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搭建不落幕的农村文艺大舞台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24日09:02 光明网-光明日报

  记者 苏丽萍

  本报北京3月23日电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京城各剧院团纷纷排演新戏。在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的排练场里,新戏《村官李天成》和传统戏《寇准背靴》、《陈三两》等正在紧张排练中。本月26日,他们将赴京郊昌平演出。中国评剧院的新戏《啼血杜鹃》自大年初六下乡演出,目前仍在昌平区巡演。春节之后,文化下乡活动又在京郊广泛展开。在广袤的农村大地上,不落幕的农村文艺大舞台正在上演精彩纷呈的时代乐章。

  专业剧团下乡演出,已成为当地农民的一大盛事。春节期间,中国歌舞团、东方歌舞团、中国儿艺、中国民族歌舞团等中央直属院团赴江西、广西、贵州、甘肃等地,让老少边穷地区农民享受了真正的艺术精品。演出之余,艺术家们还热情辅导当地文艺爱好者,提高业余演员们的演唱和舞蹈技巧。中国儿艺也计划实施“经典儿童戏剧走进西部校园”的活动,赴西部演出百场,将童话剧《马兰花》、青春音乐剧《月光摇篮曲》、精品戏剧《享受艰难》、《走近莎士比亚》等优秀剧作奉献给西部的孩子们。文化部文化市场司副司长张新建对记者说,很多人都是在电视上看到过专业剧院团的演出,现在这些艺术家们来到民间演出,人们都像过节一样高兴。这说明我们的艺术应多走近民间,把优秀的文艺作品奉献给人民。

  人民的需要,市场的前景,使下乡演出成为越来越多剧院团的自觉行动。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和中国评剧院针对京郊戏曲观众多的特点,长年坚持下乡演出。中国评剧院根据京郊生活实际相继创作排演了新戏《桃花盛开的地方》和《啼血杜鹃》。前者讴歌了桃乡平谷的巨大变化和人们崭新的精神风貌,后者揭露了邪教对人们的危害。这两出戏,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既教育了农民,又让农民欣赏到了评剧的艺术魅力。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也是长年坚持在京郊农村演出,他们的新戏《村官李天成》每到一处,便受到热烈欢迎,当地农民喜爱这样贴近农村生活的好戏。一直在大城市演出的中国京剧院,近年来也走出京城,赴中小城市乃至乡镇演出。曾在农村工作过的著名词作家乔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专业文艺团体应多下去演出,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提高群众的文化素养。

  面对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各级党政部门越来越认识到,只有充分开展乡村群众文化生活,才能真正让农民成为文化建设的参与者和受益者,从而达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记者在北京市顺义区北小营镇北阜村采访时,见到了兴致勃勃地与村民一起观看下乡演出的党支部书记郑海泉。他告诉记者,该村建起了文化大院,组织了一个评剧团,办起了台球、乒乓室、阅读室、健身室等,文化体育活动开展后,那些赌博、酗酒等现象就少了,社会治安较之以前大为改观,良好的社会环境也使得许多企业纷纷来此投资,目前已有6家企业在此落户,并带动了村里人的就业,让村里人尝到了文化的甜头。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百事音乐风云榜投票
严查苏丹红食品
房贷利率上调
F1新赛季 围棋春兰杯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安徒生诞辰200周年
购房贷款提前还贷指南
北京在售楼盘分布图
《新浪之道》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