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金陵木业大王演绎传奇人生,子孙亟盼祖居修缮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25日10:40 南京报业网

  实习生 仲毅 金陵晚报记者 朱波【金陵晚报报道】“我叫王兴恒,是金陵木材商王瀚洲的第三代孙。2002年4月初,我和兄妹一行四人回到离别有48年之久的故乡——南京,参观了我的祖父王瀚洲的故居。可惜所见的情景,既那样的熟悉但似乎又有点陌生。”“我们大家庭的人,绝大多数都离开了南京。可是,我们一天也没有忘记可爱的故乡……最近我们听到贵报开辟了一个“寻访金陵大宅门”的栏目,我们想通过贵报的这个栏目,向世人讲述我的祖先金陵木材商王瀚洲传奇的一生。此外,还想打听一下,又经过了几年的时间,不知道祖居的状况如何?……”这是记者日前收到的一封电子邮件,署名为王兴恒,是金陵木业大王王瀚洲的第三代子孙。

  放牛娃成为金陵富商

  王瀚洲是何许人也?他也许比不上沈万三有名,但也是清末在金陵富甲一方的一位传奇人物。而他的财富,主要是依靠滨江木材贸易而来。据王兴恒讲述,童年家境清贫的王瀚洲,以放牛为生。因为他童年读过三年的私塾,能够识字计数,就被一杂货店的老板招为学徒工。数年后,店主见他聪明、正直,便将独生女许配给了他。此后他就继承了家业成为店主。清朝末期的“洋务运动”,使得南京大兴土木,从而木材消费剧增。当时木材运输全凭巨型“木排”顺江漂运,木材则停泊在上新河镇新河口与江心洲岛之间的夹江里。看着木材的需求量日益扩大,王瀚洲便认准形势,转行经营起木材生意。凭着多年来诚实、公平、信用的经商原则,王瀚洲原来的一个小小杂货店随着他的生意越做越大,逐渐成为了南京远近闻名的“王义隆木行”。此后,采用以商养商、以商养工和以商养农的战略战术,王瀚洲又相继开粮行、经营绸缎、办油坊、置田地,成为农、工、商三位一体的“巨贾”。

  断然拒绝重金诱惑

  依靠商业起家的金陵木业大王王瀚洲,并没有因为财富而失去品德。王瀚洲虽富,但一直被人称作“王善人”。他的财产有三分之一都分给了贫苦的穷人,每逢荒年欠收,他主动减租、缓租甚至免租,全力赈灾,救济广大灾民。寒天施衣被,夏天施药材,遇有天灾人祸,主动上门救助似乎成了一个无形的规矩。他这一系列的“善举”,数十年间从不曾间断。而自己,长年简朴一身,不衣丝绸,不乘马轿,餐餐青菜豆腐。1937年,在日本占领南京期间,王瀚洲停业明志。日伪政权要重金收购王在江宁板桥的一千多亩土地,用来建设军用飞机场。遭到王瀚洲断然拒绝。解放后的“土改”中,王瀚洲又成了首开减租、减息,并第一个把土地献给国家的商人。公私合营开始后,王瀚洲又第一个把粮行、油坊、绸缎庄无偿献出。王瀚洲这些超前的举动,受到政府的通报表扬,被评为“开明业主”。

  大宅门祖训严格

  据王兴恒回忆,祖父的家训非常严格,对子女的教育从不懈怠,而这些祖训又被辈辈相传。王瀚洲十分重视对子女的教育。为了培养子女,他聘请了各类教师,在家教子女学习中文、英文、数理化。王兴恒的父亲(即王瀚洲的儿子)王宗寅,在熏陶下,居然成了没有文凭职称的土木工程师。现“王瀚洲故居”就是王宗寅于上世纪30年代自绘图纸、自选原料、自任监理完成的。这幢建筑也成为河西地区唯一的“大宅门”。王兴恒早年离开南京,但至今还记得发生在大宅门里的许多往事。如小时候常常坐在院落靠河边的河厅中钓鱼,还有在祖父的监督下练毛笔字等等。由于受祖父影响,王家的兄弟姊妹人人要学算盘、做义工,并凭筹领薪,养成自力更生的习惯。由于各种原因,王家后代陆陆续续离开了这座大宅门。并在祖国各地生根开花,现在已经繁衍出了几十个小家庭。他们中有人成为了学者,也有人走上了从商道路,还有人在香港媒体供职。据王兴恒回忆,其后代还有留在南京的。其中一位第四代的子孙则走上了文化保护工作。

  盼祖宅重焕新颜

  在信的末尾,王兴恒提到:出于他母亲的愿望,在2002年4月份,王氏数名后人曾来宁探访故居。但是物是人非,位于上新河的祖居已经成为了违章包围的居民区。房屋梁柱腐蚀严重,门窗都已歪歪斜斜。看后令人感慨。王兴恒在信中表示:王瀚洲的后代们经过一致商量决定,向政府呼吁保护祖居,并且愿意和故乡人民一起,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补充史实,甄定原貌。王兴恒希望,能通过在大宅门系列报道,让南京像他们一样的大家族得到客观的评价,善待家庭的纪念性标志物,引发更多大宅门子弟的寻根情结。(编辑 田木)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双响炮
诠释爱情经典漫画
水蓝幸福
海螺爱情精彩图片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