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和睦相处 同舟共济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24日06:07 人民网-华东新闻

  本报记者 杨哲华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着力建立新型人际关系,形成和睦相处、同舟共济的良好社会氛围,是我们实践以人为本、统筹协调的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浙江台州市委书记蔡奇说。

  翻开台州市这几年的实践,不乏可圈可点之处。

  “不坐下来谈,谁知道心里怎么想”“人心隔肚皮。不坐下来谈,谁知道你心里怎么想?村里思想不统一,工作怎么开展得好?”黄岩区药山村村委会主任於张敏对此深有体会。

  药山村是黄岩区第一大村,於张敏与村支书原有嫌隙,往常见面也说不上几句话。2002年村支部和村委会换届后,两人同时当选。村“两委”在广泛听取村民意见后,郑重向他们二人提出要求:坐下来互相沟通,以免影响村里工作。经过推心置腹地诚恳交流,两人化解了矛盾,统一了工作思路,为全村谋福利、搞经济的劲头更足了。村里的大事经过“两委”沟通,取得一致意见,再交给村民商议,台州把这称为“民主恳谈”。这种村级事务治理探索早在2002年上半年就已开始了,如今在台州各县区得到推广。

  民主恳谈的名称几度更换,民主决策的形式也一步步有新发展:村里要办事或解决什么问题,最初由村“两委”提出意见,由村民表决;后来由村民代表用提案方式提出意见,经村“两委”讨论后,再由村民集体表决;再后来,干脆由村民代表在恳谈会上直接提出,再由村民共同讨论表决;最后,发展到由村民代表组成监督小组,督促村“两委”来实施村民们的决策。2004年,台州的民主恳谈被中央有关部门授予“地方政府工作创新奖”。

  蔡奇说:“民主恳谈搭建了群众与群众、干部与群众心灵沟通的有效平台。有了这样的平台,我们的工作才能落到实处,并受到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台州除了在村级召开民主恳谈会外,还尝试将此做法推广到社区、乡镇(街道)、企业。去年,台州还要求万名机关干部下基层蹲点,倾听民声,帮群众办实事;同时设立市政府热线电话,公布市委书记、市长的电子信箱。今年1月30日,蔡奇上网与市民直接交流对话,并将此列为一项常规,规定市委领导每月一次与网民对话,共商发展台州大计。

  “不怕群众骂,就怕群众不找你”

  “老上访”成为镇里的义务信访协理员,这件事在路桥区传为美谈。

  在路桥区蓬街镇水缺头村,记者见到这位叫陈福宝的村民。他曾多次组织浦北村村民因征地价格问题的上访,被称为“上访专业户”。对他们反映的问题,镇党委经过耐心细致的协调工作,处理结果使其深受感动。此后,他自愿受聘担任镇里的义务信访协理员,每周三在镇政府接待上访群众。

  去年10月,蓬街镇整治污染环境的一批小冶炼企业,水缺头村的一些村民经济利益受到影响,曾私下商议要集体上访,镇里几次做工作都啃不下这块“硬骨头”。陈福宝得知情况后,挨家挨户地跟村民解释,告诉他们整治的最终目的是为子孙后代留下优美环境,最后,村民们积极配合,自发拆了冶炼炉。

  在群众看来,义务信访协理员们也并不总是站在“公家人”的立场上说话。启明村王孟德老汉的房屋在1997年为台风所毁,因土管部门批错地基,一家三代5口人一直挤在不到40平方米的小屋里,等了7年,等不到一纸同意建房的批文。屡次申诉无用,老汉今年想到了上访,协理员们得悉后去现场摄像取证,三番两次与城管、土管部门反映、交涉,终于帮老汉拿到了建房许可。

  “他们不拿一分钱工资,可工作干劲一点也不输给镇干部。”镇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项小平这样评价义务信访协理员。去年,全镇信访总量比前年同期下降78.7%,初信初访一次性结案率达100%,昔日的老信访户们如今已真正成了镇党委、政府打造“平安蓬街”的得力助手。

  “群众来反映问题,迫切盼望给予满意的答复和解决,这是对我们的一种信任。不怕群众骂你,就怕群众不找你,不找你就是不信任你。我们应当时刻珍惜群众对我们的信任,否则,久而久之,在群众中就会丧失信誉、丧失威信,让群众敬而远之。现在有一种现象,就是对群众态度冷淡,漠视群众利益,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其实是另一种腐败,某种程度上比贪污受贿这样的腐败行为更有杀伤力。”在对待群众上访的问题上,临海市委书记马世宙这样说。

  精心培育社会保障和综合配套环境

  台州市委认为,及时化解各类矛盾是为了更好地维护各种人际和社会关系,但要想真正维护好一个社会的和睦稳定,还需要精心培育一个地方的社会保障和各项综合配套环境。只有以此为基础,才能建立诚信友爱的和谐人际关系,才能保持一个地方经济社会的长期繁荣和稳定。

  目前,台州各地普遍建立了新型农村医疗保障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并通过《台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实施办法》、《台州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方案》等,逐渐完善各项社会防范和保障体系。同时,市场机制开始引入教育、文化建设,全市高校招生数、在校学生数、毕业生数分别比1999年增加了268%、406%、554%。目前,全市3万多名外来农民工子女的就学问题已经初步得到解决。

  《华东新闻》 (2005年03月24日 第一版)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百事音乐风云榜投票
严查苏丹红食品
房贷利率上调
F1新赛季 围棋春兰杯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安徒生诞辰200周年
购房贷款提前还贷指南
北京在售楼盘分布图
《新浪之道》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