已有十几年的时间。谈到研究海南地名的意义,刘剑三教授认为:“海南是一个具有众多民族、五方土语的移民岛,岛上蕴藏着十分丰富的语言材料。地名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载体,不同语言的操用者都会在自己所命的地名上留下历史的沉淀物,梳理这些地名化石,对其进行归纳整理,对研究曾在岛上生活过的各民族的活动史无疑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瓦灶”“盐灶”“打铁” ———古代手工业的记录 在海口市国兴大道北侧有个瓦灶村,“瓦灶”这个名字让人立即想到以前这里可能烧过瓦。3月9日下午,记者走进瓦灶村寻访年老村民,证实了“瓦灶”村名的来历正如人们对它的猜测。 从国兴大道拐入瓦灶村200多米处,便能看到一座“孙氏祠堂”被一棵高大的木棉所遮蔽,祠堂旁边有个2亩大小的池塘,塘中水草摇曳,波光滟滟,瓦灶人的房子沿塘而建,倒也有几分诗情画意。 瓦灶村现有人口400多人,有孙、邱、冯三姓,其中孙姓占绝大多数,且迁来最早;邱、冯二姓后到,目前各有一户人家。 89岁的孙邦选老人说起先人的故事:孙姓人是从广东吴川一带迁琼的,至今已有15代,祖先是两兄弟,在瓦灶村落籍后以烧瓦为生,不久弟弟因故归粤,哥哥继续留在瓦灶,繁衍子孙,后又有孙姓支系迁往临高。 问到瓦灶村瓦窑旧址,老人双眼闪过一丝亮光,他告诉记者,瓦窑的旧址就在祠堂和池塘之间的空地上,池塘便是挖取泥土留下的,60年前还能看到瓦窑的痕迹,现已建成一个篮球场。 筑灶烧瓦已成了尘封的历史,瓦灶人也要不断地谋生计,农田曾是他们的希望所在,但由于城市像水浮莲蔓延一样急速扩张,瓦灶人的耕地上“种”起了高楼,领到或多或少一笔土地补偿金的农民摇身变成市民后,多数只能靠小买卖和出租民房寻找生存空间了。 或许若干年后,连象征着瓦灶村历史的祠堂和池塘都看不到了,果真如此,那恐怕不只是瓦灶村的损失,也是海口历史文化完整性的缺憾! 刘剑三教授研究发现,海南现有地名中,有不少以“瓦”“盐”“铁”“碗”“灰”命名的,都分别反映了当时的行业特征。与“瓦灶”相类似的地名,在海口有“盐灶”“灰灶”等,在儋州有“盐丁”“盐田”,说明这些地方原先曾以晒盐和烧灰为业;澄迈县城金江的旧称为“打铁”,暗示那里原来是打铁手工业者的聚居地。 “军田”“军屯”“军坡” ———封建王朝的战争味道 封建社会时期,黎族人民因不堪统治者的残酷压榨,经常发生叛乱,而为了平定叛乱,历代王朝也不时派兵入琼,卫戍屯垦,现今海南地名中也留下了关于这方面的印记。 通过地图,我们可以发现沿海各地都有以“军”为名的地名,如临高有“田军”,澄迈有“军田”“军路”,琼海、儋州有“军屯”,昌江有“军营”,陵水有“军田”“军屯”,屯昌有“军坡”“军坡场”。 刘剑三教授认为,这些含有“军”字的地名,基本上分布在黎汉杂居的边缘地带,显然,历史上这些地方都曾是中央朝廷防范黎族人民的前哨阵地。 3月10日,记者驱车进入陵水黎族自治县英州镇境内的军田村委会,发现此地三面环山,一面向海,是一块面积约为2平方公里的平坦旱地,当地村民在上面种有芒果、荔枝等经济果林。进入军田村委会下属的军上、军下、土退、仲村和田新等五村,只见肥壮的猪崽满地乱跑,更有犬吠之声不绝于耳。 问及“军田”村名的来历,大多数村民都表示毫不知情,倒是一位叫林成英的老大爷能说出个一二。他说,以前这里叫“十八村峒”,居住着大量的黎族百姓,有一年不堪官府重压举旗造反,朝廷便派兵前来镇压,风波平息后,还重新选出了峒主。 由于官兵驻扎过的地方,后来成了农田,因此便以“军田”为名;但也有一种说法是,朝廷的兵马完成战事后,就地屯兵垦荒,从事农耕,等待上级调遣,所以将那里命名为“军田”。 