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特困生休学帮助“艾滋儿童”(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24日13:43 海峡网-厦门晚报
  漳州籍大学生远赴河南,志愿当起艾滋病患者遗孤的老师
特困生休学帮助“艾滋儿童”(图)
何建章(中)在为艾滋孤儿募捐。

  一名19岁的大学生,毅然休学一年,只身前往河南省帮助“艾滋儿童”,他就是何建章,来自漳州云霄县马铺乡桥头村的贫困生,就读于黑龙江大学高分子系。

  结束了半年的志愿者生涯,何建章就要复学了。临行前,他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一所窑洞里的学校

  何建章于2003年考入黑龙江大学化学化工与材料学院。去年2月,一份报纸上刊登了一篇有关河南艾滋病村的报道,介绍了一些艾滋病患者去世后,留下的子女没有办法上学,受到歧视和排挤,这篇报道对他的触动很大。

  4月份,何建章得知河南省商丘市有一所东珍学校,专门教育艾滋病患者的遗孤,正面向社会招聘志愿者老师。他当即决定去东珍学校。他告诉记者:“我家也在农村,由于家庭经济状况不好,我上大学后一直享受特困生待遇。我决定去艾滋病村,许多同学都不赞成。我也没向学校正常请假,而是借口说家里出现了经济问题,需要休学一年。”对家里,他称自己休学是为了支教。此后,何建章带着从同学处借来的路费,只身来到河南省商丘市东珍学校。

  来到东珍学校时,眼前的景象让本已有心理准备的何建章仍然感到意外。东珍学校坐落在远离市区、人烟稀少的地方,学校整个格局相当于窑洞,进出学校都要钻洞,教室没有充足的阳光,几张破旧的桌椅和一块黑板就是教室的全部。

  一脸凝重的学童

  当时,学校只有一个学生——11岁的小女孩小华。何建章清楚地记得第一眼看到小华的情景:“一个本该无忧无虑的孩子却有着一脸的凝重,见到我时,她低着头,说不喜欢我,然后就一直不说话。”后来,何建章了解到了小华的不幸:她两岁时,因为一次输血感染了艾滋病。7岁时,艾滋病病毒发作,她的家人才发现她患病。在社会的资助下,小华至今仍在服药治疗。但是,由于一些孩子不能接受她,她多数时间都在远离父母的学校中度过。长期孤僻的生活,养成了小华不喜欢与人接触的性格。

  何建章总是找机会跟小华谈心,为她唱歌,渐渐地,小华开始接受何建章了。小华虽然不懂得什么是艾滋病,但对自己的生活很注意,生怕传染给他人。她总是使用自己的碗筷,从不与他人一同吃饭。何建章学过一些关于艾滋病的知识,所以与小华相处觉得很自然、随意。学校里有台电脑,何建章与小华经常共用一台电脑聊天。有一次,何建章问小华长大后想做什么?小华在电脑中写到:“当医生,能看艾滋病的医生。”

  10名大学生一帮一

  进入8月份后,全国各地的大学生志愿者总计约10人陆续赶来,学校的学生也多了起来,已经达到近20人。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他们的东珍学校被叫停。为了能更好地帮助这些学生,何建章等志愿者采取“一帮一”的方式,继续帮助孩子们。

  相处久了,小华不再像以往那样自闭,但仍寡言少语。除了日常的数学、美术等课程外,何建章经常与小华一起唱歌,到外面游玩。他们相处得越来越融洽,小华早晨起床后,会跑到建章的宿舍,恶作剧似地掀开他的被子,催他起床。

  国庆节时,志愿者们联合出资带孩子们到开封一带的名胜古迹游玩。一路上,大家载歌载舞,欢声笑语。谈到这次活动,何建章很有感触:“正因为这些孩子同外界接触得少,才更向往外面的世界。然而,许多时候他们不能享受到自由的空气,只能一个人自闭着。”

