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在鼓励参与中实现和谐(2005热点访谈)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23日05:49 人民网-华东新闻

  本报记者 姜泓冰

  访谈关键词:和谐社会。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广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要妥善处理各方面利益关系,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和建设的成果;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努力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和良好环境。

  “政府的市长”如何变成“我们的市长”

  “要构建起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民主法治建设、各种利益分配不均衡现象的改变,都需要长时间的艰苦努力。与此同时,社会运转还需要多种润滑剂。”

  南京大学社会学系主任周晓虹教授说的“润滑剂”,指的是在政府与百姓之间、社会不同阶层间搭建多重交流沟通的顺畅渠道,强化百姓对政府工作的监督,激发百姓参与公共事务热情和能力的举措。

  周晓虹曾是广受好评、获全国精神文明创新奖的南京“市民论坛”电视对话节目的策划和主持人之一。

  “市民论坛”自2003年4月开办至今,已举办了20多期,由市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领导与市民就城市建设和管理中的问题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交流。市民根据事先预告的主题,自愿报名参加。

  从“市民论坛”和南京另一项“万人评议机关”活动中,周晓虹得出这样的结论:只要我们的官员真心倾听百姓心声,百姓对于社会发展、城市建设带给自己的某些利益损害是很能谅解和忍耐的。有些市民带着怨气而来,但通过论坛上的交流,说出心里的委屈,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他们的气就消了大半,从来没有过激烈指责的场面。也许每位城市领导者每年只能参与论坛一两次,市民们却由此生出“我们的市长”的心理认同。

  周晓虹说,政府与民众之间交流渠道畅通,行政管理与社会自我管理之间的协调,正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重视的一种关系。

  他认为,在让百姓充分参与社会公共管理的制度设计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每一级政府、每一位官员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搭建起多种多样、长短期兼备的交流沟通渠道,让百姓不存“说了也没用”的积怨,有更多参与社会决策的机会。由此而制定的政策,也许不容易出台,推行起来却必定比以往更有成效,少有后遗症。

  “市民参与”需要制度化常规化

  由最初的“万人评议机关”和“市民论坛”开始,南京市正逐渐打造一个由市民学堂、市民议事、市民旁听、市民听证等内容组成的“市民参与十大工程”。

  “所有活动的共同点,都以市民为活动主体,强调市民对于城市建设、管理的了解、参与和监督。”周晓虹这样概括。他举例说,市民议事,是社区民主自治的一项举措,民主决策社区事务;市人代会、市人大常委会邀请市民代表旁听,这是让市民有序参与民主政治建设的一项常规制度;各种市民听证会也已形成制度,从水电价格调整,到最近的玄武湖景区建设规划制订,都有了倾听百姓声音的渠道和程序,鼓励市民参与观察社会、监督政府部门的热情和行动。

  近些年来,很多地方都在做类似的探索。其中的区别就在于,城市领导者是否通过“市民参与”、“百姓做主”来实现社会和谐的目标。

  周晓虹认为,要保持社会的团结稳定,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重要的就是让百姓更多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意愿,并在政府工作中不断地接纳他们的意见,反映他们的需求。创造渠道,增加民主方式下的交流和监督,减少管理中发生的矛盾,才能逐渐实现行政管理与公民个人自主的良性统一,打造社会管理的新格局。

  建立利益协调机制是核心

  “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只有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进行了20多年后的今天,当社会财富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才会摆在我们面前。”周晓虹认为,我们会越来越多地面临财富如何分配,经济发展与社会事业建设如何同步,人对自然的索取应该限制在何种程度等问题。

  今年温总理的报告中更多强调了政府工作重心转移的问题,周晓虹认为,这正是政府角色在构建和谐社会目标下的积极转换,也是利用税收、社会保障等手段建立新的利益协调机制的工作迈出了大步。

  与此同时,我们国家的经济成就正在越来越多地转化为民众手中的财富。相当多社会成员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持续上升,也给了我们减少社会冲突、整合社会资源的可能。

  “只有在社会结构变迁中建立起相应的利益协调和社会修复机制,才能真正改变由利益冲突而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失谐和对立现象,在这一核心问题上,我们仍然任重道远。”周晓虹这样强调。

  和谐不仅是个分配问题

  社会发展和分配的不均衡,带来的是人们的心理失衡。

  在周晓虹看来,和谐不仅是一种物理量,更是一种心理量;不仅涉及社会增加的经济总量如何分配,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和心态的选择。

  不过,他认为,现代社会的和谐环境,只能建立在现代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和秩序、诚信等观念之上,有一套与建立在乡土社会血缘亲缘地缘限制基础上的中国传统社会全然不同的全新社会网络和普适性规则。既不是画地为牢、树人为敌、横生猜忌,又不是过于偏重灵活处事、到哪座山头唱哪个歌的人本性规则,不能将这样的和谐等同于中国传统文化中某些无原则的一团和气,而应该是在消除种种社会排斥现象之后,对于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一致推崇,对于越出主流规则的制约和批评。只有每个人坚守规则,社会才会更和谐。

  《华东新闻》 (2005年03月23日 第一版)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双响炮
诠释爱情经典漫画
水蓝幸福
海螺爱情精彩图片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