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怨”在这头,“爱”在那头(经济茶座)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28日05:11 人民网-人民日报

  高云才

  云南的这个政策“修改”之所以效果好,省委书记白恩培总结说,在人才配置上除了发挥市场的作用,也要发挥政府政策引导的作用

  开发西部,发展西部,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最紧迫的问题又是什么?对此,云南和青海的省委书记的回答是惊人的一致:人才。同样的问题,不同的场合,相同的回答。

  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人才,已经是制约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瓶颈。据调查,在青海南部的几个州,农牧区多年不见大学生分配过来,一名赤脚教师可能就是一所学校的全部师资,课程教学、教材运输、伙食及行政事务,都压在一个人身上……

  师资的贫困,影响的是西部振兴的根基。西部开发靠什么?靠青年,靠人才。没有一支合格的后备军,就谈不上西部的开发,更谈不上西部的振兴。师资的贫困,是西部地区人才缺失的一个缩影。在农区、牧区、山区、半山区,农村科技推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都需要大量人才,可西部地区人才的匮乏和渴求的对比,却是如此的鲜明。

  现在,大中专学生择业是双向选择,其制度上的进步性及其对社会发展的贡献自不待言,因为这个制度体现了通过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客观要求。但对西部地区,特别是基层来讲,这项制度的实施带来了另一个结果:当地考出去的学生不愿回来,外地毕业生不愿过来。因此,云南省出台了一个措施,对人才双向选择制度做了一点小小的“修改”,即凡是分配到机关的大中专学生,必须到乡和乡以下基层单位工作2年,工作满5年的,每年给予1万元的基层工作补贴。这个“修改”,在云南曾引起争议,但云南省委坚持“修改”不动摇。多年来,这个政策的“修改”,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基层缺少人才的问题。毕业生在基层实践中,学到了知识,增长了才干,了解了社会。相当多的人才志愿留在基层而放弃了原来所选择的机关。他们以及他们的家长,对省委的这个政策“修改”,由不理解和埋怨,最终变成了理解和支持。

  这个政策“修改”之所以效果好,云南省委书记白恩培总结说,在人才配置上除了发挥市场的作用,也要发挥政府政策引导的作用。“怨”在这头,在开始,可以理解;而“爱”在那头,则要成为激励人才投身西部建设的动力。

  这些年,国家大力支持西部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各项事业发展,国债投资也重点向西部地区倾斜,仅2000年到2004年,国家就投入8500亿元用于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各项社会事业。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必须看到,西部大开发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首要问题应该是人才战略和人才机制,解决了这个问题,西部开发与振兴,就找到了突破口。

  总之,执行政策,发展经济,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有所创新。“怨”在这头,“爱”在那头,能否给我们一些启发呢?

  《人民日报》 (2005年03月28日 第十三版)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百事音乐风云榜投票
严查苏丹红食品
房贷利率上调
F1新赛季 围棋春兰杯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安徒生诞辰200周年
购房贷款提前还贷指南
北京在售楼盘分布图
《新浪之道》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