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一讲狼牙山,他双目格外有神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24日08:39 南方日报

  本报记者与广州军区总医院医护人员共同追忆老英雄葛振林

  一讲狼牙山,他双目格外有神

  本报记者 段功伟 通讯员 刘正军

  在迎来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日子里,“狼牙山五壮士”主角之一的葛振林老英雄不幸病逝,令人悲恸。记者不禁想起2001年在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采访老英雄的情况(报道见本报2001年6月12日A2版)。昨天,记者来到英雄生前两次看过病的广州总医院,与医护人员一起共同追忆老英雄,追忆他一讲起狼牙山传奇,就格外炯炯有神的双眼……

  葛老第一次来住院时睡特制的木板床

  葛老第一次到广州总医院看病是在2001年4月20日,当时我们还对他进行过专访。

  广州总医院对老英雄非常敬佩。虽然葛老离休时是衡阳警备区的副司令员,按规定只能享受师职干部待遇,但医院安排他住进了军职干部才能享受到的单间病房。葛老对此非常不安,坚决要求转到普通病房。

  当时葛老已84岁高龄。一次在家中吃饭时,座椅突然散架,人摔落到地上,造成腰椎压缩性骨折。广州总医院非常重视,派专人到广州火车站接站。葛老是用担架抬进病房的,动也不能动,只能睡硬板床,医院还派人到木工房,专门做了一张硬木板床,还从器械科买了一个护腰给葛老用。葛老牙不好,医院营养科专门为他做软食,面条、青菜粒、稀饭,单独特制。葛老也不挑食,医院安排他吃什么他就吃什么。

  葛老这次一共住院5个多月,直到这年9月才出院。期间度过了他85岁的生日,科室的医务人员早早为他预订了蛋糕和花篮。那天上午,大家一齐到葛老房间为他祝寿,给他唱生日歌,给他送生日卡片。葛老很高兴,亲自给大家切蛋糕。葛老出院是9月20日,是星期六,当时的韩伟政委率队为他送行,一直把他送到火车站,还专门找到列车长和列车员,请他们好好照顾好葛老,大家都对葛老恋恋不舍,挥手依依惜别。

  葛老第二次出院拄着拐杖看望医务人员

  葛老第二次入院是在2004年3月22日,当时他肺部感染,住进干部内三科。为了照顾他,科室邓青南主任专门安排他住进了靠近护士工作站的11床。据医生宣敏回忆,葛老来时病情不是很严重,主要是咳嗽、气喘,他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天一冷就发作。葛老只住了一个月,就康复出院了。病好后,科里又给他做了系统的体检,没事才安排他出院。葛老出院前还专门拄着拐杖上楼,看望曾经照顾过他的医务人员。

  在大家的印象里,葛老为人非常和蔼,一双眼睛总是笑眯眯的。每次护士打针,都主动捋好袖子,由于他人比较瘦,血管好找,护士们工作起来也较方便。葛老生活非常简单、朴素,不抽烟,不喝酒,葛老一身病号服,一双旧黑布鞋,一顶老式旧军帽。夏天天气热,帽子也不摘,空调也不吹,摇着一把农村才见得到的葵叶扇子。他喜欢看军报,但视力不太好,需要用放大镜才能看得清楚。葛老年事已高,牙齿掉光了,做的牙套和牙床不太吻合,一说话,牙套就动,但他从来没向医院提出重新换副牙套。

  “他从来不提什么要求。”宣敏深情地回忆说:“住院期间,葛老基本没有额外要求,也不曾抱怨过什么。这在他这种级别的老干部中极为少见。他非常平易近人,非常低调,总是很好地配合我们治疗。”护士薛茸谈起葛老,眼含泪水。薛茸是干部内二科的学雷锋小组组长,有一手理发的好手艺,由于葛老行动不便,理发的事,薛茸就主动承担了起来。薛茸至今仍记得格外清楚,老人坐在床边的小凳子上,她拿着全套理发工具,给他裹好围巾,大约二三十分钟,给老人理完头发,洗干净,再吹干,还特别拿来一面镜子给他看,葛老看了后摸了摸脑袋,很满意,说:“小姑娘手艺不错,像是受过培训的,下次我还找你理啊”。在葛老住院的五个月时间里,薛茸共为葛老理了三次头发。

