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何时出现“三好学生”的新“国标”?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23日00:13 红网

  有环保意识,参加环保行动;广泛阅读,学会搜集、处理各种信息;主动和父母交流学习和生活的情况……武汉市教育局近日宣布,从今年春季开始在部分学校试行新的中小学生思想品德考核标准,以好公民、好学生、好子女的“新三好”考核标准取代思想好、学习好、身体好的“旧三好”考核标准。(3月22日《中国青年报》)

  我国评选“三好学生”的历史可追寻到上个世纪50年代,从那时开始,“德、智、体”全面发展便成了评选“三好学生”的“国家标准”。时至今日,这种延续了50余年三好生评价体系,已明显滞后于教育新形势的发展需要。其主要表现在:一是标准过于统一,注重学生之间的横向比较,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二是人选大多集中在前10名学生,对大多数学生失去了激励作用;三是过于重视成绩,忽略了心理、情感、社会交往诸方面素质等,致使不少学校的“三好”已异化成了“一好(学习好)”。

  为了打破这种尴尬局面,近年来,不少学校开展了破“旧”立“新”的大胆实践。2001年,湖南株洲八中推出了“好学生=合格+特长,好子女=勤俭+孝敬,好公民=公德+责任”的“新三好”评价体系;2002年开始,四川省成都市龙江路小学建立了以“家庭的好孩子、学校的好学生、社会的好公民”为标准的“新三好”评价体系;2003年,长沙市雨花区教育局在辖内59所中小学开展了“在校做个主动学习全面发展的好学生,在家里做个勤俭自强孝敬长辈的好孩子,在社区做诚实守信道德规范的好公民”的“新概念三好学生”评选活动……

  这些以“学生、孩子、公民”为鲜明主题的“新三好”评选,评价标准不再局限于学生的校内表现,而是将学生作为一个社会人来考量,把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结合起来,共同构筑一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大平台”。同时,也更注重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点,并通过评选的形式“物质化”。这既体现了教育者的导引性,也拓展了孩子的“荣誉选择”空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良性互动的教育新境界。与“老三好”相比,“新三好”明显更适合孩子发展,更贴近时代,更贴近社会。

  然而,这种与时俱进、社会反响良好的“新三好”评选活动,在实施过程中却一直执行的是“地方标准”,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国家标准”。无论是长沙的“新概念三好”,还是武汉的“好公民、好学生、好子女”,除了内涵上没有本质差异外,在文字表述、等级设计、具体评价指标上还是各有千秋,难分优劣。当务之急,宜尽快成立国家级课改小组,认真总结各地的成功经验,为“新三好”制订“国家标准”,以便在在更大范围内甚至全国推而广之。

  目前,“新三好”评价改革已在全国各地风起云涌,制定新的“三好学生”新“国标”已是大势所趋。期待“国标”的早日实施和多层面群体(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的合作,为学生们构建起一个高效的、具有亲合力的教育评价“平台”,让更多的孩子沐浴“新三好”的阳光,享受成功的喜悦!(稿源:红网)(作者:高福生)(编辑:潇湘行)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双响炮
诠释爱情经典漫画
水蓝幸福
海螺爱情精彩图片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