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全球变暖趋势明显 “寒潮”现象越来越难得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22日11:15 中国新闻网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二十多年来这是中国第一次发出橙色寒潮警报。寒潮的减少可能与全球变暖有关

  -本刊记者/冯亦斐

  3月9日晚,中央气象台向全国发布了寒潮警报,并挂起了蓝色大风和橙色寒潮预警信号(橙色寒潮警告属于寒潮警告信号最高一级)。

  10日~11日,全国自北向南开始大幅度降温,24小时内气温降幅最高达25℃。这次降温范围之广、幅度之大,在历史上都属于罕见。

  两股强冷空气叠加的结果

  中央气象局短期天气预报中心的高级工程师乔林告诉本刊记者,这次降温幅度大、范围广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冷空气来临之前大部分地区的前期气温比较高(基础温度越高,冷空气带来的降幅越大),二是冷空气较强。

  “在冷空气到来之前,有3到4天,我国大部分地区有一个明显的升温,基础温度比较高;另一方面,造成这次降温的冷空气由两股合并而成,一股由新疆北部东移,在蒙古高原和来自贝加尔湖的另一股冷气团合并叠加,加强后南下。这两股冷空气本身都很强。也就是:在本来比较高的基础温度之下,碰到由两股强冷空气组成的强大冷气团,引起急剧降温,因此降幅很大、范围很广。”乔林说。

  乔林认为,第一个原因,也就是寒潮到来之前全国大面积升温是比较正常的。今年一、二月份,全国大面积气温偏低;寒潮来临之前三四天,在暖湿气流作用下,气温明显回升,江淮、江南的大部分地区,以及湖北等地,平均气温都到了12度,这是春天来临时的正常水平,在往年并不少见。

  至于第二个原因,冷空气叠加的情况也常发生,但叠加的两股冷空气都如此强大,这却可以说是罕见的。

  相对于全国大部分地区来说,北京的降温幅度并没有那么大。乔林解释了其中的原因:“北京周围地形比较特殊,它是一个盆地。由于北边和西边山脉的阻挡,它降温的幅度相对小一些。一般来说,盆地中的气温会相对稳定一些。”

  寒潮警报不轻易发布

  就现在的技术手段来说,由于气象卫星等观测和跟踪分析工具越来越精密,预测寒潮已经不是太难的事情。乔林说,这一次的寒潮警报,从预告来看,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标准。“在寒潮来临之前,3月7日,我们就将预警上报国务院。但考虑到影响的范围,不能太早对大众发出警告。因此我们只在48小时内,将产生明显影响的时段发出警告。在此之前发出的是大风降温消息。紧接着,连续两天发出寒潮警报。”

  据乔林介绍,并不是所有大风降温都可以向全国发出寒潮警报的,其标准是:长江中下游及以北地区48小时内最低气温下降10度以上;降温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最低气温要在4度以下;陆上要有3个大区以上(指西部地区东部、华北、东北地区、汉水流域、黄淮地区、江淮地区、江南地区、华南地区等分区中的3个或更多)有5级以上的大风,东部海区要有7级以上的大风。

  降温幅度和大风放在一块考虑,是因为风越大,降温速度越快。

  其中,第一个条件,也就是长江中下游及以北地区48小时内最低气温下降10度以上,是很难达到的,要有很强的冷空气作用才能形成。

  寒潮减少可能与全球升温有关

  就现在看来,这次寒潮的影响是短时间的。“现在季节性还是比较明显。由于已经是春天,寒潮很快就过去了,北方和南方在几天内相继升温。南方到了13日,除了华南的南部、云南的南部和东部气温还比较低以外,江南的大部,华南的北部等地区都已经上升了5~7度。寒潮的影响已经过去。”乔林说。

  根据乔林的介绍,这是近20多年来,第一次发出橙色寒潮警报。上一次橙色寒潮警报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20多年来,从来没有遇到过这么大幅度的降温天气。

  但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前,这样的寒潮是比较多的。那个时候,中央气象台发出寒潮警报并不罕见。乔林认为,从实际情况分析,现在出现高强度寒潮的数量变小可能与全球变暖有关。

  近20年来,全球气温明显上升,尤其靠近南、北两极的地区,温度上升更为明显。而冷空气团均形成于南北两极。极地气温的上升导致形成的冷空气团强度有所下降。“现在最强的冷空气也很少像过去那么强,以后几年,再出现这次这么强的冷空气气团的概率也会比较低。当然,偶然出现还是可能的。从长远看,什么时候再出现如此强大冷空气气团是不能预测的。”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百事音乐风云榜投票
严查苏丹红食品
房贷利率上调
F1新赛季 围棋春兰杯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安徒生诞辰200周年
购房贷款提前还贷指南
北京在售楼盘分布图
《新浪之道》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