  葛老身体康复后,科室请他为医务人员讲了一堂党课,讲完课后,大家纷纷请他签名,葛老的签名很工整,很认真,到现在,医务人员一直还保留着签名。

  一讲起“狼牙山”传奇葛老就格外精神

  从两次救护葛老英雄的医务人员口中,从记者2001年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采访老英雄的记忆中,记者发现,抗战是老人心中永远抹不去的回忆。

  葛老声音洪亮,一口河北方言,中间夹杂着一些衡阳口音,让人听得不是很清楚。一提起当年狼牙山壮举,他就精神振奋,双眼格外有神。他曾向记者讲道——

  当日军逼近山顶时,身为副班长的他和班长马宝玉交谈几句,马宝玉便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本子,放在膝盖上匆匆写着,然后对大家说:“我和葛振林是共产党员,以前我们俩对你们帮助不够,没有培养你们入党,这次战斗证明你们3个人都具备了一个光荣的共产党员的条件,以后同志们能找到我的尸体,就会在我的衣袋里发现我和葛振林介绍你们入党的信。现在,就让我们用实际行动,表达我们对党的无限忠诚吧!”于是,就有了五壮士传奇。

  幸亏有树枝的阻挡,葛振林与另一位战士宋学义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后来,边区召开了隆重的反扫荡胜利大会,杨成武将军代表聂荣臻给他们授奖。葛振林得了一个民族英雄奖章,一条手巾,一本日记本和一支铅笔。“这在当时是最丰厚的奖品了。”葛老一提起这些往事,就感到十分自豪。

  葛老还告诉记者,人们忘不了惨烈的狼牙山战斗。日军扫荡战斗结束,老百姓就在山上修了一个石头堡,纪念这一战斗,后来被日军炸掉了。解放后,政府又修了一个纪念碑,在“文革”中遭到破坏。现在的纪念碑,是政府重修的,十分漂亮。

  葛老担任过湖南省衡南县武装部副部长、衡阳市武装部副部长、衡阳警备区副司令员,直到1982年离休。离休后,他担任了衡阳市十余所中小学的义务校外辅导员。还先后到北京、河北、广东等10多个省(区)部队、机关、学校和厂矿,义务作革命传统教育报告400余场次,听众40多万人。

  那次在医院,记者见到了葛老的爱人王阿姨。当时王阿姨77岁了,但看上去只有60多岁。她对葛老关怀得无微不至。记者问她:“为什么葛老总是戴着黄军帽,是因为喜欢吗?”她心疼地说:“喜欢戴是一方面,最主要的是因为他当年跳下悬崖受了重伤,头顶撞了一个大洞,这个洞就一直留了下来,现在摸都能摸到,所以只能戴帽子防风了。”

  档案

  葛振林与狼牙山五壮士

  著名抗日英雄、狼牙山五壮士之一的葛振林老人因病抢救无效,于2005年3月21日23时10分在湖南衡阳逝世,享年88岁。

  葛振林1917年出生在河北省曲阳县党城乡喜峪村一个贫苦家庭。他1937年参加革命。1941年9月25日,在河北易县的“反扫荡”战斗中,数千名日伪军在飞机大炮的配合下,分数路突然进犯狼牙山地区。晋察冀一分区一团七连二排六班的5名战士,即班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战士胡德林、胡福才和宋学义,为掩护主力部队和群众转移,一边打,一边撤,把敌人引上狼牙山棋盘坨的悬崖绝壁。他们与敌人激烈战斗,打退了敌人5次冲锋,打死敌人50多名。当手榴弹、子弹全打光后,他们宁死不屈,纵身跳下身后深不见底的悬崖。葛振林和宋学义被山腰树枝挂住,幸免于难,其他3名同志壮烈牺牲。“狼牙山五壮士”的英勇事迹被收录进小学课本,激励着无数中国人的爱国主义精神。

  据新华社

  图:

  2001年9月,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政委率队送葛老英雄出院。刘正军 摄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百事音乐风云榜投票
严查苏丹红食品
房贷利率上调
F1新赛季 围棋春兰杯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安徒生诞辰200周年
购房贷款提前还贷指南
北京在售楼盘分布图
《新浪之道》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