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跨学科的对话-“全国比较文学与相关学科高峰学术论坛”撷英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24日15:23 贵州都市报

  3月21日到23日,“全国比较文学与相关学科高峰学术论坛”在贵州大学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和海外的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不同学科对比较文学领域的现状和发展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讨,营造了自由而热烈的学术氛围。专家们与贵州文艺、文学界和贵州大学师生穿越时间、空间、行业、传统观念等等的限制,在平等和宽容的交流中、在友好的争论和协商中,共同探讨当前人们关心的文化问题。比较文学本身就是个交叉学科,民族学、人类学、哲学、美学等相关学科怎样为比较文学提供方法和崭新视野,使其更具强大的生机,成为此次论坛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全国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孙景尧在总结发言中谈到,这次高峰学术论坛会风开放,发言精彩,与会者探讨了国内学术界,同时也是国际学术前沿关注的问题,发人深思。在论坛期间举行的11场讲座也成为贵大学生的文化大餐,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为学生提供了一个高起点、大范围、多领域扩展视野的机会。

  曹顺庆(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院长、教授、博导)

  跨文明对话

  (论点摘要)人类文明是永恒的话题,我们应该关注“文明”会将我们导向何方。由于中国政治、经济的发展,汉语热的兴起,会对世界格局造成影响。强势语言的背后,存在着政治、军事、经济等诸多因素。西方之所以提出“文明之争”,是因为他们习惯了的西方文明的霸主地位有了松动。但亚洲的崛起只是时间问题。我们要主动地进行文明对话,使文化生态正常化、多元化,使多种文明共存、共生且产生出文化新枝来。所以在当今跨国文明研究的过程中,我们要做到:尊重不同文明,主动跨学科研究;有充足的学术准备与文化积累。尤其是知识的准备。“五四”时产生的一批大师,无不学贯中西、博古通今。所以要既知东又知西,首先要对中国文化作深入透彻的了解,要重视对中国古籍的学习,耐心做学问,其次在学习文化时,最好看原著,可避免文章失真。

  叶舒宪(中国社科院比较文学研究室主任)

  文学人类学

  (论点摘要)爱斯基摩人有关“雪”的几十种区分词汇,而在我们很少下雪的南方,可能就只分得出大雪、小雪。上古汉语中猪都有好多种叫法,这些皆可视为特定文化中所有的“地方性知识”。美国人类学家康克林在菲律宾的哈努诺族进行调研的学位论文《哈努诺文化和植物世界的关系》揭示出:当地语言中用于描述植物各种部位和特性的语汇多达150种,而植物分类的单位有1800种之多,比西方现代植物学的分类还多500项。由此可知,世上罕为人知的极少数人使用的语言可能在把握现实的某个方面比自以为优越的西方文明的任何一种语言都要丰富和深刻。“地方性知识”不但完全有理由与所谓的普遍性知识平起平坐,而且对于人类认识的潜力而言自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

  郑克鲁(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传播学院博士后流动站负责人、教授、博导)

  法国的小说

  (论点摘要)法国在地图上是小国,在文学上却是大国,法国小说对世界文学影响很大。卢梭的《忏悔录》没有后来者。现在的很多回忆录美化自己的多,而且真实性还值得怀疑。卢梭的写法从形式上讲是写发生过多次的事情,避免杜撰。还把自己的毛病,如诬陷别人等都写了出来。大仲马在我们的外国文学史上地位不高。应该改变观念。这是怎么看待通俗小说的问题,我们不能不考虑读者面。通俗小说深受大众喜爱,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三个火枪手》都是经典作品,流传了100多年。金庸、梁羽生这些武侠小说作家都深受大仲马影响,从句型到笔法都很像,金庸自己也说受大仲马的影响。我们要重视这样的小说家,因为他的作品有生命力。

  徐新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博导)

  族群身份:文学书写中的认同问题

  (论点摘要)小说《狼图腾》一面世,引起很多争议,它的《序言》中重新提出“我们是谁?”对自古认为的中国人是“龙的传人”提出质疑。“龙的传人”是以龙为图腾对象,但《狼图腾》提出有一部分草原人以狼为图腾对象,他们是狼的传人。在比较文学上怎么看?这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思考。“刘三姐”的演变是一种从传统歌圩到现代“品牌”的演变。当年的“刘三姐故事”已经成为一个社会文化资源。张艺谋在阳朔搞的“印象刘三姐”就是最好例证。“印象刘三姐”把壮族、苗族、侗族的东西都装进去,不作任何解释,它是一个拼贴。“香格里拉”一词来自英国人希尔顿的小说《消失的地平线》,这本小说符合当时的西方潮流:发现东方。小说描述在东方有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人们在那里悠闲地生活。这是西方人对东方乌托邦的想象和寻求。现在,“香格里拉”已经成为一个符号,不断渗透到社会、政府、民众和学术界。“香格里拉”怎样避开西方色彩?有一种解释:“香格里拉”来自藏语“香巴拉”,是神圣之地的意思。这是身份认同的表现之一,影响到文学里面去。

  杨乃乔(首都师范大学比较文学系主任、教授、博导)

  学术文化电影《德里达》

  (论点摘要)传记电影《德里达》以视图记录、叙述与理解德里达行动的本身就是一次解构行为,他们是在操用摄影机来为后来的德里达研究者制作一部可以视听的图像历史,这是一种在后现代工业文明景观下以视图传媒叙述历史的崭新观念。这部学术文化电影捕捉了德里达许多私人生活的瞬间及话题,如忠诚与婚姻、自恋与名声,还有关于性生活及爱的哲学思考的重要性。操用电影这种图像形式来记录、叙述与理解一位显赫的学术人物及其解构思想是否可能?并且在一种怎样的理解程度上可能?还有待于我们质疑。

