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汉语热”彰显中国软力量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24日15:02 新华网

  近年来,随着全球范围的“中国热”的兴起,“汉语热”也持续升温。全球热学汉语现象,折射出的是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中国的发展给世界各国带来机遇,掌握汉语成为很多人把握机遇求发展的重要选择,同时也标志着中国软力量的迅速增强,因为语言和文化一直是重要的软力量。但专家认为,对于目前出现的全球学习汉语的热潮,我们兴奋之余也须保持清醒的头脑,汉语真正成为世界强势语言还任重道远。

  解析全球“汉语热”

  北京语言大学 王路江

  近几年,尤其是跨入新世纪以来,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了一股学习汉语的热潮。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来华留学生人数急剧上升。中国从1950年开始接受来华留学生,当年只有33人。1996年接受的来华留学生为4.12万人,到2002年增加到8.58万人,6年翻了一番;国内外汉语教学机构数量快速增长。2002年全球有85个国家2100多所大学开设了汉语课程;参加汉语水平考试(HSK)的考生人数快速增长。1996年外国考生人数是2.1万人,2000年发展到4万人,到2004年外国考生人数已达到10万人,已在34个国家设立了151个考点。

  为什么会出现汉语热?汉语热的背后有哪些值得注意的因素在起作用?这是很多人十分关注的问题。

  首先,经济的力量。经济的全球化必然带来世界范围内各种文化的交流和融合,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特别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越来越多的海外投资者看上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一些工商界人士也随着资本来到中国。可以说,中国经济的良性发展是汉语热最重要的催化剂。

  其次,政治的力量。中国社会政治稳定,除了经济上的奇迹以外,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与世界上许多国家都不同,这对于一些汉语学习者来说也是一种吸引力。好奇是人类的天性。一些人出于希望了解中国社会的目的开始萌生学习汉语的愿望。

  第三,文化的力量。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文化。文化的力量也会吸引一些人希望到中国来,或者短期访问,或者长期居留,有些人甚至和中国人通婚并长期定居下来。在欧美的一些大学开始成立中国研究中心,对中国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哲学、文学艺术、语言进行专门的研究,汉语学习是一个必然的阶段。中国举办2008年奥运会,届时全世界的目光将会聚焦北京。来北京,既满足学习汉语的愿望,又能身临其境地观看奥运会,也是一种文化选择。

  第四,血缘的力量。中华民族的子孙分布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有华人生活的地方就会有华侨子弟学校,华人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不忘祖宗,希望他们的后代能够与祖国保持血脉联系,因此许多华侨子女都在学习汉语,这对全球范围内的汉语热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详细

  美国:从边缘成为主流

  驻纽约记者 杨志望

  在曼哈顿下城的纽约大学教学楼里,汉语教师焦晓晓正在耐心地向学生们讲授中文句型。20多名初级班的学生们一问一答,踊跃造句,课堂气氛十分热烈。尽管说出的汉语还带着明显的“洋调”,但这些才学了一个多学期汉语的美国学生发音还挺标准。

  焦老师对前去采访的记者说,她从事汉语教学多年,亲身体验到美国学生不断升温的学习汉语的热情,以及美国大学中文教育近10年来的快速发展。

  学汉语人数翻番

  焦老师说,纽约大学上世纪70年代开始开设汉语课,当时只有一名老师。现在已经拥有独立的东亚研究系,而作为东亚系中最大的中文部,目前有近300名学生,全职中文老师有6名。汉语课程的设置也日趋严谨和规范。

  在美国东部名校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社会文化系汉语部主任刘乐宁在和记者谈起学校的汉语教育时更是异常兴奋。他说,目前该系共有汉语老师近20名,学习汉语的学生有429名,比2000年的254人翻了将近一番。汉语已成为哥大仅次于西班牙语的第二大外语。

  近年来,美国的许多其它大学与纽约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一样,“汉语热”持续升温。美国现代语言协会提供的最新数据显示,在美国3000多所大学中,2002年开设汉语课的有将近800所。在高校注册学习汉语的学生当年达到了3.4万人,比1995年的2.6万人猛增了29%,比1980年增加了3倍多。汉语已成为美国大学的第七大外语。

  美国的中小学系统学习汉语的人数也显著增加。根据美普林斯顿大学高中汉语中心的统计,在包括私立学校在内的美国全日制中、小学中,开设汉语课的学校由1995年的87所增加到2002年的203所,同期学习汉语的人数从8622人剧增至2.39万人,增长幅度为177%。详细

  法国:由欣赏转为实用

  驻巴黎记者 高津英

  位于巴黎市中心地带的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办有汉语班,今年报名的学生把13个班撑得鼓鼓的,外加两个书画班。这里与学历教育的学校不同,来上课的都是自觉找上门的,年龄从8岁到60多岁,学生、律师、医生、企业家、商人、演员甚至失业者,职业五花八门。没能报上名的满心遗憾,打听着去别的地方试运气。

