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对人开掘要深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23日16:22 新民晚报

  钱勤发

  这些天,在江苏泰州采访一位先进典型人物,脑子里盘绕着“选材要严、开掘要深”八个字。可盘着盘着,不知怎地想起了交通大学讲师晏才宏的去世。虽说人生苦短,但也不至于短到57岁就匆匆而去呀!不由心里酸酸,生出同情惋惜。想想,我们好像在晏老师生前对他“开掘”得不够深,真有点亏待他。

  反思,为啥要到人去世了,才反思这样那样的问题?现在,对晏老师的评价颇高,说他有扎实的专业功底,出色的教育业绩;说晏老师教书育人默默奉献,人品、学问都让人钦佩。这是在晏老师去世后“开掘”出来的。为什么这样一位既有专业功底,又有教育业绩的优秀教师连个副教授的职称也没有?如果职称也可追认,我真想呼吁追认晏老师为教授。

  职称评定自有它的规矩,比如要看学历、外语、论文等等。这没有错。

  可在这规矩背后,是否有不公正的漏洞呢?学历是否等于工作能力?论文、外语是否代表工作业绩?晏老师全身心投入教课,在教书育人上耗费了大量精力,他还有多少时间来写论文呢?我以为,对一些有突出成绩有贡献的人“开掘”要深一些,理当给他们公正的专业地位和应有的职称。

  想当年,精通四国文字的学者赵鑫珊评高级职称,要不是老市长汪道涵鼎力相助,恐怕还得拖上几年。再想想英年早逝的范大雷,当时被作为有杰出贡献的候选人上报,却由于“社会知名度不高”未获通过。还有我最近报道的公安系统的王法医,业务能力强,有突出成绩,曾多次立功,可因为没有大学文凭,24年法医干下来还是个中级职称……

  如何对知识分子有一个正确的评价体系?如何弥补现实中的这些缺陷?如何“开掘”有实绩的人给予公正待遇?理该引起相关部门重视了!不要等到人家病倒了、退休了、去世了,再来老生常谈。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双响炮
诠释爱情经典漫画
水蓝幸福
海螺爱情精彩图片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