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广电总局发出"加强电视节目字幕播出管理"通知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23日09:08 新华网

  向荧屏错字举“黄牌”

  尽管给电视节目打字幕的好处众多,但近一段时间以来,也出现了一些电视节目字幕错别字多,受到观众批评的现象。昨天,记者在采访中获悉,广电总局于3月16日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广播影视局(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广播电视局,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发出了,“严打”荧屏错字。

  通知包括三条具体规定:首先,要求各级广播电视管理部门和电视播出机构必须高度重视电视节目字幕播出管理工作,切实加强电视节目字幕播出管理;其次,要求各级电视播出机构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制定有关管理规定———规定要明确控制电视节目字幕错别字指标,并纳入工作绩效考核,要配备专门人员,加强电视节目字幕的校对和把关,使电视节目字幕的校对把关程序化、制度化,要明确责任,奖优罚劣,进一步强化对电视节目字幕的播出管理;三是要求各省、区、市广播影视局(厅)切实履行职责,进一步加大对电视节目字幕的监看力度,抓紧研究制定电视节目字幕播出管理规定,强化监督,加强管理。同时,也要加大对广播电视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力度,尽快提高有关工作人员的语言文字能力,切实维护各级电视播出机构良好的公众形象。

  一位业内人士昨天在接受采访时谈到:“其实总局对荧屏字幕一直抓得很严,除了制定具体的规定,还专门安排了4到5个专家组专门为送上来报批的节目纠错。但目前国内各大台制作或购进的节目一般由播出台自行审片,只有电视剧等节目在涉及重大题材和有境外演员时需要报总局审(其它剧集只要报地方播出台审)。由于总局的纠错实力非常强,也配备了抽查机制,因此这次下发的通知,主要还是针对地方台的“纠错机制”———不能否认,目前的确存在某些地方台纠错力度不够的问题,让不少白字、错字见诸荧屏,这次下发的通知可以看作是一张‘黄牌’。”(记者邱俪华)

  电视栏目:错一个字罚30块钱

  各台电视栏目的纠错程序一般由各个地方的播出台把关,一般也要走三道程序———栏目制作者一审,栏目制片人二审,播出台负责人三审。

  记者昨天了解到,目前全国有相当数量的电视台和节目制作公司都自行制定了对错字的惩罚制度:上海东方卫视如果在审查中发现节目出现错字,一般会以扣钱的方式处罚;“光线传媒”对错字一直都有具体的惩罚制度,对每期节目的惩罚按字数多少从50元到几百元不等,平均下来基本上是30到50元一个错字。

  电视剧:古装剧纠错要求严

  电视剧是荧屏纠错字的主攻目标。根据温瑞安原著改编的古装剧《逆水寒》正在上视电视剧频道热播。制片方表示,字幕要连过四关:“专人从成片上‘扒’字幕”、“制片人初审”、“专业人士二审”、“播出台三审”(如果涉及重大题材或有境外演员参演,则需再报总局审)。“和时装片相比,对古装片字幕的要求更严。”以《逆水寒》为例,除了纠出白字、错字,还要符合历史、文化规范,“在‘专业人士二审’这个环节,时装剧我们一般会请中学语文老师把关,古装剧的话这次就专门找了国家语言文字委员会旗下的《咬文嚼字》杂志社来帮我们把关。”(记者邱俪华)(来源:新闻晨报)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双响炮
诠释爱情经典漫画
水蓝幸福
海螺爱情精彩图片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