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时代先锋——佟丽华说:“我从没有工作倦怠期”(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28日03:10 北京娱乐信报
  他创建我国第一家未成年人民间法律援助机构,34岁就已满头白发。

  最困难的时候,他借遍了所有朋友的钱,欠了几十万,他只感到压力,但从没想过放弃。

  他不是个工作狂,但他的生活很枯燥,所以除了工作外,脑子里没有其他东西。这是佟丽华律师的同事对他的评价。
时代先锋——佟丽华说:“我从没有工作倦怠期”(图)
4年前的佟丽华,还是一头黑发。

  第一印象

  34岁的他满头白发

  远远看见佟丽华,衣装笔挺,精神抖擞,给人一种威严感。走近看他,满头白发,和34岁的年龄极其不相符。昨日,在他的办公桌上,记者看到一张他四年前的照片,那时他还是一头的黑发。“在创办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的四年里,我感到白头发在一夜之间长出来了。”佟丽华笑道。

  佟丽华创办的“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位于丰台区一幢破旧的楼房里,五六间普通的办公室,但书橱里摆设的近20个荣誉证书、奖章、奖杯也许正显示出他的不平凡之处,和他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风采。

  经历坎坷

  贫穷让他差点辍学

  佟丽华出生在河北省青龙县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贫寒的幼年生活激起他必须通过上大学,改变命运的决心。1995年他走进了中国政法大学的校门。

  至今贫困留给他印象最深的是,初二时因为交不起3块钱的书本费,而差点辍学。“当时我躺在床上,眼泪哗哗地流,最后妈妈四处找人借钱,才能继续上学。”因为贫困,他吃过不少苦头,也看到了社会上一些不公平的事,“就想如果懂法了,也许就能改变命运。”

  人生转折

  源自一个小女孩的电话

  大学里的佟丽华一直是校园的风云人物,系学生会主席,一等奖学金获得者,共产党员,“准律师协会”与“马列学习会”的创建者,这些优越的背景,使他顺利获得了国家某部委的青睐,但在签协议的前一晚,他做了一个重大决定——放弃“阳光大道”,而来到致诚律师事务所,开始了一位律师的创业生涯。

  1998年,佟丽华创办了“佟律师法律热线”。这是一条由专职律师开办的面向全国的热线咨询电话,任何人遇到任何法律问题都可以免费咨询。一天中午,一个小女孩的电话使他改变了事业方向,从那之后,他将目光聚集在保护未成年人的领域上。

  至今他仍记得那天中午的每一个细节,“当时我正在吃饭,接到一个小女孩打来的热线电话,她哭着问我‘叔叔,你们管罚站吗?’她说上午班上有两个同学调皮,老师就让全班同学罚站,从第三节课一直站到中午,还不让他们回家吃饭。后来我通过小女孩找到了校长,讲了事情的严重性以及应采取的补救措施。这件事让我感觉到,建设一个健康的法治国家必须具有健全的法律体系和人们必须信仰法律。而我从接听的热线中发现,有很多父母打孩子、教师体罚学生的现象存在。如果受到欺凌的未成年人得不到法律的有效帮助,那么他们将会失去对法律的信心。所以传递保护未成年人的理念应当成为一名专业律师的责任。”

  于是,1999年他个人出资,成立了我国第一家专门以未成年人为援助对象的民间法律援助机构——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开通了两部面向全国的热线咨询电话,由专职律师进行解答,有时还根据情况约请未成年人或其父母来办公室详细解答。

  最困难时

  卖掉房子四处借钱

  中心创办初期,资金严重紧缺,“这是我最困难的时刻,我感到了巨大的压力。”他卖掉了刚装修的170平方米的新房,四处借钱,从一个年薪拿到几十万的大款落魄到背负50多万元的穷鬼,“但这种压力只会逼着你前进,而不是放弃。”

  佟丽华说,他不会唱歌、也很少运动,所以除了工作外,脑子里也想不到别的东西。他微笑着说,现今社会是浮躁的,很多人都会在某一个时期特别讨厌工作,“我从没有工作倦怠期。”

  最难忘的

  烧伤少年面临死亡

  谈到中心为未成年人进行调查、辩护的107件案件中,最难忘的、自己感触最深的一件时,佟丽华感慨,“当我进入那孩子的病房时,那个情景令我一辈子难忘。”

  2003年,一名16岁的姓吕的少年在昌平区一个私营苗圃打工时被11万伏的高压电击伤,全身80%烧伤,右手残废,被鉴定为四级伤残。他的老板在支付了前期医药费后便没了踪迹,医院在无钱的情况下,只能停了对他的治疗。当他的舅舅来到中心请求援助时,佟丽华立刻赶到医院。小孩被独自放在一个病房里,身体已腐烂流脓,散发着难闻的气味,医生说不进行手术最多只能活两天。“我当即对医院承诺,拖欠的医药费由律师负责向小孩的雇主索要,医院立即手术,手术费用由中心担保。后来,通过一审、二审诉讼,小孩获得了29万元。今天,这个小孩健康地生活着,他一直和我保持着联系。”

  他人眼里

  和律师比更像牧师

  佟丽华发现当自己知道得越多时,就越感到需要做的事情越多,肩上的责任越重。他说:“除了未成年人外,下一步将关注农民工的问题。我认为,一句话可能会帮助穷人一生。”

  5年来,佟丽华举办讲座70余次,听众超过30000人。曾经有记者和他开玩笑说:“你哪是个律师呀,简直就是牧师,整天就是讲未成年人权利的事情和社会责任。”佟丽华回答:“好的东西就是应该有人不厌其烦、光明正大地宣讲。人都有友善的、负责任的一面,关键是需要有人给他激励出来。”

  先锋档案

  佟丽华,北京市致诚律师事务所主任、北京市未成年人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全国律师协会未成年人保护专业委员会主任。

  2001年,他出版了《未成年人法学》,创立了一个独立的法学学科——未成年人法学,填补了国内这一领域的空白。2003年他参与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修订草案。同时参加了国务院《法律援助条例》以及北京市《法律援助条例》的论证工作。

  此外,他发起成立了“中国青少年法律援助律师协作网”,在全国范围内召集志愿律师。目前全国已有1000多名志愿律师。

  信报记者 方芳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百事音乐风云榜投票
严查苏丹红食品
房贷利率上调
F1新赛季 围棋春兰杯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安徒生诞辰200周年
购房贷款提前还贷指南
北京在售楼盘分布图
《新浪之道》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