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地方官员该是道德倡导者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24日05:17 中国青年报

  两位舍己救人者———金有树和李学生,以同样的救人义举和迥然各异的境遇,同时走进公众视野。

  如果不是身陷窘境时的那封求救信,可能不会有更多人知道四川开县农民金有树的义举。他以沉默的方式应对“农民英雄”的赞誉,其实对他而言,活着比“英雄”更珍贵。但是他死了,死于地方政府和公众的冷漠,死于本不该有的袖手旁观。

  金有树曾经救过19人,并因救人身染重病,无钱医治。没有任何人给予他应有的帮助———不管是乡亲邻里,还是当地政府和官员,甚至那些他曾经救过的人,都没有。最后,年仅45岁的金有树背着一屁股债离开医院,病死家中。

  同样,如果不是因为瞬间的壮举,李学生也一样不为人知。这个在温州打工的河南商丘青年,干了一件他认为值得的事情,用自己生命去营救在铁轨上玩耍的孩子。

  李学生显然比金有树幸运。这种幸运不仅在于他的舍身救人打动了所有善良的人,让公众不再面对道德缺失冷漠无言,更在于他的付出获得了应有的回报———物质和荣誉上奖励。河南省委书记慰问李学生家人时称赞说:“李学生是我们河南人的骄傲!”以及更重要的,鼓励见义勇为机制的推进———“见义勇为青年英雄子女助学基金”的设立,见义勇为奖励和表彰办法的制定。

  不管是金有树,还是李学生,他们在救人的瞬间,肯定没有想到回报。但是社会、公众对这种行为的态度,却直接影响其他人在危急时刻的选择。换言之,如果助人者的行为得到鼓励和肯定,将会带动更多的人效仿,并由此形成一种社会风气;反之亦然。

  虽然事后开县政府欲追认金有树为烈士,并决定报销其住院期间的医药费及欠款。但是这一切,无法抹去一个救人者本不该遭遇的无情与冷漠,无法挽救“英雄流血又流泪”的现实窘境。没有人敢保证,下一个见义勇为者能逃脱同样的命运。至少,金有树的乡里乡亲们,知道金有树的人们,在面临“要不要救人”的考量时,会不会想起金有树的遭遇。

  显然,金有树和其他助人者的类似遭遇,已经影响了社会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冷漠自私、损人利已、见利忘义,几乎成为这个社会的通病。人们一方面在呼唤道德诚信,一方面又以自己的袖手旁观加剧着冷酷的蔓延、信任的缺失。

  这就需要一种有效的激励机制,给善行以鼓励,给道德以回报,从而引导个人由单纯的追求自我利益最大化,转而考虑个人、他人、公众利益并举。作为公共利益服务者的政府,此时责无旁贷。

  尽管政府不能够决定公众的道德、信仰,但是其通过大众传媒等传播工具对道德理念的宣传,无疑会影响公众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而官方的认可本身,就是对某种行为或观念的支持与鼓励。

  鼓励利他行为的激励机制(比如授予荣誉称号、建立基金、给予物质精神上的奖励)的建立,是一方面,而道德倡导者本身的言行,也是另一个重要方面。如果宣传是一回事,作为又是一回事,那么再好的道德倡导和教化,都只能是自欺欺人的空洞口号。

  作者:冯雪梅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百事音乐风云榜投票
严查苏丹红食品
房贷利率上调
F1新赛季 围棋春兰杯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安徒生诞辰200周年
购房贷款提前还贷指南
北京在售楼盘分布图
《新浪之道》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