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来信/来论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26日11:12 南方都市报

  四六级考试拒绝社会生很正常

  从2007年1月起,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将只接受在校生报名的消息传出后,招来舆论一片批评之声,令笔者大感意外。笔者是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自然无缘得知教育部出台此政策的全部理由和初衷,但对舆论的批评不敢苟同。

  四六级考试,前面始终有个定语,即“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这包括两个方面意思:第一,四六级考试的内容,是以绝大多数高校普遍使用的教材《大学英语》为基础的;第二,四六级考试本来就只属于大学英语教育的范畴,与社会无关。当然,大学英语教育实行四六级考试是否合理,是另外一个话题。因此,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不再接受社会考生报名,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四六级考试一直是在校生参加的,社会考生报名则必须回原大学报名,只不过由于实际的困难,此规定在实际操作中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执行。

  其次,批评者认为,将社会考生拒之门外,在校生可以取得合格证,而社会人则失去了“拿证”的机会,这会造成新的不公。笔者更不以为然。按照四六级考试的改革方案,以后只公布成绩,不再颁发证书。当然,我也明白,在一段时间内,原有的四六级证书,或者只是考试成绩单,在就业领域内可能依然是举足轻重的。但四六级证书在就业过程中的“异化”,让许多人深恶痛绝,高校与用人单位都有关系,而不能仅仅把板子打在高校身上。对高校而言,降低考试的社会权重,已经走出了努力改变的第一步。我们怎么反而又抱着四六级不放,不让其与社会逐步脱离呢?事实上,面向社会的英语水平考试(公共英语等级考试)早已有之。

  刘楚汉

  同是报警,书记和农民咋就不同

  山西省沁县县委书记赵春英在208国道襄垣段路遇车祸,立即狂追肇事车辆,当即拨通120并报警。赵书记的车子追了大约5公里,将肇事车逼进了一个加油站并拜托加油站工作人员看管好肇事者后,又返回肇事地点查看伤者,发现此时120急救车、交警均已到达,一切处理有序,赵春英才继续赶路(3月25日《中国青年报》)。

  对于自己的举动,赵春英书记的看法是“要是连这点事情也不管,还当什么县委书记”,赵书记说得好,也赢得了网上一片赞扬之声。不过,从赵书记救人的义举,我想到了前几天发生在107国道湖南湘潭县茶恩寺镇路段的一起车祸,由于有关部门的推托,在车祸中受伤的张衡生被活活冻死。同是交警部门,为什么县委书记一报警就闻风而动?而作为见证者的农民一而再再而三地相求,都丝毫唤不醒这些冷漠的人员,无法感动这些“老爷”?一个遭受了突然灾祸的人,能否得到及时救助,难道应该取决于报警者的官职大小吗?当然,即便再傲慢的政府公职人员,他们对于握有权力的领导者还是心存畏惧的。因为领导者的意志一旦没有得到快速落实,他们的官帽和俸禄就可能轻易被拿掉。相反,对于“草民”的性命,既然领导没有重视,自己也就懒得过问。因为他们知道,只要没有上级领导追究,草民及其亲属绝对拿他们的渎职行为无可奈何。这正是县委书记报警后交警能迅速赶到而农民5天内连续报警却无人问津的原因。 朱述古

  大学生也应有最低薪金标准

  离校日子进入倒计时,但工作尚未有着落,毕业生心情之急迫可想而知;而在各大热热闹闹的招聘会上,用人单位趁机压低大学生工薪待遇,盲目人才“高消费”绝不是个别现象,且有愈演愈烈倾向。为此,华南师范大学张敏强教授急呼:政府出台政策规定毕业生最低薪金刻不容缓。应该规定各层次毕业生的最低薪金,成立一个专门保障和维护大学生权利的机构,在大学生就业中保障大学生权利。

  现在我国一些城市政府已出台工资支付相关条例,对于农民工的最低工资标准都进行了限定,而作为大学毕业生的最低薪金却没有保障,看着用人单位开出的可怜薪水,毕业生却如哑巴吃黄连一样,有苦无处说。作为一个大学生,我真诚地期待,有关政府部门能替我们想一想,早日出台大学生最低薪金的规定。在有些国家,用一个专科生还是用一个本科生或是研究生都有明码标价,政府对于不同层次的大学毕业生的最低工资标准都进行了明确界定。这样一来,不但大学生的最低薪金有了保证,并且还能避免最近出现的“人才高消费”现象。

  吴向阳

  公众为何关心李金华的“背景”

  3月24日,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在为南京审计学院师生作专场报告时,讲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细节。他说,我多次听到有公众议论:一个审计长,为什么有这么大胆量搞“审计风暴”,背后是不是有某种背景?是不是中央某领导人的旨意?每当听到这样的说法,我总是一笑了之。这个问题是不存在的,审计系统仅仅是按宪法和《审计法》赋予的职权,努力做了一些应该做的事情。

  李金华应该理解公众的“另类关心”。因为一些地方根深蒂固的另类现实,已使他们产生了另类条件反射,养成了另类思考方式。红头文件抵不过领导的“条子”,上级禁令挡不住违法违纪行为蔓延,很多逍遥法外、游离于党风政纪之外的官员,都是因为有让人望而生畏的“背景”而平安无事。很多深不可测的“背景”,并非庸官贪官背后的一张壁画,它们时刻都在产生着现实“投影”,以权力之伞庇护庸官贪官。甚至在个别地方,腐败潜规则日益强大,反腐显规则越发孱弱无力,正直的官员们在纠正不正之风、行使行政职权时,也不是那么理直气壮,必须有正面色彩的“背景”才行。

  张培元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百事音乐风云榜投票
严查苏丹红食品
房贷利率上调
F1新赛季 围棋春兰杯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安徒生诞辰200周年
购房贷款提前还贷指南
北京在售楼盘分布图
《新浪之道》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