  陈建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

  中俄文学关系

  (论点摘要)中国古典文化最早影响了俄罗斯。18世纪,俄国兴起中国文化热。19世纪,俄国出现了许多优秀作家,普希金、屠格涅夫、果戈里等等,他们中的许多人对中国文化很关注。20世纪90年代,对经典作家的重新评价越来越受重视。如高尔基,苏联解体后他在俄罗斯的评价很有争议。我们对他的研究比较片面,比如大学教材里讲的多是他第一阶段的创作,其实他最出色的是写《人间喜剧》,写出老俄国人的种种生活,他的谈文化和思想的作品《不合时宜的事情》也需重新客观研究和认识。现在学术界关注的不仅是苏联的主流文学,所谓非主流文学、侨民文学、新俄文学都进入了我们研究的视野。

  刘洪一(深圳大学副校长、教授、硕导)

  犹太人与西方

  (论点摘要)犹太人给西方文明带来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包括宗教、哲学、艺术和文学。希伯来文化和西方文化是通过《圣经》来联结的,《旧约》并不仅仅是一本宗教之书,它是百科全书,我把它称为“犹太文化的母本”。《新约》是在《旧约》的基础上演变而来。《旧约》和《新约》在教论上的背离和冲突,导致希伯来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冲突。一方面,西方文明承传了希伯来文明的影响;另一方面,西方文明对希伯来文明又有许多反叛。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欧洲犹太人的生存方式,被称为“格托”,即隔离区。“格托”成了他们的文化载体,但不是完全隔离,后来慢慢松散,我把它称为“精神格托”。

  王振复(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

  中国建筑美学

  (论点摘要)中国建筑是一种大地文化,大地哲学。中国人关于建筑的时空意识就是建筑人文意识,包括审美意识。在古代中国,宇宙的本意是指建筑,时空的概念是引申出来的。“宇”指的是屋檐,屋边,“宙”指的是梁柱。从中国人对身体的称谓可看出人体与建筑的关系,如脑门、脊梁、脊柱等。中国人的宇宙意识有三层意思,自然宇宙,建筑宇宙,人体也是小宇宙。中国建筑讲究人与宇宙亲和,天人合一。

  严明(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传播学院教授、博导)

  东亚汉诗学

  (论点摘要)汉语诗歌曾在东亚广泛传播,成为教养的象征。日本目前收录的汉诗初步估计有30—40万首,韩国就更多了。要研究中国诗学,不应忽略周边国家的诗话、诗歌。他们也有流派,也有大家。从东亚的国家来看,比如日本和朝鲜,汉诗传过去后出现了不同的选择。比如说朝鲜半岛最喜欢乐府,很多朝鲜诗人喜欢写乐府体诗。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朝鲜受中国儒教关怀民生的民本主义影响很大,诗人中出现写成乐府诗的潮流。朝鲜诗歌的整体感觉是朴实、淳厚。还有就是朝鲜本民族的诗歌形式是时调,开始没有文字,配文后时调的格式与乐府体很接近。时调与乐府的关系很值得探究。日本对汉诗的吸收又有所不同,总的看来,短的形式很多,七言绝句很多。这和日本本民族的诗歌和歌、俳句等也很相近。日本人做诗喜欢抓住一个凝固的瞬间,这恰恰是绝句的一个境界。

  朱志荣(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

  康德美学

  (论点摘要)康德前批判时期的著作《对美感和崇高感的观察》一书,以观察者的眼光对优美感和崇高感作了描述。书中虽然颇多牵强和庞杂,显得幼稚,但已经是一部系统的美学专著,是《判断力批判》一书的先导,有着独立的学术价值。《对美感和崇高感的观察》提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思想。一、康德把美感和生理的快感区分开来,这是很不容易的。他认为审美的情感是一种精细的情感,具有持久性和无利害的公平性。二、排除个别的特殊情怀,而强调普通人的审美情怀。换句话说,趣味是没有雅俗之分的,而是“雅俗共赏”。三、书中细分了优美和崇高的区别。如崇高的对象是庞大有力的,而优美的对象是小巧精细的。

  简小滨(美国威廉马里大学教授)

  体演文化

  (论点摘要)我在美国教中国文学,发现那边对中国文学的不解和误解较深。举个例子,在美国教中国文学史,讲屈原和《离骚》,布置学生下去阅读后,在课堂上提出:“你们认为屈原是个什么样的人?”学生们回答各异,很多人认为他胆小,面对爱情不敢去追求,几乎所有学生都对他的行为不理解。他们不明白为什么屈原居然代表中国文化的一种精神,反而认为屈原的性格中有很多他们不认同的东西。这个例子说明,东、西方的译文,确有很多地方是不能准确表达原意的,如果用英语把《离骚》翻译过去,有很多很古怪的东西。加上文化背景不同,也造成理解和认识上的差异。要真正沟通、真正对话,还有许多事情要做。根据我的体会,美国人对中国文学的不解和反感,其实是对人物性格的反感,是对人物的误读。 作者: 来源:金黔在线—贵州都市报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百事音乐风云榜投票
严查苏丹红食品
房贷利率上调
F1新赛季 围棋春兰杯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安徒生诞辰200周年
购房贷款提前还贷指南
北京在售楼盘分布图
《新浪之道》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