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警惕学术外衣包裹“新闻炒作”的道德劣根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24日00:04 红网

  17日,某高校正式在课堂上开讲“新闻炒作学”,近百名学生早早地就去抢座位。此课如此受欢迎,令学院领导有点出乎意料。(《北京娱乐信报》3月22日)

  新闻工作者是社会良知的代表,新闻媒体是社会公众意志的体现,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增强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先进文化意识,是新闻工作必须坚持的方向。而近年来,现实生活中的新闻炒作却大量充斥,成为一种伪文化现象。要么蓄意虚构捏造,要么任意添油加醋,要么大曝内幕隐私,要么翻云覆雨,总之是越耸人听闻越好,越荒诞离奇越妙,只要有卖点,能吸引眼球、满足人低级趣味,能产生轰动效应,能为自己带来越高的利益回报,不妨无所不用其极。

  新闻炒作的泛滥不仅扰乱了舆论导向,误导了公众视听,而且违背了新闻真实性、严肃性、公正性原则,使得新闻及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受到极大的损害,反映出新闻道德的缺失已经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

  有炒作,就必有新闻道德和从业操守上的隐患。一直以来,在新闻学上,人们一直反对炒作,这一点可以被视为“学术上的坚守”,是对现实生活中新闻炒作现象的理性对峙。因此,在2003年底该校要开设新闻炒作学课程的消息一经传开,就引发了媒体舆论的强烈质疑,这种舆论的压力迫使学校取消了开设此门课程的计划。

  然而时过一年,新闻炒作学还是堂而皇之地登上了大学课堂,这意味着新闻炒作已窃取学术殿堂的一席之地,不但对新闻炒作行为本身具有某种“平反昭雪”、“恢复名誉”、“以正视听”的效应,而且将其披上一层绚烂的学术外衣,同时对学生广为传播也势必会培养出一批继承衣钵的信徒来,使这一具有先天道德劣根的新闻炒作行为发扬光大。

  因此,笔者认为,新闻炒作学开课授徒本身是对维护新闻公信力的强烈藐视,是试图使新闻炒作合法化、“去道德化”的一种探路,因为它打着学术研究和传播的旗号,其潜在的道德麻痹作用更是不可小觑,应该予以坚决抵制。否则,长此以往,公众对新闻的敬畏之心将荡然无存,新闻工作者也将逐渐萎缩复兴新闻精神的追求。(稿源:红网)(作者:蒹葭)(编辑:潇湘行)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百事音乐风云榜投票
严查苏丹红食品
房贷利率上调
F1新赛季 围棋春兰杯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安徒生诞辰200周年
购房贷款提前还贷指南
北京在售楼盘分布图
《新浪之道》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