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郑和20世孙,酷似郑和石像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22日11:25 南京报业网

  金陵晚报记者朱波【金陵晚报报道】见到郑和第二十世孙郑宽涛,是不久前,记者与上海《新民晚报》一位记者为了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前往南京各地寻访郑和的遗迹。江苏省郑和研究协会便把带领我们的这项任务交给了这位年轻的郑和后裔,之前,类似的工作都由这个年轻人的父亲——郑和的第十九世孙郑自海完成。不巧,郑自海因为刚刚踏上了远赴云南的火车,未能与记者谋面。于是,我们便与这个年轻的郑和后代——郑宽涛面对面了。

  二十世孙酷似郑和石像!

  第一眼见到郑宽涛,记者不禁惊呼:这位郑和的后代,难道是和郑和公园里的石像一个模子里面倒出来的?浓眉,大眼,国字脸,宽额头,嘴角抿着股坚毅。要知道,石像是1985年为纪念郑和下西洋580周年雕成的,那时候,郑宽涛刚上小学三年级。这难道是个巧合吗?郑宽涛告诉记者,许多人都说过他和石像酷似。但自己也没有听过合理的解释,唯一能提供给记者的是:自己的父亲,也长有一副浓眉毛、大眼睛,脸型也是国字脸,只是削瘦一些,没有自己脸颊丰满;此外,根据记载,代表当时全世界国力最强盛的大明王朝的郑和,“文通孔孟、身负经纬、形似虎步、齿似编贝……”可谓仪表堂堂。浓眉大眼国字脸、不怒自威、表情坚毅,也确实是最理想的郑和形象。郑宽涛自己推测,很可能石雕像的作者就是综合了这些书本上的以及郑家后代明显的特点,创造出郑和的艺术形象。但不想二十年后,真的有这么一个郑和后代和石像酷似。

  族谱当作水缸盖才保存下来

  众所周知,郑和的身份是一名宦官,他哪来的子嗣呢?郑宽涛向记者讲述了他们这一支后裔的来历:作为宦官,郑和的确没有儿女。出于“不肖有三,无后为大”的思想,功成名就的郑和在晚年时将哥哥马文铭的长子马恩来过继来,为其传递香火,此外郑和还收养了两名亲侄子,其中一个留在云南昆阳的祖家,另一个则在郑和任南京守备时来到南京,跟随郑和。因此这些后代都被视为郑和的后裔。这也解释了郑宽涛为什么会长得像郑和雕像的缘由。其实,郑宽涛一支的郑和后裔,一直知道自己的血脉关系。郑家一直有族谱相传,可惜大部分毁于动乱年代,目前仅存的是一个木制封面。这还是文革时期被当作水缸盖反扣过来才保存下来的。郑宽涛告诉记者,由于很长时间里,世人对郑和的评价和理解一直都是处于偏见状态,导致郑和后人数代始终不敢自认,目前,整个家族处于零落状态。根据父亲郑自海等人的搜集,至目前为止,南京还有郑和后代300名左右,但不少人相互之间已失去联系,很多人对作为“郑和后代”已经毫无感觉。敢公开自己是郑和后裔的身份,则是上世纪80年代,对郑和的重新评价以后。

  “祖先的事业在我的名字里”

  郑宽涛不仅秉承了祖先的容貌,也继承了对祖先事业的那份热情。郑宽涛今年28岁,属龙,目前在一家合资公司做会计。但闲暇之余,他却喜欢研究南京的地方史和民间文化,并且常常在报刊发表文章。和他交流,发现他拥有和他年龄不相符的一种阅历和成熟,他不仅对南京地方掌故了如指掌,对文化史学的动态也如数家珍,对于郑和学术,则更可谓专家。郑宽涛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完全来自平时父亲的耳濡目染。他的父亲郑自海,郑和的第十九世孙,也是一个痴迷郑和文化的爱好者。为了追寻郑和的足迹,郑自海可以说跑遍了郑和在国内停留过的所有地方,搜遍了所有各种学术研究和历史文献。他们那间只有50个平方米的屋子,已经被这些资料满满地占据。两父子的热情劲头,常常被家人奚落。但是郑宽涛乐在其中。郑宽涛还记得,上初中那年,父亲郑自海郑重其事地将家族的身世告诉自己,并告诉他,父亲“郑自海”、儿子“郑宽涛”,名字里面都蕴含了对祖先事业的自豪。目前,这对父子正在自费搜集和重新印刷散失了的郑氏族谱。(编辑田木)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百事音乐风云榜投票
严查苏丹红食品
房贷利率上调
F1新赛季 围棋春兰杯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安徒生诞辰200周年
购房贷款提前还贷指南
北京在售楼盘分布图
《新浪之道》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