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将接过中国经济学家手中的接力棒?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28日00:27 红网 |
3月24日上午,首届中国经济学奖颁奖典礼将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薛暮桥、马洪、刘国光、吴敬琏成为首届中国经济学杰出贡献奖的获奖人。该奖项由国家发改委所属的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共同发起设立,是国内目前惟一一个授予个人、对其长期成就进行奖励的经济学奖项,每位获奖人将获得30万元奖金。 笔者关心的不是首届中国经济学奖的级别和奖金,而是获奖者的年龄。薛暮桥生于1904年10月,今年101岁。马洪生于1920年5月,今年85岁。刘国光生于1923年11月,今年82岁。吴敬琏生于1930年1月,今年75岁。四位获奖者都是满头银丝的老人了,而令人遗憾的是,今年原定于“杰出贡献奖”共同颁出的“青年学者奖”空缺。 据主办方介绍,“青年学者奖”原来准备颁给50岁以下,在经济理论、政策和方法等领域做出了突破贡献,在学术界、决策界产生重要影响的学者。不可否认的是,在我国,青年经济学者还没有取得“大师级”的学术地位。我们可以看到,50岁尤其是40岁以下的经济学家寥寥无几,实际上,不要说“家”,在这个年龄段称得上出色的也屈指可数。我们不由担心老一辈经济学家手中的接力棒何去何从的问题。 谁将接过中国中国经济学家手中的接力棒尤为关键。经济是中国发展的主旋律,改革是发展的动力,经济学对中国经济的改革和发展有着基础性和指导性的作用。那么这根接力棒也就成为了改革和发展的大旗。 有言论分析,后继无人的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在目前经济学界的繁荣背后弥漫着浮躁的气氛。后继者在市场利益的诱惑面前,他们是否能静下来潜心专研学术面临巨大的挑战。 批评年轻的经济学者浮躁,他们所研究的经济学受到太多市场利益的侵入和干扰,因此他们很难取得先辈的成就的说法也并不是完全站得住脚的。因为市场利益本身也就属于经济学的研究范畴,经济学要强调实践性,研究经济学要为实践服务。和社会不接触,封闭在象牙塔中的学者也未必能够取得成功。这时经济学家把“入世”和“出世”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同时把握好“入世”和“出世”的度,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时代造就英雄。四位获奖者都亲身经历了中国从计划到市场的改革历史,“摸着石头过河”26年的改革实践,中国已经从完全的计划经济体制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制度。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轨为他们提供了最好的舞台。他们的成功有着必然性。 而40岁以下的经济学者,他们的事业也才刚刚起步,26年前他们还是孩子,苛求他们没有为中国经济作出杰出贡献也是不公允的。 中国的市场经济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年轻的经济学者还大有可为。更何况老一辈的经济学者已经为后继者铺平了道路,为经济学的发展提供了最好的经验供给。后继者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一定能望得更远。我们对经济学接班人的问题上应该有着乐观的态度。(稿源:红网)(作者:普嘉)(编辑:杨国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