  “汉语热”名副其实

  在法国,从总统、省长到市长等大小官员,兴起一股讲汉语的风气。参加与中国相关的活动讲话时,总是喜欢操着半生不熟的汉语问候或致谢。在各部委,熟练掌握汉语的也并非凤毛麟角。法国外交部发言人拉德苏及其助手的汉语都可称得上熟练。巴黎的大街小巷中,可以碰到擦肩而过的人微笑着说:“你好。”

  法国教育部汉语总督学白乐桑先生对记者说:法国有13所大学的外语系开汉语专业,其中5所大学设有硕士点,两所大学有博士点。此外,开设中文课的大学有100多所。巴黎东方语言学院有2000多名学生,中文系成为该院的第一大系。汉语也成为法国中学教育中发展最快的外语,153所中学和10所小学开设汉语课,学习汉语的中小学生人数超过1万人。

  法国有7个汉语水平考试(HSK)的考点,其中之一远在海外省留尼旺岛。在西方国家中,法国参加汉语考试的考生人数最多。法国教育部不断增设汉语教师的职位,但由于各地要求学习汉语的人大量增加,造成教师短缺。详细

  俄国:汉语之“花”别样红

  驻莫斯科记者 史秀丽

  当记者走进位于矿业大学的莫斯科汉语中心时,迎面映入眼帘的书法条幅,立刻让记者有了“宾至如归”的感觉。环顾四周,那墙壁上的红梅挂扇、水墨群马图、先师孔子行教画,陈列桌上大大小小的各式中国工艺品,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纯粹的中国文化世界。获悉这些作品均出自莫斯科汉语专业学生之手,我们这些以“舞文弄墨”为职业的中国记者甚至自叹不如。

  汉语教师不为生计愁

  我们随该校汉语老师瓦莲京娜·哈尼娜参观了莫斯科汉语中心以及相邻的莫大亚非学院校际系中文教研室。这里有8位汉语教师,约200名学生主修汉语。

  聊起学校里的汉语教学状况,记者本以为老师们会抱怨收入太少,因为俄罗斯教师工资低、待遇差是人所共知的事实。不料,汉语教师却全然不用为生计犯愁。哈尼娜坦率地告诉我们,她的收入由两部分构成,学校的月工资约为200至300美元,大部分收入来自“外快”。业余时间在自家辅导3个学生学汉语,足不出户,每两小时收费55美元。夏秋时节,则是干导游的好时机,每天收入60美元。如此一来,这位汉语教师每个月轻轻松松就可以拿到1000多美元。

  “导游的活计好找吗?”闻听我的提问,哈尼娜把眉毛挑得高高的,“现在来自中国的旅游团很多,导游供不应求”。的确,只要在莫斯科红场、新圣女公墓、胜利广场、大剧院、马戏厅等旅游景点转一圈,到处都能听得到汉语“乡音”。>>详细

  日本:选学汉语抓机遇

  驻东京记者 何德功

  在日本,到处可以碰到会说汉语的日本人。在学校选修外语的时候,大家的第一选择通常是英语,第二则一般会选汉语。

  学汉语的日本人是哪些人?以记者所见,主要有三种:学生、企业职工和热爱中国和中国文化、从事中日友好工作的人。

  据一位在大学教中文的中国朋友说,日本大学生学汉语的学生很多,学汉语的目的多种多样,有的是为了毕业后从事与中国有关的工作,因为日本企业进军中国,与中国有关的工作越来越多;有的是喜欢中国文化,日本文化来源于中国,学习中国文化有寻根的意味;还有的是为了拿学分,中文和日文一样有很多汉字,虽然发音和有的意思不尽相同,但记起来相对容易。总体来说,这些学汉语的学生对中国老师很尊敬,对中国也比较友好,因此她认为在日本当汉语老师不仅是为了谋生,还有一种使命感。未来是青年人的,通过教日本年轻人学习汉语,让他们了解中国,为中日友好铺路架桥。

  日本大学的汉语教师大部分是中国人,但也有日本人,记者1990年在日本留学时的同学杉野元子就教中文。杉野女士的专业是中国文学,在老舍研究方面颇有造诣。杉野女士除了在庆应大学教中国文学外,还在好几所大学教汉语,对汉语语法也很有研究,提出的语法问题,记者都无法回答。

  现在,在日本学汉语的人已超过200万人,“汉语热”还在升温。很多人对中国加深了解,汉语已成为友谊的纽带和桥梁。详细(来源:参考消息特刊)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百事音乐风云榜投票
严查苏丹红食品
房贷利率上调
F1新赛季 围棋春兰杯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安徒生诞辰200周年
购房贷款提前还贷指南
北京在售楼盘分布图
《新浪之道》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