但是,今天的军田已经少有人知这段关于战争的历史了,老一代很少或根本没有向下一代讲述往事,村里也没有任何文字记录,当地百姓在这块干旱缺水的土地上为衣为食而劳碌,愈发淡漠了渐渐逝去的故事,这到底是幸或不幸,还是交给时间去过滤吧? “万州”“旧州”“老城” ———行政建置沿革缩影 听说陵水黎族自治县的文罗镇和新村镇都有一个“万州村”,历史上曾是“万安州”的州治所在地,为了弄清这一说法是否成立,3月10日下午,记者在陵水县委宣传部李玉峰副部长陪同下,走进文罗镇的“万州村”。 万州村200多人,有周、吉、邓、卢、黎等姓氏。村民周今富说,大约在几百年前,他们的祖先从万宁一带迁到这里居住。但对这里是否是“万安州”州治的说法,村民们就不得而知了。 据说村中原有一些古墓,可惜文革时期遭到极大破坏,如今惟有村子南面一口老井,多少还算保留着“古”的味道。 据1994年出版的《万宁县志》记载:唐玄宗开元年间(公元713年至742年),以及北宋熙宁六、七年(公元1074年和1075年),万安州的州治曾二度迁往现陵水境内。看来陵水这两个“万州村”,大概就是历史上“万安州”的州治所在地,但它们究竟孰前孰后,孰唐孰宋,恐怕难以考证。 而村民对自己村子的过去不知情,多少让人感到一些遗憾。 刘剑三教授说,海南旧时地理沿革变迁比较复杂,有些问题至今仍纠缠不清,而海南现有的某些地名则向我们提供关于本岛地理沿革的一些信息,有助于我们了解某些州县的变迁情况。 在海南现有地名中,除了上面提到的“万州”,原琼山和儋州也都有一个“旧州”,据名以考,这两个地方都曾是州治所在地。 刘教授认为,儋州境内的“旧州”应为“儋州”的故治;此外,儋州沿海还有个“新州”,为后来的“儋州”州治,一新一旧,互相呼应(在“旧州”和“新州”之间,“儋州”州治长达千年设在中和)。琼山境内“旧州”位于琼山南部,是唐贞观五年(631年)至北宋开宝六年(973年)“琼州”的故治。 在海南的地名中也有涉及县治变迁的例子。如琼海潭门镇和昌江昌化镇也各有名为“旧县”的村子,显然都曾是县治的所在地;而澄迈的“老城”,单从名字就可看出是该县旧治。 “毛道”“毛贵”“毛岸” ———黎族合亩制文化痕迹 循着地名,我们还可以了解海南岛居民,在某个历史时期的某些主要活动。 进入五指山地区后,一些含有“毛”字的地名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毛岸”、“毛道”、“毛阳”、“毛贵”、“毛栈”和“毛组”等。 解放前的黎族社会中,曾有被后人称为“合亩制”的活动,即某个氏族或宗族的土地集中在一起耕作。前不久,记者在五指山市番阳镇毛组村采访时,从村民口中得知,历史上他们的田地全部集中在10多公里外的毛阳镇一带,外出劳作十分不便。 刘剑三教授认为,借助黎语的某些地名,我们可以了解历史上实行“合亩制”的大致范围,“合亩”的“亩”,黎族大部分地区称为“mou”,汉字原写作“亩”或“磨”,后来多写“毛”。 查看现今海南地名,冠以“毛”字的基本上集中在五指山市和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五指山、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与琼中交界的边缘地区也间有出现。以“毛”字为地名的分布地区,与解放初期中央调查组所调查到的实行“合亩制”的区域基本相符。 为了弄清“合亩制”地名的含义,记者请教了黎族学者、原海南省民族研究所所长董小俊先生。董小俊说:“毛”的黎语读音意为“……的地方”,“毛”之后的读音表示的是“某个氏族”;黎语中倒装现象较多,修饰语往往放在后面,那么,“毛阳”可以理解为是“‘阳’这个氏族的地方”。 【鸣谢:海南师范大学刘剑三教授为本文采写提供大力支持。】 作者:陈耿 (来源:海南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