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他们为啥不愿离开劳教所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28日02:46 新晚报

  杨雨善本报记者张素梅戴淮明

  “队长,求求您了,我不愿‘出去’,在这儿烧火打杂干啥都行,就是别让我‘出去’……”日前,一个将被解除劳动教养的15岁“少教”(少年劳动教养人员),跪在黑龙江省戒毒劳动教养所少教大队队长陈东升面前苦苦哀求。据了解,该少教大队60余名少教人员中,有三分之一的少教不愿解除教养。

  解除劳教,得以自由,本来是该欢天喜地的事,可是,这些少教为何不愿出去?一位少教对记者道出原因:“出去后,也没地方去,我还得学坏。”

  “无父母、无经济收入、无文化、无生活出路……”陈队长掰着手指说,“这些少教‘出去’后如何生活,确实令他们困惑,也令管教人员困惑。”

  出路在哪里 哪里就是家

  张元“进来”是因为盗窃。老家在江苏徐州的张元在7岁那年父母离异,随后,父亲带他到我省七台河打工。没有母亲的关爱,父亲又无暇管顾,张元没念几年书便开始在社会上混。从小偷小摸发展为入室盗窃,2003年进了少教大队。今年春节,听说自己要被解除劳教,张元哭了好几回,最后一天,他竟跪在陈队长面前,说什么也不肯离去。

  据陈队长介绍,张元的父亲已不在七台河打工,不知所踪。徐州的家在哪里,张元已没有记忆。但是我国法律有规定,解除劳教必须马上离开劳教所,多待一天属超期羁押。陈队长始终忘不了那个趴在高墙上的小脑袋瓜,他说,张元是含着泪离开劳教所的,临别,管教人员凑了几百元给他做路费。但是,张元解教的头两天,始终在少教大队的周围徘徊,有时趴在高墙上向内张望……

  “可以说,这些连生存栖息地都难以固定的孩子,他们的生存出路哪儿,哪儿就是家。而这里,就潜藏着无数的陷阱。”张元解的未来令管教们担忧。

  出去没出路 学好难上难

  坐在记者面前的董涛尽管眼神幼稚,但还是无法令人把这个15岁的少年与杀人犯罪联系在一起。

  还有19天,董涛就要解除劳教,但他并不高兴。董涛没出生时,父母就离异了,他跟姥姥生活。用他的话说,11岁前没叫过爸爸,进劳教所后,母亲来看他,他才平生叫了第一声“妈妈”。

  小学二年级辍学就在社会上混,十二三岁即弄了一身文身,董涛说自己是个坏孩子。2003年11月,几个小哥们儿在一起,只因有人看了他们一眼,董涛四人就用棍棒将对方打死。

  被劳动教养的日子,董涛说他才觉得自己真正有了家,有吃有穿,可以打篮球下象棋看电视,公寓式的住所,董涛觉得这个“家”最温暖。

  董涛说,他只惦念姥姥的身体怎样了,最怕的就是“出去”。他想做个好人,但是没有文化,即便上学也跟不上,这个年龄打工也没人要。他给自己下了断语:出去后,如果不和正道人交往,还得“进”来。

  特殊群体 需特别关注

  据黑龙江省戒毒劳动教养所副所长张平介绍,今年春节前,少教大队举办了一次家长、学员和管教人员联谊会,向所有学员家庭发了邀请函,但是60余名少教学员家长,只来了10余个,这其中有的还是学员的姑姑或叔叔代替。一些学员根本就被家庭弃管。张平作了一个统计,70%以上的学员都是单亲家庭,部分还无父无母。因此,他们的归宿尤其令人担心。

  张平说,有的外地学员被解除劳教,家里没人来接,一到社会就把民警捐助的钱花光,然后就去火车站偷窃。后来,管教人员干脆买好车票,将外地学员一直送上回家的火车,才算正式解除劳教。但是往往前脚刚走,过不多久又“二进宫”———国家付出很大人力物力财力的一番改造教育前功尽弃。

  张平说,这个年龄的孩子很可怕,胆子大,又不定性,出去后无吃无喝无住所,无学可上无人管教,再次学坏的可能性很大。因此,这些问题少年的归宿,应引起全社会的特别关注。针对这一社会群体,如何让他们的生活、就学乃至今后的就业,一句话,让他们的人生道路步入正轨,这是一个社会课题。

  (文中人物为化名)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百事音乐风云榜投票
严查苏丹红食品
房贷利率上调
F1新赛季 围棋春兰杯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安徒生诞辰200周年
购房贷款提前还贷指南
北京在售楼盘分布图
《新浪之道》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