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构建绿色供应链“从农田到餐桌”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26日14:47 人民网 |
人民网青岛视窗3月26日电记者宋学春、乔丕亮报道:青岛市努力营造诚信经营的市场环境,促进“菜篮子”产业整体健康发展,务求三个突破,准确把握现代“菜篮子”的发展方向,积极构建绿色供应链“从农田到餐桌”。 发挥流通主导作用,以发展新型流通方式为切入点,探索建立和完善新时期城市“菜篮子”绿色供应链体系。 青岛市按照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原则,从做好当前重大活动食品安全保障工作入手,着眼迎办2008年“奥帆赛”,启动“奥运食品工程”。年内,依托标准化种养殖基地、龙头加工厂和骨干流通企业,着手指定和培育一批直供生产基地、直供加工企业和直供批零市场;通过外引内联,重点培育建设1~3处集货源组织、质量检测、加工贮存、配送服务于一体的农副产品综合配送中心,为重大活动、集团消费单位提供食品原料配送服务。争取再用两年多时间,进一步扩大规模,提升层次,逐步构建一条以“生产直供为基础、市场调剂为补充、配送服务为纽带”的多层次放心“菜篮子”商品直供网络,为迎办“绿色奥运”提供充足的优质食品原料保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控制,用“绿色奥运”需求示范、引导和促进全社会“绿色消费”需求的增长,从而带动青岛市“菜篮子”整个绿色供应链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从根本上提升青岛市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坚持以质量换市场,以依法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为目标,探索建立和完善新型“菜篮子”市场准入管理体系。 青岛市重点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入市备案、统一换证、集中批发,品牌销售、合同约束、执法监管”为主体的市区生猪肉品市场备案准入管理制度;重新调整扩大市控豆制品厂规模,支持引导豆制品包装上市和品牌专卖,探索豆制品包装入市管理制度;大力推行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合格入市、产地标识入市和质量认证标识入市;探索建立统一规范的“菜篮子”市场质量安全信息汇集和发布制度。根据各类“菜篮子”商品的不同产品特点和生产经营方式,通过建立以法规、规划、标准、认证、合同、行业许可为主要模式的市场经营主体资质准入和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逐步建立健全符合青岛市实际、适应市场开放要求、确保市场供应与质量安全的新型“菜篮子”市场准入管理体系,进一步整顿和规范青岛市“菜篮子”市场生产经营秩序。 强化着力治本之策,以加强自律、弘扬诚信为主旨,探索建立和完善“菜篮子”生产经营和质量安全信用体系。 青岛市大力开展行业自律、行业文明和行业诚信建设,以市控“菜篮子”保供生产经营企业、备案入市生猪定点屠宰厂、骨干“菜篮子”批零市场和品牌连锁专卖店、集团消费“阳光食品工程”供应企业为主体,年内重点建立起青岛市主要“菜篮子”生产经营单位质量安全与企业信用电子档案。在此基础上,逐步构建网络互联、信息共享平台,进一步整合各部门管理资源和信息资源,探索建立统一规范的信用征集、跟踪记录和汇总发布制度,不断完善信用承诺、合同约定、责任追溯和失信惩戒制度,探索推行信用分类、分级管理,形成优胜劣汰的动态监管机制。争取用3~5年的时间,初步建立起功能比较全面,结构比较完善的“菜篮子”生产经营和质量安全信用体系,进一步落实有关生产经营单位的主体责任,努力营造诚信经营的市场环境,促进青岛市“菜篮子”产业整体健康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