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诏安干部:从“收费员”到“服务员”(聚焦·三农)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24日06:09 人民网-华东新闻

  陈惠强 吴沿

  早春三月,在福建诏安县红星乡,满山遍野都是青翠的梅果。果农许亚宏得意地说,梅果还未成熟,许多种植户已与香港浩伦农业科技(漳州)公司等签订了协议,由公司保证收购并获得比其他产区更高的价格。他特别强调:“这是乡青梅产业化服务队的党员干部为我们办的实事”。

  农业税、特产税、乡统筹和村提留等税费被停征或取消后,曾长期把收税费作为“中心工作”的乡镇干部“闲”了下来。

  针对新形势新情况,诏安县委、县政府主动创新农村工作机制,在县里建立产业化服务指导中心,根据各乡镇的农业特色,分别组织全县14个乡镇的干部组建青梅、水产、蔬菜、八仙茶、灰鹅等26支产业服务队,开展“帮民富、解民忧、促发展”系列活动,让一度茫然的乡镇干部重新“忙”起来。难怪群众高兴地赞扬“乡镇干部从‘收费员’变成‘服务员’啦”。

  “八仙”过海显神通

  春节刚过,在诏安县汀洋八仙茶厂,就有客商前来定购八仙茶。这让茶厂负责人钟金平笑得合不拢嘴:“白洋乡的八仙茶如今名声在外,许多外地客商纷纷上门购茶,而且价格不断攀升。这要给乡干部服务队记上一功。”

  诏安八仙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惟一新选育的国家级乌龙茶良种。以前虽摘过众多“桂冠”,但市场占有率较低,且每公斤茶叶卖不到10元。许多茶农和制茶专业户不禁发出“‘八仙’何时能‘过海’”的感叹。白洋乡的八仙茶种植面积也由原来的近万亩,锐减至不足1000亩。

  为改变八仙茶每况愈下局面,去年,白洋乡成立了八仙茶服务队。据乡党委书记沈镇溪介绍,服务队的成立,一方面使许多技术能人得以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另一方面也使其他缺少专长的乡镇干部看到自身不足,自觉学理论、学业务,后进赶先进。

  制茶户钟金平、钟平泉兄弟俩原是小本经营,制出的茶叶仅用塑料袋随便包装出售。八仙茶服务队的干部与他们挂钩扶持后,不仅帮他们联系贷款购买制茶设备,办起汀洋八仙茶厂,请来茶叶专家作为生产指导,还专门为他们设计了精美的包装盒,使八仙茶“身价倍增”。如今,这种包装茶叶一盒售价200余元,商家纷纷主动上门购买。

  青梅产销论“英雄”

  提起乡干部作风变化,红星乡果农沈耀光感触颇深:两年前,因乡干部上门催款,他曾和乡干部发生过口角。如今,这位乡干部成了他的挂钩户,两人还成了好朋友。前不久,他种植的良种“白粉梅”出现病虫害,由于他也是首次种植这个新品种,缺乏防病治病的经验,一时一筹莫展。试着给红星乡干部青梅服务队打了电话,一位干部很快上门,用低农残药物施药,使“白粉梅”死里逃生。

  过去,红星乡没有一家成品梅加工厂,只能低价销售原料或半成品。青梅服务队成立后,组织乡干部主动出击,牵线搭桥,引进3家规模较大的青梅加工企业,大幅提升青梅产品的附加值。刚刚投产的中日合资梅甚食品有限公司还在全县首家接到国外订单,首批两个货柜的青梅产品已赶在春节前后顺利出口日本。中日合资企业金川果蔬有限公司从日本引进紫苏梅生产线开发新品种,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

  去年以来,随着主要进口国检测标准的提高,青梅外销变得越来越难。青梅服务队及时协调加工企业、农药厂家和农户,牵头组织青梅产销共同体。由公司为协议农户统一提供高效低毒、低农残农药,服务队数十位乡干部则义务担任农药监督员,分区监督农户用药情况。通过统一施肥、统一用药、统一管理的无公害基地运作,协议农户的青梅各项指标均符合检测标准,由协议青梅工厂凭收购卡保证收购,并卖出了比其他产区更高的价格。

  芥菜大户遇“贵人”

  2月中旬,诏安冬种芥菜收购已近尾声。在芥菜主产区西潭乡,种菜大户钟惠能所种的70多亩芥菜,预计可纯赚10万元。难怪他连称自己“遇上‘贵人’了”。

  新春村是闽粤有名的“芥菜村”。全村每年种植的芥菜都有上万亩。芥菜成熟旺季时,上万亩芥菜几乎同时收割,但仅靠当地的10多部运输车辆根本解决不了问题。钟惠能说,原先他每年种50多亩芥菜。有一年冬季,因为运力紧张,地里的芥菜开始烂了,本地又没有腌制厂,辛苦了几个月反而亏了一大笔钱。

  为帮助菜农搞好销售,今年一开春,西潭乡就组成干部蔬菜服务队,在销售旺季到来之前分头行动,一方面四处联系厂家上门收购,另一方面到各地联系农用车,保证芥菜的运输和销售。

  在乡干部的努力下,100多辆外地农用车准时驻点“芥菜村”,专门帮当地菜农运菜。乡里则为外地农用车提供食宿方便。这下,运输难题迎刃而解,菜农脸上乐开了花。

  此外,西潭乡干部蔬菜服务队还牵头组织种植大户、销售大户和厂家,成立新春芥菜协会,由协会提供联保,为菜农及销售户贷款100万余元。同时,向上级多方争取13万元贴息贷款,扶持村民新办6家芥菜腌制厂,从而使村民发展芥菜产业吃下了“定心丸”。种菜大户许海坤兴奋地说,他获得贷款后,立即新开办了腌制厂,芥菜一收成,就开足马力生产,今春芥菜一定会增产又增收。

  《华东新闻》 (2005年03月24日 第四版)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百事音乐风云榜投票
严查苏丹红食品
房贷利率上调
F1新赛季 围棋春兰杯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安徒生诞辰200周年
购房贷款提前还贷指南
北京在售楼盘分布图
《新浪之道》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