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徐匡迪指出中国制造业转变增长方式已成当务之急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22日14:59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3月22日电据《经济参考报》报道,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日前表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取得了快速增长,成为国家经济高速增长的发动机,推动了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基础产业发展。但必须看到,中国制造业正面临非常严峻的挑战,劳动生产率低、产品附加值不高、缺乏核心专利技术……因此,中国制造业转变增长方式已成当务之急。”

  徐匡迪说,“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中国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比较低,我们现在不到4万美元一年,只有美国的4.38%,日本的4%,德国的5%多一点。同时中国的制造业能源消耗很大,污染比较严重,制造业的能耗占全国一次能耗的63%,单位产品的能耗高出国际水平20%至30%,全国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中67.2%为锅炉排放;另一个差距是中国制造业产品以低端为主,附加价值不高。我国出口的产品主要是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含量低的产品,增加值率仅为26.23%,比美国、日本及德国分别低22%、22%和11%。”

  徐匡迪指出,中国制造业面临严峻挑战,还表现在中国制造业受资源、环境以及缺乏核心专利技术等方面因素制约。他说,未来20年制造业的增长,如果单纯依靠数量,这是资源能源和环境所不能承受的。

  在谈到中国制造业在自主知识产权方面面临的挑战时,徐匡迪说,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要解决我们缺乏核心专利技术的局面。他介绍,2001年中国接受海外申请专利37800件,而我们自己到海外申请专利却不到2000件,这2000件还主要集中在中医药和保健品上,很少涉及高新技术。在制造技术领域,我国的发明专利数只有美国、日本的1/30,韩国的1/40。

  同时,我们在引进、消化、吸收、创新方面,投入经费不够。2002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用于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的收支比为1∶0.1,其中医药产品制造业引进设备消化的比例较高一点,大概是1∶0.18;电子通信只有1∶0.13;作为计算机制造的IT核心企业,只有1∶0.01。而多数工业国家安排引进消化经费大概是引进项目总经费的3倍,日本在经济振兴期达到了10倍。

  对于如何实现中国制造业增长方式转变,徐匡迪指出,我们必须依靠科技进步,采用绿色制造技术,在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的同时,努力降低资源的能耗。中国制造业必须积极地承接世界制造业的转移,要坚持对外开放,将中国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去。同时,为了接收世界制造业的转移,我们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同时要努力加强研发力量,努力提高集成能力和创新能力,使中国制造业从中、低端产品加工厂转变为世界制造业中心之一。

  他强调,中国制造业要取得大的发展,人才是关键。我们应以工程项目带动科技进步,培养从设计、制造工艺到操作、管理的各类、各级优秀人才,这样才能使中国的制造业在21世纪头20年,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再上一个台阶。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冯飞建议,当前要着重提高中国制造业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着手培育国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升级,实现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要在全球价值链分工当中逐步提升地位,转变在分工中处在低端的状态,由加工组装型向精密制造型升级,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鼓励发展国产品牌。同时还应制定鼓励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政策和激励措施,利用设备加速折旧、提供国产装备的买方信贷或卖方信贷、技术改造贴息等政策,促进国产装备市场的形成壮大。(李佳鹏、方烨)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百事音乐风云榜投票
严查苏丹红食品
房贷利率上调
F1新赛季 围棋春兰杯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安徒生诞辰200周年
购房贷款提前还贷指南
北京在售楼盘分布图
《新浪之道》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