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真想与中国对抗吗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25日20:59 新华网 |
“历史证明,中日之间合则两利,斗则两伤。中日关系目前的这种僵局、这种不顺,不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双方都不愿意看到这个局面,不愿在这种环境中对抗下去。” “日本在对华问题上是矛盾的,既希望跟中国合作,又怕你发展过快;既希望参与地区的经济合作,又怕你出来当头;既希望台湾和大陆谈判,保持这个地区的稳定、合作,又怕你统一。他在政治方面必须采取两面的手段,既合作又对抗,他们提出过要保持中国与日本之间有15年的差距,不希望中国发展得能超过日本。” “中日关系的每一个变化都可以看到美国的阴影,这就是中日关系的难度,牵涉到方方面面的关系。” ——徐之先 从台湾问题到靖国神社 高恒告诉《环球》杂志,美国希望中日之间对立,而台湾的地位逐渐在边缘化。长远来看,日本也有被边缘化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日本也希望在这种前提下发挥自己的作用。 在谈判所谓的日美共同战略目标时,徐之先说,《朝日新闻》有一个很好的比喻,说这是日本的一个“三级跳”。第一步起跳,从理论上、政治上和战略上提出一个共同目标,把台湾包括进去;第二步是踏板,日美之间要进行责任分配;第三步跳出去,落实真正的目标。美国在日本冲绳的驻军进行调整就说明这一问题。但是,不管起跳也好,踏板也好,跳出去也好,日美之间也不会那么顺利。日美之间搞战略同盟是事实,但在运作中间也明确:把中国作为建设性力量进行合作。 那么如何进行合作?中日领导人不进行互访,如何合作?这就牵扯到小泉会不会去参拜靖国神社的问题。徐之先认为,以前没有人会说“他不会去了”;现在有人开始这么说了,日本也有,中国也有。小泉最近就没有对此进行表态。去不去主要是看他的政治环境。小泉上台3年来,对美也好,对俄也好,对中国也好,对亚洲其他国家也好,他的整个对外战略和对外政策,包括在朝鲜半岛问题上的战略,得分甚少。如果在这样一个政治环境下,他还要继续参拜靖国神社,继续破坏中日关系,那中日关系就会出现一个更大的倒退。这不仅是一个外交政策的问题,还会使日本内部也出现问题。现在实际上日本民主党把改善对华关系当作是夺取政权的一个筹码,明确提出不能参拜靖国神社。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很多学者,包括几个很有份量的学者,以及财界大人物都发表文章,公开反对小泉参拜靖国神社。 徐之先对《环球》杂志说:“如果小泉继续参拜靖国神社,对他的政治前途是不利的。但现在谁也不敢说他肯定不去了。如果在右翼势力强大的压力下,为了服务于一小撮右翼分子,小泉可能会去参拜靖国神社。但我想小泉不至于傻到这种程度。” 日本的实力和对中国的想法 高恒对《环球》杂志表示,这几年中日关系在政治领域,包括安全领域存在的问题比较多。其中,有日本国内本身的问题。日本右翼利用目前的国际形势想走军事大国道路。特别是反恐战争以来,搭便车,要改变战败国地位。从日本国内来讲,右翼找到了发挥自己的机会:派兵到伊拉克,派遣维和部队,突破了无核三原则和1%的军费限制。日本现在的核燃料储备可以造7000枚广岛级的原子弹、几十座核电站。日本可以在1个月内生产出核武器,其核武装只缺1根电线。日本发射的卫星并不比我们少,已经是一个空间大国。特别是其军事上的高技术含量,也是世界一流的。特别像微电子,美国还要依赖日本。日本不仅有军事大国的想法,也有条件,有机会。它跃跃欲试要扮演军事大国,不仅是在一个地区,还要走向世界,至少是做有世界影响的大国。 另外,日本这个国家也确实有很多长处。它在战后恢复得很快,很快成为一个经济大国、金融大国,有很多优势。但同时,日本也有很多战略弱点。例如,日本靠经贸生存,原材料、市场都不能自主;另外,地区积怨太多,很难解决。 专家们认为,日本对中国有很矛盾的心理。一方面,中国发展很快,日本一定会依赖美国,提防中国,防范中国。另外,日本还要对中国耍横,要干涉中国事务。比如说,台湾问题、钓鱼岛问题,显示出日本的强硬。日本不希望看到一个强大的中国,更不希望看到一个统一的中国、发达的中国。这是日本的本意,与其根本利益有关系。反过来,中国目前的状况可以被日本利用的地方很多,如能源紧张;如中日争夺安大线的问题;钓鱼岛事件背后透露出来的战略要地、交通要道和能源问题。 日本强硬背后的美国因素 在日本对华采取强硬态度和手段的背后,人们似乎总可以看到美国人的影子。这似乎也并不奇怪。作为世界头号强国,美国向来在世界各地气指颐使,并总是要求其他国家因为美国的利益做出牺牲或让步。 王新生告诉《环球》杂志,美国的对华战略和日本是不一样的,美国并不排除一个意识形态上接近西方的一个强大的甚至统一的中国;而日本是在肢解中国的基础上来加强对这个地区的影响力,在台湾问题上就是如此。我们在看美国和日本的时候,应该看到这一点。 1992年,江泽民访问日本,天皇访问中国,中日关系上升到顶点,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美国对日政策被调整为以经济为中心,改变了过去以安保为中心的政策。 徐之先认为,1992年中日关系发展得非常好,可以说达到了顶点。但看到中日关系发展的美国非常担心中日结盟,于1994年末调整对日政策,重新回到了以安保为中心,1995年初又出现了新东亚报告,重新评估了日美关系,重新为日本安全条约定位。因为有美国在中间,这个三角关系是一个很微妙的关系:美国占主导,随时可以挑起日本对抗中国,也可以挑起中国对抗日本。 过去美国在克林顿时期所谓“日本无用论”,现在已经改变成了对日的“期待论”。布什上台以后很重要的几个步骤,首先强调日本在美国战略中的地位,重新提升日本的地位,鼓励其修改宪法,过去所谓的瓶颈作用放开了,使日本成为美国在这个地区的前沿阵地,成为制约中国的一张王牌。中日关系的每一个变化都可以看到美国的阴影,这就是中日关系的难度,牵涉到方方面面的关系。 钓鱼岛就处在美国围堵中国的战略链条上,下地岛、关岛都是美国围堵中国的主要战略后备基地,或者叫做先进基地。高恒认为,目前中美在争夺太平洋的主导权,美国一直把太平洋当成自己的内湖。中国要崛起是难以阻挡的,美国只能捣乱,但是把中国限制在一个范围是很难的。 高恒说,如果日本想遏制中国的发展,就会联合美国,“傍大款”。日本的这种模式从目前来看是要继续的。日美同盟现在不是削弱,而是在加强。日美台三角已经显示得比较清楚了。除此之外,美国同新加坡、菲律宾、泰国的双边军事关系也很清楚,可以用“亚洲的北约版”来形容。美国搞NMD(国家导弹防御系统),TMD(战区导弹防御系统),是对付大国的,也是地区的,尽管它以防御为理由,但实际上是为了进攻的。美国武装台湾,从电子战到飞机,是超过了它同其他盟国的关系。台湾现在横也是因为这个原因。《环球》杂志记者/卞卓丹贺萌 蒋国鹏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来源:《环球》杂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