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三把标尺“丈量”奋进人生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23日06:59 安徽在线-安徽日报

  “我心中一直有个心愿,退休离岗后,我要骑车周游全国,宣传安徽,算是我这位老工人、老劳模的奉献。”安徽叉车集团公司的张学勤,今年64岁却“退休没退岗”。

  年过花甲的张学勤头上“光环”很多:公司“十佳”优秀党员、公司历届劳模、省十大标杆班组长、省“十佳”班组长、省十大杰出工人、全国机械工业劳模、全国生产技术能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等。

  46年前,未满18岁的张学勤从寿县来到合肥,在一个普通工人的岗位上摸爬滚打;18年前,张学勤光荣入党;46年来,张学勤用他心中的三把标尺“丈量”着自己的奋进人生。

  第一把标尺:爱岗敬业

  “作为一名普通工人,要忠诚企业、无私奉献,有爱岗敬业的责任感”,这是第一把“标尺”。

  46年来,张学勤对企业一片忠诚,默默奉献在生产第一线。一次,15台4吨叉车配重因尺寸出现误差,装配不上车身,本应报废,但张学勤凭着熟练的技术,一块一块地修,为公司挽回4万多元经济损失。

  46年来,在提高产品质量、工作效率、降低制造成本等方面,张学勤提出500多条合理化建议,绝大多数被公司采纳。同时,他还在技术革新中,设计、改进工装吊具26项。

  1984年起,张学勤下班后不计报酬,清扫长110米宽20米、被誉为叉车装配“亚洲第一线”的生产现场,到退休时,他义务奉献约8700小时,清扫地面路程5000多公里。

  第二把标尺:超越创新

  “作为一名班组长,要躬身好学、自我加压,有不断超越的创新精神”,这是张学勤的第二把“标尺”。

  上世纪90年代初,国家机械部组团去日本学习叉车制造技术,张学勤作为安徽叉车集团公司唯一代表参加学习。期间,张学勤凭着实际操作技术,很快装好由几百个零件组成的一台变速箱,为祖国和企业争了光。

  担任班长37年中,他敢于挑战,带领班组全体成员,将被誉为“亚洲第一线”的叉车装配生产线建成公司的一面旗帜;他注重班组整体素质提高和团队整体智慧的发挥,培养出7名技师、120余名技术骨干;他经过探索,推出涵盖叉车总装线质量控制与班组管理经验的“一拒七查十八点控制”班组质量自控法,被公司命名为“张学勤工作法”,在全公司推广学习。

  第三把标尺:奉献社会

  “作为一名劳模,要率先垂范,有奉献社会的使命感”,这是张学勤的第三把“标尺”。

  2001年以来,张学勤先后接受100多次邀请,为其他单位上党课、讲敬业精神、传授班组管理经验。一般他都拒收讲课费,实在难以拒绝,他就存起来,将社会与企业奖励的钱用来回报社会,共捐助社会公益事业和扶贫济困近8000元。

  退休后的张学勤在企业担任班组管理顾问与指导,并继续担任合力股份公司职工监事。“现在,我每天都在做传帮带工作”。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以来,张学勤以“两不误、两促进”的精神全身心投入学习与工作中去。本报记者曹显钰


 【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双响炮
诠释爱情经典漫画
水蓝幸福
海螺爱情精彩图片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