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敬慕曹禺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27日09:42 今晚报

  上世纪30年代是话剧在天津发展和繁荣的重要时期。话剧从学校走向社会,并得到广大观众的赞许。

  30年代我读小学,上初中。那时候读书,每日仅三四节课,课毕作业无多,多有闲时。我自幼就喜读小说类书籍,小学时即已读完《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等书,更喜欢看京剧。30年代中期,河北女子师范学校(今天津河北区天纬路天津市美术学院)礼堂经常演出话剧,我家与该校仅一路之隔,又因家姑母与女子师范学校有诸多关系,故常随她去看该校礼堂演出的话剧。演出的话剧,除学校师生自排自演的话剧外,还有剧团来作营业性演出。印象最深的是曹禺先生第一部名剧作《雷雨》。并获知曹禺原名万家宝,是天津的一位作家。

  大约是1937年初期,有个东方剧团在中国大戏院演出曹禺另一部巨著《日出》,轰动一时。我也缠着家大人去看。《日出》以30年代初期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城市为背景,剧中人物虽多,但主要还是围绕在主要人物高级交际花陈白露身上展开。看后,我特别同情妇女的遭遇和憎恨地痞、流氓、恶霸的丑恶罪行。当时传说陈白露实有其人,地点就是劝业场对过的惠中饭店。于是又缠着大人带我去惠中饭店一观,对那豪华的处所印象亦较深。

  抗战胜利后,我回到北京在辅仁大学文学院文学系读书。1949年我在系里负责学习方面工作,常聘请名人、教授、专家到学校系里讲座,记得曾请到老舍和钟敬文等专家。大约是1949年6月间,听说曹禺先生回到北京,我去请曹禺先生到校讲讲话剧创作方面的知识。当我见到曹禺先生时,先生接待非常热情、诚恳,没有一点架子。又听说我是天津的老乡,尤为高兴,还说一定要回天津家乡看看。可惜当时曹禺先生刚到北京,忙于会议和事务,实在脱不开身,几次致歉意,并说:忙过这阵,定去与同学见面。之后,我忙于毕业论文和负责辅仁大学年刊的编辑工作,翌年即被分配到天津做教育工作,再未有机会与曹禺先生见面。不过我任教的学校女二中与天津第一文化宫相距甚近,一宫有话剧团组织,女二中亦有一些爱好话剧者参加。后来剧团排演了曹禺先生的《雷雨》、《日出》,演出甚为成功,我几乎场场必到,每次看后都甚为激动,真是百看不厌。

  当1996年曹禺先生去世的消息传来后,我甚为悲痛。对曹禺先生的敬慕,使我想到应有纪念设施。听说北京要建曹禺纪念馆,塑铜像。天津是曹禺先生的故乡,又有他的故居,更是他戏剧创作的基地,为什么不能保护、修建成纪念馆呢?于是我到天津河北区民主道23号、25号曹禺故居实地调查。他最早居住的是25号楼,占地面积401平方米,建筑面积343平方米。后搬进的23号新楼,占地面积511平方米,建筑面积484平方米。我通过媒体和各种渠道,呼吁保护曹禺故居,建纪念馆。对此建议,上海《文汇报》驻津记者亦来访问,并将我提议建曹禺故居之建议,刊于1997年1月6日上海《文汇报》。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双响炮
诠释爱情经典漫画
水蓝幸福
海螺爱情精彩图片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