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创建世界级“时装之都”应让民族品牌大放异彩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28日00:27 红网

  “我认为,我们的服装应该像我们领导人讲话一样缤纷多彩。”在25日北京“时装之都”活动开幕式上,北京市长王岐山妙趣横生的即席讲话不时引起一阵阵笑声。尽管建设“时装之都”存在一些不足,王岐山表示:北京已经“迈出了可喜的一步”。王岐山还透露,13亿的巨大市场、高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和即将到来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北京建设“时装之都”的动因。“2008年奥运会时,北京的男人、女人、老人、小孩如何在服饰上体现北京的风貌?我和刘淇书记都非常关注。”(3月26日《新京报》)。

  3月22日,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和北京市政府公布,将共同把北京建设成为巴黎、米兰、伦敦、纽约、东京齐名的世界级“时装之都”,并将以此作为中国从纺织大国转变为纺织强国的标志(3月23日《新京报》A06版)。据报道,根据北京市政府制定的《建设“时装之都”规划纲要》,北京市已建立专门机构,将把北京建成引导中国服装发展的设计研发中心、信息发布中心、流行时尚展示中心、特色产业集群和产业链集成中心。应当说,建设国际“时装之都”,北京既具有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也具有高端人才云集、高科技技术密集、人文素质较高的城市综合发展实力。对于这个创建“时装之都”的“宣言”,笔者以为是众望所归,是北京未来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

  其一是北京作为首都,具有其它城市无可比拟的国际地位优势及广泛的国际和社会影响,能够起到领衔服装界创新发展的“龙头”的作用,尤其是时装方面,近年来北京频频举办国际时装展、国际时装模特大赛等,尝试拓展服装市场的发展空间,可以说已经具备一定的经验和发展潜力;其二是北京拥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和资深的文化历史,而服装的发展是与历史、文化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北京具备建设“时装之都”所必备的丰富内涵,即“软件”条件;其三北京是高科技发展的领军地,技术处于高端,与国际间的交流密切,信息发达、畅通,建设“时装之都”的“硬件”条件也非常具备;其四随着北京人文素质逐年提高,特别是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将大力提升北京的国际影响力,同时也将提高首都大众的人文素质很城市整体的审美水平,因此也具有接纳“时装之都”的广泛而又深厚的群众基础。

  当然,建设“时装之都”所需要的内涵非常丰富,还涵盖其他众多的领域,并非形式上具备、硬件条件成熟就可以成为世界级“时装之都”。巴黎、伦敦、东京等“时装之都”之所以地位牢固、影响非凡,关键在于其具有自身的特色,吸引了国际上服装设计及展示的顶尖高手,具有巨大的经济功能和市场品牌影响力。特别是通过频频举办世界级的时装周、时装展、时装文化展览等,在国际化的时装节上始终引领时尚,让全世界感受到时装的魅力,并留下美好的记忆。北京虽然具有很大的优势,但与之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尤其要想在短期内赶上这些知名之都,还需做出更大的努力。

  笔者以为,北京要创建“时装之都”,必须在集合世界级“时装之都”之优秀经验、品格的基础上,立足国情,拓展思维,给民族服装以“一席之地”,必须深入挖掘民族服装的丰富内涵,不断推出具有中国特色、并能引领时尚的中国服装“品牌”,通过创建“时装之都”,民族品牌大放异彩让。因为“只有民族的,才是最具生命力的”。否则,如果单纯以西方“时装之都”的规模、品位来定位北京的“时装之都”,或许只能是一场简单的“模仿秀”。

  此外,创建“时装之都”,不仅应是政府的事情,而且还应当是广大民众、城市消费者共同参与的事情,大众文化层次的不断提高及审美水平的不断提高,是创建“时装之都”的深厚根基。或许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应当着手培育大众的“时装情结”,大力宣传、推广创建“时装之都”的构想和方略,增强创建“时装之都”的影响力和覆盖面,提升社会大众期盼、参与的热情。同时我们还应当搭建创建“时装之都”的国际化平台,广泛吸纳国际国内时装界的顶尖人才,来营造创建“时装之都”的浓厚氛围。如此,我们才能赶上世界服装发展的潮流,并跻身世界级“时装之都”的行列。

  作为北京市民,我们也非常期待“MADEINCHINA”能够尽快在全球内成为服装界的顶级时尚。(稿源:红网)(作者:梦之馨)(编辑:杨国炜)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百事音乐风云榜投票
严查苏丹红食品
房贷利率上调
F1新赛季 围棋春兰杯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安徒生诞辰200周年
购房贷款提前还贷指南
北京在售楼盘分布图
《新浪之道》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