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为了“无沙的春天”(关注)(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24日05:58 人民网-人民日报
为了“无沙的春天”(关注)(图)
  2002年3月20日,强沙尘暴袭击北京。图为一位行人情急之下把塑料袋套在头上躲避沙尘。

  刘杰摄

  本报记者 赵永新 刘毅

  沙尘减少,春光无限:既有“天帮忙”,更是人努力

  又是一年春风暖。北国的人们在享受着大好春光的同时,还有一种隐忧:沙尘暴还会来吗?

  的确,前些年接二连三、铺天盖地的沙尘暴,不仅让当地群众不堪其苦,也让北京等许多大城市的市民领教了其厉害———“无沙的春天”成为城乡居民的共同愿望。

  今年会是怎样的情形?中国气象局的监测结果显示,今年1到3月中旬,只在新疆、内蒙古等少数几个省份的局部地区发生过几次沙尘天气,无论是次数和规模、危害的程度,不仅比去年偏少,也明显少于前几年。

  业内人士分析,这既有“天帮忙”的自然因素,也是“人努力”的结果———几年来力度逐年加大的防沙治沙工作,增加了北方广大沙区的植被面积,提高了的植被覆盖度,筑起了一道道防风阻沙的绿色长城。

  从“没指望”到“充满信心”:国家立法投入是动因

  “朱日河是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的一个小镇,因其风大沙大,成为一个著名的气象监测点。10多年前我在那里上学的时候,黄沙裸露,风沙一年四季不断,老百姓都说:我们这里是没指望了!”说起少年时的经历,国家林业局防沙治沙办的贾晓霞处长至今记忆犹新。

  “不过现在好多了。我去年5月旧地重游,发现治理后的沙地变化非常大,杂草和灌木密密匝匝,基本上看不到流沙。从乡亲们的言谈中,可以明显感觉到他们对防沙治沙充满信心。”

  对于沙害治理,从“看不到希望”到“充满信心”,是这几年来北方沙区最令人高兴的转变,而转变的最大动因,是国家对防沙治沙工作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前所未有的财政投入———

  相继启动的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三北四期防护林工程,覆盖了全国85%以上的沙化土地,规划10年完成治理沙化面积19万平方公里;

  2002年1月,《防沙治沙法》开始实施,使我国防沙治沙工作步入了法治轨道。在《防治荒漠化公约》的197个履约成员中,中国是唯一一个制定防沙治沙法的;

  “去年一年中央直接用于拨付的治沙资金就达到40.3亿元,这一数字相当于过去50年的总和。”防沙治沙办副主任王信建告诉记者,“去年一年治理沙化土地187万公顷,治理面积超过了沙化扩展面积。”

  过去“要我干”,现在“我要干”:政策导向是关键

  如何说服群众造林治沙,是前几年沙区干部非常头疼的问题。这两年,他们再也不用为此犯愁了———不仅农民抢着承包沙地造林,就连外地的许多老板,也纷纷前来投资治沙。

  为什么会出现“治沙热”?防沙治沙办主任刘拓道出了其中的奥秘:“为鼓励全社会参与治沙,国家和地方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使治沙者吃了定心丸,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比如,《营利性治沙管理办法》规定,单位和个人在规范从事营利性治沙活动的前提下,依照防沙治沙法的规定享受资金补助、财政贴息以及税费减免等政策优惠。

  “‘治沙热’的出现,还得益于近年来国家治沙策略的一个重大改变,那就是:由原来单纯的就治沙抓治沙,变为把治沙与治穷、生态建设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在治沙的同时因地制宜培育沙产业,力争实现生态、生产‘双赢’。”

  据介绍,在内蒙古阿拉善,当地政府提供技术指导,引导农民把种植梭梭与接种肉苁蓉结合起来,农民种一亩梭梭第三年开始每年可以收获120公斤肉苁蓉,获利500多元;河北许多地方则根据实地情况,种植既能防风阻沙、又有经济收益的紫花苜蓿、沙杏、葡萄等,有力地拉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正确的政策导向和对路的治理方略,极大地调动了全社会治沙的积极性。统计资料显示,去年中央40.3亿元的财政投入,拉动社会资金100多亿元;河北省项目区1年新增承包造林大户108户,每一户的承包面积平均在5000亩以上。

  成效显著,生态脆弱:防沙治沙任重道远

  国家投入大了,治理速度快了,沙尘天气少了,防沙治沙是否可以松口气了?

  “这样的想法将使几十年的努力前功尽弃!”国家林业局副局长祝列克告诉记者,“虽然近几年我国的防沙治沙工作成效显著,但沙区的生态状况还很脆弱,不进则退!”

  他分析说:从任务量看,当前我国还有50多万平方公里的沙地有待治理,几千万农牧民还在受着风沙之害;从客观形势分析,虽然自2000年以来平均每年的治理速度超过了沙化速度,但林草还处在成长培育期,距离稳定、平衡的植被系统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当地农牧民还不富裕,滥牧、滥樵、滥采、滥挖、滥垦的压力仍然很大;从投入上看,尽管这几年投入明显增加,但就全国而言,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从治理本身来说,还存在重建设、轻管护,重速度、轻质量等问题……

  “总之,全国防沙治沙的良好势头才刚开始,我们非但不能掉以轻心,还要乘势而上,继续加大投入,不断推广经验,改进方式方法,毫不松劲地大干十年、二十年,把沙害制服、消灭!”

  令人欣慰的是,前不久国务院通过了《全国防沙治沙规划》。据悉,国家林业局将以此为契机,努力实现从以植被建设为主导向植被建设与保护并重等五大转变,力争到2010年遏制住土地沙化的趋势,使沙区步入生态、生产的良性循环。

  到了2010年,沙尘暴还会来吗?

  “沙尘暴是由沙尘源、气象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一种自然现象,想让它消失不太可能。”刘拓主任回答说,“但通过防沙治沙,可以大幅度地减少沙尘暴的发生,减轻其危害。”

  《人民日报》 (2005年03月24日 第十六版)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百事音乐风云榜投票
严查苏丹红食品
房贷利率上调
F1新赛季 围棋春兰杯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安徒生诞辰200周年
购房贷款提前还贷指南
北京在售楼盘分布图
《新浪之道》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