  艾滋儿童家庭贫困

  何建章告诉记者,除了小华,其他孩子都是遗孤。珍珍只有9岁,读一年级。她的父母因为卖血感染艾滋病,并在2002年相继去世。年迈的爷爷已经70岁,不但没有劳动能力,而且因患白内障看不见东西,无法照顾自己。珍珍每月120元的学费成了最大的难事,惟一能够帮助她的就是她的大伯,但大伯也是艾滋病感染者,干不了重活。

  14岁的月明本已该读六年级。可是,5年前月明的父亲因患上艾滋病去世后,母亲无法承受家庭的压力离家出走,留下月明和奶奶以及一个哑巴姐姐,家里根本没有收入。月明的学费大多是用家里的粮食换的,部分由社会资助。

  发动社会救助

  建章与其他志愿者们一起,将孤儿的生活状况、心理状态、教育情况等资料收集起来,编成贫困儿童信息库,通过网站、传单、媒体向社会发布,以寻求外界帮助。他们还到高校、企业搞宣传,作报告,发动社会力量为艾滋孤儿捐款。一年下来,共有20个孩子在他们的帮助下得到了资助,捐助者除了国内人士,还有美国的华侨,外国的商人,他们通过“1+1”模式与艾滋孤儿对接,负担起他们求学与生活的费用。有一位捐助者在来信中写道,我是个下岗职工,没有固定的收入,只能捐出这365元钱,希望能帮助1个孩子每天得到1元钱的生活费,尽我一点微薄的心意。文/图刘丽英沈琛

  自小被收养 家庭年收入仅1000元

  妹妹患了先天性虹膜缺损,治疗难倒了爱心贫困生

  建章的家在云霄县马铺乡桥头村,那是一个偏僻落后的小山村,从乡里通往村子的山路只有2米来宽,车子根本无法到达,若遇到雨天,要回去的话就只能光着脚走了。因生父家中孩子太多,建章从小就被养父老何抱养。养父母待他就跟亲生的一样,虽然家里条件不好,还是坚持供他读书,将他培养成村里的第一名大学生。

  养父是个老实巴交的庄稼人,农忙时节种植水稻,农闲时节在外面沙河里面挑沙、打杂,每年收入只有约1000元。建章读大学都是靠贷款。

  建章的妹妹惠卿是老何10年前在村外的路边干活时捡到的。孩子看上去出生只有10多天,很可怜,老何便把孩子带回家里抚养。

  几年前,老何发现惠卿的眼球和别的孩子不同,正常人的黑色眼球周围还有一圈深黄色的晶状体,但她没有,全是黑色的,而且特别怕光。老何曾经带孩子在县城的医院看过好几次,医生都说这是先天性疾病,没有什么治疗办法,为此也花了不少钱。

  随着年龄的增长,惠卿的病情更加严重,看东西都得拿到眼前,远处的东西根本看不清楚。每次考试她都落在班级最后面,逐渐形成了自闭、内向的性格。但惠卿特别懂事,放学后就帮父母做饭、洗衣服。

  不久前,建章特意带妹妹到北京看病,他不愿看到妹妹这么小就饱受生理、心理上的痛苦,希望她能继续读书上学。经诊断,惠卿的病属于先天性眼球震颤、虹膜缺损,瞳孔比一般人的大,做手术难度可能比较大。此外她还有先天性白内障,晶体有混浊现象,如果白内障继续发展下去,视力就会急剧下降。

  建章父子、兄妹之间的亲情感动了许多人。网友“高山流水”在“齐鲁大学生论坛”上发布了建章带妹妹到北京治病的消息,他说:我们相信何建章来河南为艾滋孤儿志愿服务的善行,能够使惠卿获得奇迹。惠卿现在才10岁,以后的人生道路还很漫长,不能永远生活在模糊的世界中。我们会继续寻求治疗方案,也希望大家能够伸出援手,提供治疗信息。(厦门晚报)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百事音乐风云榜投票
严查苏丹红食品
房贷利率上调
F1新赛季 围棋春兰杯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安徒生诞辰200周年
购房贷款提前还贷指南
北京在售楼盘分布图
《新浪之道》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