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谁在读《读者》?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24日16:41 人民网

  (山东临沂日报社)孙建清

  牛皮不是才吹的,泰山不是垒的。《读者》拥有庞大的读者群自然也不是假的。近读记者采访《读者》主编彭长城的专访,再一次领教了《读者》的影响力。据报道,每年年初是期刊发行的低潮期,然而《读者》杂志今年1月份发行量却高达866万份,较去年同期的751万份增加了115万份。据此态势和往年规律展望,到发行回升的三四月份,《读者》月发不难突破900万份。

  在国内许多期刊发行不足几千份甚至难以为继的情况下,《读者》能有如此之大的发行量,实在可喜可贺。但是欣喜之余,我有一个不怀好意的想法:究竟是谁在读《读者》?或者说是谁在掏钱买《读者》?这一问也许显得多余,当然是各个行业阶层的读者都有,可是,若问最大的读者群是谁?为什么会是他们呢?细一想“上帝就会发笑”。

  这样的奇怪的发问纯属偶然。前几天,我在整理书房时突然发现有那么多的《读者》杂志,足有几十本(包括这版那版和合订本及作品选)。这些杂志几乎都是女儿买的,其中也有我替女儿购买的。也就是说,在女儿去年上大学以前,至少有五六年的时间里,她不断地购买《读者》。为什么女儿对《读者》情有独钟?是她特别喜欢上面的文章吗?其实,她并不十分喜欢里面的文章,至少还不到每期必买的程度。那么,她又为何成了“忠实读者”呢?原来这里有一个致命的也是迫使你就范的原因,那就是老师曾告诉学生,许多高考作文材料来自《读者》,某某学生由于经常读《读者》作文得了高分。就这么一句话,学生当真了,并且牢牢记住了。这结果使《读者》成为中学生尤其是高中生的必读。

  高考作文材料也许真的出自于《读者》之中,读一读那上面的所谓美文,不但可以陶冶情操,也能为提高写作水平助一臂之力。问题是,谁说高考作文一定是来自《读者》,读《读者》上的东西就一定提高作文分数吗?这未免有些荒唐了吧。高考作文不应形成固定的模式,更不会只出在《读者》上。当然,这是出题的导向问题。但是,我们的老师不能有这种误导,因为这样只能让学生花钱买一本杂志,而一个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只会喝一锅“心灵鸡汤”。事实也表明,现在学生的作文里的那种小资情调那种胡编乱造那种无病呻吟还是满厉害的。我们的学生失去创新和想象力,而这是最可怕的。

  世上的钱最好挣的莫过于学生的钱。涉世未深的学生不带一点功利思想是不可能的。如果我们的老师作出了某种提醒或暗示、分析,或者高考出题确实存在一种偏向,那么《读者》的订数自然扶摇直上。因为学生是一个非常庞大的读者群,他们肯定不会放弃得分的机会。从这个角度说,《读者》是沾了考生的光。诚然,我不是说这个光不能沾,我只是反对那种误导,更反对高考出题陷入励志的窠臼。

  想一想,如果一本杂志是靠这种方式增加发行量,如果只是靠中学生和考生撑起一片蓝天,虽然并没有什么不妥,但是总令人有点遗憾。试想,假如《读者》并不能给考生作文提高切实的分数,那么这种蒙骗学生的付出该由谁埋单?!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百事音乐风云榜投票
严查苏丹红食品
房贷利率上调
F1新赛季 围棋春兰杯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安徒生诞辰200周年
购房贷款提前还贷指南
北京在售楼盘分布图
《新浪之道》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