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网上调查多数被访者赞同限车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24日09:46 南方都市报

  广州目前到底要不要限车,记者从道路、车辆、环保、产业四路出击寻求答案

  网上调查多数被访者赞同限车

  广州两会之热点调查

  近日,广州是否要限车的话题成为今年广州市两会期间的一个热门话题,今天关于这一话题的探讨也将告一段落。记者了解到,目前仍陆续有委员就治理汽车尾气引发的大气污染提交提案。就此,记者从道路、车辆、环保、产业四个方面进行调查,请专家及业内人士研判是否应限车这一问题。事实上,相应的对于交通、环保等方面的境况,如果没有切实的法律法规来保障,不能从软件上入手解决问题的话,限车则仅仅成为一种手段。

  广州要不要限车?是限私家车还是公车?两会期间本报与21cn网站联手所作的一项网上调查显示,47.3%的人表示要限公车,另有28.8%的人表示“举双手赞成”。政协委员李志斌在其提案中建议,改善大气环境要大力发展电车。还有不少委员认为,限车并不会影响广州汽车工业的发展。

  推广电车公交取消公车

  政协委员李志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大力推广使用电车公交,市中心区域每年就可减少大量的一氧化碳、氮化物的排放。而且电车行驶稳定,刹车平稳,噪声更小。”

  据市交委有关负责人介绍,截至去年年底,广州市有7967辆公交车,已提前实现2005年人车比计划要求。截至去年7月,机动车保有量已达167万余辆。

  “城市公共交通应是城市交通的主体工具,但要有多少车辆应有科学的判断,要减少汽车尾气,除了使用清洁能源,还可有指导性地增加电车。”

  记者采访发现,相对于限制私家车的建议,不少委员认为,进行公车改革、取消公车也是值得推进的一项工作。政协委员吴重庆表示,在国外很多国家没有公车的概念,在中国,公车这笔支出是巨大的,而且很多部门的工作人员除了使用公车还购买私家车,“进行公车改革,取消公车不仅会使单位、个人受益,还会减少汽车总量,三全齐美”。

  限车不会影响汽车工业

  据交警部门估计,广州一个月内就有近万辆新车入户,其中以小汽车类居多。目前,已突破170万辆,其中私人用车约140万辆。

  对于是否应限车的问题,也引起了政协委员们的热议。有委员表示,私家车要不要限不是一个单纯的政策制定,而是在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自然而然的一件事。“以后公交方便了,交通堵塞严重了,能源紧缺油价上调了,自然会使人对买车望而却步,达到自然调节的作用。”

  此外,另有委员则指出,限制私家车并不会影响汽车工业的发展。政协委员林高潮认为,广州汽车工业的销售对象不仅在广州,它是面向全国、全球的。“广州现在限摩,但增城还是扩大了摩托车生产的厂区”,汽车工业发展不会因为科学的引导而受影响。

  烟 黑不黑?

  机动车尾气超过工业污染源成广州大气主要污染源

  2004年11月3日上午10点30分,广州市环境检测中心站的小李和同事又像往常一样,在广州市沙太路路检点随机抽查过往机动车。

  虽然戴着口罩,小李将检测设备插入一辆一发动就冒黑烟的卡车排气管时,还是显得很担心,不经意中,还用手做出了捂嘴巴的动作。经过三次检测,检测结果很快出来了,这辆卡车烟度明显超标。佩戴着检测员证的工作人员抄下了卡车的驾驶执照号码,告诉司机必须尽快治理,否则年检的时候通不过尾气检测,有关部门将不予年检。随后,卡车司机拿回驾驶证,卡车继续上路了,一眼望去,卡车排气管的黑烟绵延百米。

  尾气排放不达标没“法”管

  这是小李工作中一个常见的情景。不过,即使检测出机动车尾气排放超标,检测人员也不能暂扣驾驶证或者要求机动车必须限期治理。

  2004年7月1日,新的《道路交通安全法》正式实施,广州已经存在8年的路检工作成为了“非法”行为。此后的一两个月,广州市各主要干道和路口设置的13个路检检测点全部停止工作。后来,经过各部门的协商,广州市低调恢复了路检。但新恢复的路检取消了扣证和罚款的措施。

  小李说,虽然路检恢复了,但是基本上没有什么强制力,“使得路检形同虚设”。

  抽检中尾气超标车增多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环保专家表示,汽车尾气达标率降低,与路检工作没有强制力很有关系。不少原来还有顾虑的机动车现在即使被当场检测出尾气超标,也不需要担心处罚,也不用马上治理,到了年检的时候,稍加修理,很容易临时达标。因此被抽查出来有问题的机动车比例提高了。

  根据2003年的一次调查,广州市机动车尾气已经成为空气的主要污染源,占空气污染物的比例超过1/5,超过工业污染源。环保界公认广州市大气污染已经由第一代煤烟型污染转化为第二代汽车型污染。

  车 多不多?

  摩托车事故频发,应尽早转化车辆结构

  现状:数量逼近交通极限

  2000年后广州机动车数量一直以10%以上的高速增长,目前已突破170多万辆。对此交警部门有关人士指出,随着车辆的增加,道路的承载力也越来越大,平均每公里有车370余辆(未含每日的过境车辆),市内多条主干道已处于饱和状态或超饱和状态。

  更为严重的是,广州车辆中占相当大的比例的是摩托车,若加上在穗的外地摩托车及已到报废期仍在使用的摩托车,其总数可能会达百万辆。

  车辆总数相对较大,极大影响了广州的交通安全。其中摩托车发生的交通事故比重非常大。

  对策:尽早转化车辆结构

  去年始,广州推行限摩政策,按计划2007年市区中心城区将无摩托车行驶。今年1月,摩托车提前报废办理中心正式开门迎客,但目前主动来报废车辆的车主不多。

  对此,交警方面有关人士认为,政府方面已明确表示,暂不限制私家车的数量,广州车辆发展的对策应是:在尽量保持车辆总数相对稳定的情形下,尽早使百万辆摩托车置换为汽车类,为私家车的增长腾出一个大空间。

  路 通不通?

