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我们的戏剧缺失了什么?(热点对话)(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24日05:54 人民网-人民日报
我们的戏剧缺失了什么?(热点对话)(图)
本报记者 姜泓冰

  毛时安(上图)说自己有两重身份:工作时间,他是上海市艺术创作中心主任、研究员,“一个参与剧本创作生产的从业人员”;夜晚独坐书房,他是思考和写作者,以文艺评论为主。前一种身份使得他在最近7年间,大约看了近2000场次的戏剧,从剧场到排练厅,往往一天要连看3场,并由此成了“戏迷”;后一种身份下的他开始反思和追问———一篇最初发表在文学期刊上的《我们的戏剧缺失了什么》语出惊人,聚拢了众多关注戏剧的目光。

  失血、缺钙、缺想象导致“不好看”

  记者:您说自己看过近2000场次的戏,“好戏”却凤毛麟角,少得可怜。这个“好戏”的标准是什么?

  毛时安:好戏首先是宽泛意义上的“好看的戏”。“好看”是观众花钱花时间进剧场看戏的根本理由。“好看的戏”首先是指内在质地的好看,有能够感动心灵的东西,能让观众产生审美共鸣、情感呼应,看时有冲击力,看后可以回味。缺乏了这一点,一味追求舞台、包装的花哨,不可能有好的效果。我们的许多戏剧作品恰恰是在这个艺术的原点上就迷失了自己的审美本性,非常不好看。

  记者:那么多“难看”的戏剧,问题主要出在哪里?

  毛时安:首先要从戏剧创作本身找原因。当代本土戏剧创作的病症大致有三种:失血、缺钙和缺乏想象力。

  “失血”就是缺少了直面现实的生动叙事。当代中国社会处于几千年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变革时期,而我们的戏剧创作却与之十分疏离、隔膜,热衷于表现封建王朝的宫廷秘事、圣明君主。描写现实生活题材者,往往也流于概念化、公式化。

  丢失了思想穿透的力度,谓之“缺钙”。戏剧不仅可以娱人耳目,更要贡献思想,那种引领观众穿透生活表象、照亮混沌生活的独特而深邃的思想。没有思想力度的戏剧必然会缺失内在的硬度。

  眼下的戏剧剧情和人物台词很少有出乎观众意料的想象力。生活中的动人事件一旦改编成戏,也会顿失生趣,变得虚假干瘪。

  戏剧正成为圈内人的“卡拉OK”

  记者:不少人都认为,戏剧的观众在萎缩,你怎么看这个现象?

  毛时安:一个艺术样式的消亡前提,就是观众锐减,市场极度萎缩,无法吸引高端人才进入行业。我们对戏剧发展应有充分的、高度的忧患意识。近10多年间,原有的360多个剧种中,有100多种已消亡。不少剧团名存实亡,即使像京剧这样的大剧种,全国80多家院团中能保持正常和活跃演出者也主要集中在京、津、沪等地。很多新戏排演只为评奖,演不了几场,无法向外扩张、吸引新的观众,成了圈内人的“卡拉OK”。

  戏剧正处在全面的、深层次的行业危机中。尽管业内人士在努力,有不少优秀剧目亮相,市场也略有起色,但“台上振兴,台下冷清”,终究尚未走出困境。比如上海排演的京剧《贞观盛事》、话剧《商鞅》等,戏很好看,但观众不进剧场去看,也无从感受。

  记者:您提到的几出戏都是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的作品。而这些好戏多半都是集中了一批国内优秀编导演人才优化组合打磨而成的。在戏剧创作人才紧张的前提下,这似乎是一种出好戏的有效途径。

  毛时安:实施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是一项利国利民、具有深远战略意义的举措。不过,只有在一定数量积累的基础之上,才可能实现质的提升。梅兰芳演过几百出戏,经过时代淘洗流传的精品名作不过几部。在创作投入和演出场次十分有限的情况下,每排一出戏都要打造精品,反而容易有拔苗助长之害。

  打造软环境更重要

  记者:在一个电视、互联网盛行的文化多元时代,戏剧的危机是否意味着它已失去存在的理由?

  毛时安: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国民对艺术、对本土文化发自内心的需求显得不足。追问“为什么我们需要戏剧”,不如追问“我们为什么需要保存自己的民族文化”?一个民族区别于另一个民族的根本特征,就在于其审美感知的经验、方式、心理的不同。曾被长期视为中国社会伦理、精神价值载体的戏剧,让一代代中国人以自然直观的方式了解了忠、孝、亲、礼、义、廉、耻等观念,而这些正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根脉所在。同时,我们也需要更多人通过戏剧等文化艺术成果,更多更深地认识中国文化,认识中国。

  记者:我们如何能拯救戏剧发展的危机?

  毛时安:培养观众,抢救市场,是保证戏剧发展的最根本措施。对于这一市场不能急功近利,应着眼长远。

  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必须真正转变视文化为负担或工具的观念,打造有助于戏剧繁荣的软环境。眼下各地都有了自己的大剧院,有了良好的设备,也不时听到大手笔投入的消息。但是,若没有对于包括本土戏剧在内的民族文化在整个国家文化事业中的功能、地位、作用的清晰共识,对蜂拥而入的强势外来文化影响缺乏认识和准备,而是习惯性地将文化看作获取经济利益的工具,整个文化的良好生态恐不可得。

  《人民日报》 (2005年03月24日 第十一版)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百事音乐风云榜投票
严查苏丹红食品
房贷利率上调
F1新赛季 围棋春兰杯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安徒生诞辰200周年
购房贷款提前还贷指南
北京在售楼盘分布图
《新浪之道》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