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几回回梦里唱华堂(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28日06:46 中国宁波网-宁波晚报
几回回梦里唱华堂(图)
记者景致

  “你一定要出场,让大家好好领略一下四明南词的风采。”在市曲艺家协会副主席陈炳尧的诚挚邀请下,3月18日,多年未公开演出的四明南词目前在我市的惟一传人裘盼英老师,以72岁的高龄再度登台,在市地方曲艺大会串中首场演出,赢得了满堂喝彩。

  走红曲艺舞台

  生于慈溪的裘老师,小时候就喜欢唱小曲。10多岁时,常陪一个小姐妹到电台去录音,偶尔她也客串两下。没想到,她略带越剧唱腔的宁波走书获得了广泛好评,当时宁波不少听众指名要听她的节目。就这样,不到20岁的裘老师解放前就在宁波曲艺舞台上走红。解放后,在一些曲艺界前辈的推介下,裘老师加入了宁波市曲艺改进协会,此后,她的演出更加忙碌,宁波走书也唱得更加出色,每场听众都有500人左右,这在当时买票入场的演出中已是很大的场面了。1978年前后,我市著名老艺人陈莲卿为挽救渐趋式微的四明南词,决定从当时优秀的走书艺人中选拔弟子,他选中了裘盼英。

  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俗称“宁波文书”的四明南词,以其词章华丽和曲调优雅,历来为甬上名士所推崇。裘老师告诉记者:“四明南词和走书有许多相通的地方,有些唱词内容也可以搬来搬去。”裘老师开始学南词时已年近五旬,“一白、二唱、三弦子”这些唱、白、念、奏、表的硬功夫,裘老师一样样烂熟于心,特别是她将南词的众多曲调融汇在走书的演出中,获得了极大成功。1980年前后,裘老师的演出一度多得都安排不过来。

  南词亟待振兴

  1986年前后,随着孙辈的出生,其他几位姐妹相继过世,年龄渐大的裘老师基本停止了演出。裘老师认为,关键还是大环境变化太快了:年轻人爱好流行音乐,社会上的华堂越来越少,人们享受其他形式文化的渠道也在增加。就连曾一度热衷学习小曲、走书和南词的她的几个女儿也纷纷转行了。这20多年里,四明南词成了裘老师闲暇时聊以自慰的个人娱乐。记者采访时,裘老师还打开老式录音机,伴着音乐唱起文静优美的四明南词《西湖十景》。

  去年底,抢救我市地方特色曲艺的调研工作启动了。市曲艺家协会负责人告诉记者,裘老师作为我市目前惟一的四明南词传人,真和宝贝一样。这次我市地方曲艺大会串,市民们知道裘老师第一个登台演唱,民乐剧场一下被挤得水泄不通,市曲艺家协会以全程录音、录像等多种方式全面开始抢救这一特色文化项目。裘老师则动情地说:“我年龄虽然大了,但愿意尽己所能。我不希望四明南词到我这里成了绝唱。”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百事音乐风云榜投票
严查苏丹红食品
房贷利率上调
F1新赛季 围棋春兰杯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安徒生诞辰200周年
购房贷款提前还贷指南
北京在售楼盘分布图
《新浪之道》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