  塞车频、停车难,城市瓶颈待突破

  现状:车位缺口60%

  尽管交管部门指出,近年来广州市区道路平均车速已从过去的15公里/小时提高到25公里/小时,但驾车出行仍然会感觉到无所不在的迟缓与阻塞。

  每天早上7点半到9点、晚上5点到8点,这两个时段的广州道路处于极度的繁忙和拥塞中。各主干道的交通非常脆弱,一旦遇上交通事故,必定出现大塞车,其中广州大桥、桂花岗、珠江隧道等更已成为人人头疼的塞车黑点。

  此外,广州停车场的缺口也很大。去年市运管局组织的一次停车场普查显示:市内停车场所能提供的停车位只有28万个,车辆数量与停车位的绝对差值达到了22万个。如果按照国际通行标准的每辆车匹配1.4个泊位来计算,广州市目前汽车泊位需求总量达70万个,相对缺口数达60%。东山、越秀、荔湾等中心区,由于土地资源匮乏,且多为商业繁华区,停车位不足,而人流车流量大,很多司机都说非常难找到停车位。

  对策:优化交通系统

  交通部门称,总投资达2.1亿元的广州市智能交通管理指挥系统(GZITMS)力争今年内完成主体工程,这一系统将对道路交通进行动态调节,诱导车辆分流,也为车辆提速。

  市建委负责人表示,未来几年要加强城市道路主骨架建设,加快城市高速公路、快速路、城市主干道的道路建设;同时进一步完善重点地区的路网系统,形成合理的道路功能分级系统,优化调整交通阻塞点的公交线路,消除交通黑点。

  而据市规划局介绍,该局已制定出适应新形势需要的停车配建指标体系,大力增加公共停车场和泊位,推广立体停车库,应该能够满足今后5至10年的发展需要。

  产业 怎么办?

  广州汽车产业集群渐成规模,专家认为局部限车无碍产业发展

  近些年,随着广州作为全国汽车制造重要基地地位的确定,广州人也开始习惯以汽车产业为荣。来自官方数据显示,近几年,汽车工业、电子及通信设备、石油化工制造业并列为广州三大支柱产业,已是不争的事实。横向来看,在全国知名汽车产业城市中,广州汽车工业排名全国老三,紧跟在上海、长春之后。

  据已公布的《广州汽车发展规划》透露,计划今年广州轿车年产量将达到50万辆,汽车工业总产值将超过1000亿元;到2010年,广州的汽车产量将达到130万辆,整车产值超过1200亿元,发展前景诱人。

  交通堵了,空气质量变差了,是汽车惹的祸?限车会否影响汽车产业的发展?对此,广州汽车技术中心副主任韦安和对此并不认同。

  韦认为,引起大气污染的因素有很多,汽车尾气排放只是影响环境的其中一种而已。其中,工业、企业排放的二氧化硫,尤其是火电厂使用煤炭排放出的二氧化硫,对环境的影响更为严重。客观说,按照政府有关部门标准,广州现在的环境状况并不影响其汽车产业的发展。

  对话广本

  “提高汽车制造业准入门槛”

  与东风日产和还未完全投产的丰田项目相比,广州本田是支撑目前广州汽车工业的老大,其产销业绩在国内也是一路领先。对限车之议,记者与该公司有关负责人进行了对话。

  问:对目前有政协委员提出限车动议怎么看?

  答:造成广州目前的交通压力有各方面的原因,包括城市设计规划的合理性(如商贸活动过多集中于中心城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驾驶员和行人交通安全意识不够(造成道路车辆通过率低)等等。因此,要缓解交通压力,应该从全局出发,综合考虑。单纯采取限制车辆的手段来解决广州的交通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并不是积极的办法。

  问:一旦实行限车限牌,对广本的影响有多大?

  答:汽车消耗石油,排放废气,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确实会给能源和环境造成一定的压力。这就要求政府在环保、节能等技术方面,提高汽车制造企业准入门槛。

  目前,广州本田生产的四大系列16款车型排放水平均达到欧Ⅲ以上排放标准,其中今年2月28日刚下线的新奥德赛更是达到了欧Ⅳ排放标准。因此,限车限牌对广本的影响有限。

  问:若限车,对广州的汽车产业会带来哪些影响呢?

  答:我国刚刚进入家庭轿车导入期,汽车保有量远远少于美国、日本、法国、德国等国家,截至去年,我国汽车保有量仅2700多万辆,日本已达到7700多万辆,美国更是达到2亿多辆。这个时候限制私家车,无疑将延缓轿车进入中国家庭的步伐,广州也不例外。

  本报联合21cn网上调查

  你赞同私家车限牌吗?总投票人数:484

  解决光化学污染的途径哪条最方便高效? 总投票人数:257

  (图表略,详见报)

  图:

  珠江新城隧道,一辆拖着“烟尾巴”的汽车驶过。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百事音乐风云榜投票
严查苏丹红食品
房贷利率上调
F1新赛季 围棋春兰杯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安徒生诞辰200周年
购房贷款提前还贷指南
北京在售楼盘分布图
《新浪之道》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