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限价令”为何限不住农资涨价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23日06:52 河南报业网-河南日报

  据新华社北京3月22日电今年春耕期间,尿素批发价一度比去年零售价还贵,引起广泛关注。记者追踪农资价格时,山东省物价局的同志对记者说,去年分别在1月、3月、4月、7月、9月和12月,一年出台6次化肥限价政策,但肥价仍同比上涨了15.8%。今年的限价政策比去年更多,但从市场反应看,化肥价格仍有较大幅度增长。统计数据表明,一些农资品种涨价幅度接近20%。

  记者调查发现,地方和政府部门的理由大致有两个:其一,“部门联动”很难操作。化肥价格的调控,涉及物价、财政、税务、铁路、供销、电力等部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保持政令畅通,形成合力,才能取得理想效果。

  其二,“市场分散”难以管控。我国化肥市场已经市场化,销售主渠道也不复存在,监管和调控面广量大,操作性较差。过去,农资部门是农资销售的主渠道,控住了农资部门,就能控住市场。现在,农资生产企业改制,化肥价格的监管检查难度非常大。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农资涨价问题给予高度关注。报告指出:“采取综合措施,控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过快上涨。”细心人发现,“综合措施”代替了政府惯用的“限价措施”。

  那么,“综合措施”到底指什么呢?今年3月13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五部门部署采取了四项措施,包括对化肥生产用电、化肥铁路运输继续实行优惠价;采取财政贴息的方式建立化肥淡季商业储备制度;对尿素等化肥价格继续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严格控制化肥出口,暂停出口退税等相关政策。有关专家分析认为,这些“综合措施”短期能起到一定作用,但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需改革农资市场管理体制。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双响炮
诠释爱情经典漫画
水蓝幸福
海螺爱情精彩图片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