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加负?减负?请家长支招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27日12:53 大华网-汕头特区晚报

  主持人:罗晓红

  兴趣班,让母女俩身心俱疲

  林燕璇:有个同事利用双休日给女儿报读三个兴趣班,周六上午学画画,周六下午学作文,周日上午学数学奥林匹克。双休日对孩子来说只是半日休,但这半日也不闲着,得完成作业;对于同事,一个星期也只有半日闲。她每天都要风雨无阻接送孩子上学,还要上班、理家务,自己也身心疲惫。可是这样坚持了一年,孩子时常被忧郁、紧张等不良情绪所困扰,导致学习没兴趣,精力不集中,整天像心事重重的大人,失去了小孩子应有的活泼。最终同事让女儿自己选报读兴趣班,她女儿只选择了画画。因为她对画画有兴趣。这样一来,同事和女儿都有休息日了,有时一家人去爬山或去周边城市逛一逛,既锻炼身体又开拓孩子的视野。由于没有太多的学习压力,所以孩子学习更专心了,各科成绩也有提高。

  现在多数孩子为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投入相对较多。希望自己的孩子多才多艺,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才是每个家长的心愿,这本无可厚非,但孩子没兴趣而强迫其学习只会适得其反。培养孩子最好让其自然发展,要让孩子做他们喜欢做的事情,不能给孩子压力,不把自己的好恶强加给孩子。

  拔苗助长,不符合教育规律

  蔡华鸣:国家教委《关于减轻学生作业负担过重问题的若干规定》对学生每日的课外作业总量有较严格的规定。学校“减负”了,而家长却“增负”,这种做法不符合教育规律。

  我认为,家长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应从大处着眼,把培养孩子学业、兴趣同培养孩子的能力和素质结合起来,过分“增负”,学生得不到充分的活动,对社会和自然界的好奇心便会变到压抑而缩小,而导致“高分低能”,影响智力开发。况且繁重的课业、三点一线的单调生活,不仅让孩子承受着压力,而且影响了他们良好习惯的形成,而良好的学习习惯才是成才的关键。家长要遵循教育规律培养孩子,切莫急于求成拔苗助长。

  减负,把时间还给孩子

  罗冰:教育体制改革———“减负”的最终目的就是给学生腾出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为素质教育的实施创造条件。这主要是从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自主能力的提高等方面出发的。“减负”之后,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多了,家长应该帮助孩子合理充分利用这部分时间和空间,把这部分时间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真正还给孩子自由支配,以提高其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独立能力;一部分让孩子在课余时间多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孩子的个性和爱好得到充分的培养和发挥。

  无为而治,让孩子健康快乐

  倪彩虹:比起现在付出许多精力和时间培养孩子的家长,我是最没有“作为”的妈妈了,因为我每天要做的事情就是陪孩子玩,鼓励孩子玩。我不求她长大后成为一个成功的人,只要求她做一个平凡快乐的人。我从不逼孩子学任何东西,一切都凭她的兴趣。我认为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应该让她尽情玩。对于她的学习,我从来就本着“不管不问”的态度,我一直告诉女儿,妈妈相信你,不管考多少分,只要你尽力就可以了。女儿在“无压”的环境下,反而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女儿天生文静,不好动。我天天鼓励她玩,也变着法跟她一起玩。正好单位效益也不是很好,我就狠狠心辞了职,专心陪孩子。我一直坚信,一个健康快乐的人生要比多才多艺的人生重要得多。

  取消早自习,让孩子多睡一会

  孙来满:有关专家指出,改善学生睡眠是“减负”的关键,为此呼吁———推迟第一节课,取消早自习。在加大教改力度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可将中小学生的上课时间适当推迟,并取消早自习,让孩子们多睡一会儿;下午要在5时之前放学,通过量化家庭作业,与家长多沟通,不要给孩子“加负”,确保学生夜间有足够的睡眠时间,使他们第二天有一个从容的心态和一个好胃口。这样,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又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适当“加负”,给孩子吃点“苦”

  邓文:我觉得问题还不在于减负,现在独生子女多娇贵,稍微觉得辛苦就叫苦连天,轻易放弃了;而作为父母心里真是着急,因为我们知道,成才之路无捷径,学海无涯勤作舟。对于现在的孩子,我认为还需严格要求,从某方面来讲,更要“加负”,但并不是拼命逼孩子学习,搞什么“题海战术”。而是要教给孩子一种正确对待学习的态度,一种真的读书者悬梁刺股、囊萤映雪般百折不挠的毅力。更重要的是,读书学习要有一点动力,为报效国家而读书,是一种动力;为实现个人价值而读书,也是一种动力。要舍得给孩子吃“苦”,磨练意志,立志成才。

  下期话题:又是一年清明时

  又是一年清明时。古语称这个时节“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更留下“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上欲断魂”等诗篇,流传祭扫、踏青的习俗。

  清明节能够历经时代变迁延续到今天,它的生命力不在于扫墓本身的形式,而在于扫墓背后传递给我们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等传统。祭扫不是一种休闲活动,不是封建迷信,不是某些“达官贵人”的荣宗耀祖;而是一种缅怀,是为了对先人好思想好作风好品质的传承。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当我们站在先人或者先烈们的墓前,是否唤回那些不该失去的记忆,找到继续前进的动力?我们该如何弘扬传统文化,赋予古老的习俗新的内涵?请来信或传真,谈谈你的感想。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双响炮
诠释爱情经典漫画
水蓝幸福
海螺爱情精彩图片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