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提高市民的科学素养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28日10:36 大连日报

  主持人语

  科学素养是人们在获得和应用科学知识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内在品质。国民的科学素养的高低,不仅对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且决定着整个民族素质的高低,决定着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日前,由中科院等机构的权威专家完成的调研报告,的确给我们带来了不小的震撼。中国人的科学素养,比发达国家落后了二三十年,中国公众的科学素养在个人素养中的比重处于非常落后的状况,而中国人迷信普及远胜于科学普及。国民的科学素养较低,迷信在有的地方还大有市场,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我们受传统文化中消极因素的影响,更重要的一方面是我们过去忽视了科普对提高公民素养的重要作用,对科学普及没有确立一个完善的发展目标和方向。权威数据表明,全国有1/3的地区人均三级财政科普经费只有几角人民币。

  媒体披露的“大连市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显示,尽管我市市民的科学素养水平略高于辽宁省平均水平,但与北京、上海、杭州等发达城市相比还有差距。因此,我们在振兴老工业基地、建设“大大连”中,提高市民科学素养的任务还相当艰巨。

  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是我们面临的一项急迫的任务。我市将于今年5月启动“百万市民学科学”活动,以提高广大市民科学文化素质。全社会都要抓住这个极好的契机,让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在全市市民心中深深地扎下根。

  党员干部要带头破除迷信

  田淑美(普兰店市文化路):记得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前,国家及各地政府对破除封建迷信这项工作都非常重视。那时候,党员和国家公职人员如果参与了封建迷信活动,一经查出,是要受到严厉的党纪和政纪处分的。在这种强大的“政治攻势”下,各种封建迷信活动就形同过街老鼠。

  然而这些年,政府抓得少了,封建迷信活动又有所抬头。一些党员干部特别是农村乡镇的党员干部,更是把自己混同于一般的老百姓,有的直接参与到大兴土木建宗族庙、拜祭神灵等封建迷信活动中。他们的一言一行和一举一动,很容易成为群众争相模仿的样本。应该说,党员干部参与封建迷信活动,更有助于封建迷信之风的蔓延。

  要想改变目前的现状,提高群众的科学素养,笔者以为,作为政府部门,首先应当教育党员干部自觉站到“代表先进文化”的最前列,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拒绝参与各种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活动。同时还要重视开展讲科学、破除迷信的群众性教育活动,用身边勤劳致富的典型来教育群众,让科学的思想武装他们的头脑。另外,政府部门还要多组织开展一些文艺表演、游园、体育竞赛等健康向上的有益活动,活跃群众文化生活,以引导群众远离封建迷信。

  不给算命先生可乘之机

  盛丽秀(中山区高洁巷5号):去年,我的朋友正值本命年。有一次,她逛街不小心让算命先生忽悠了一把,一个街头旮旯里的算命先生硬是要免费指点迷津,他先说朋友本命年里凶多吉少,要想破财免灾,可以找他逢凶化吉,言外之意就是要付钱才能听到下文,我的朋友也是一个文化人,她不听那个邪,但被那“大仙”的乌鸦嘴一说,心里也是挺不舒服的。好在一年过去,朋友诸事顺利,那个算命先生的胡诌便不攻自破。

  可是在当今社会上,不是所有的人都像我朋友那样不把封建迷信当一回事。有些人偏信“命”、“运”,白白损失了钱财;而有些人则是不在乎小钱,想凑个热闹。这样,给那些不法分子提供了贩卖糟粕思想垃圾的市场。

  目前,国家在努力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应该普及科学文化教育,让科普教育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进学校,让科学理念真正深入人心,使我们每一个人都成为具有科学素养的人。作为市民,我们不要上当,也不要凑热闹“赞助”,不能给算命先生任何可乘之机。

  莫让农村成为文化贫瘠地

  郭聪(市国税局高新园区分局):现在,农村人口有9亿之众。由于历史的和其他的原因,农村向来是文化的贫瘠地,中国的大学甚至好一点的中学都集中在城市,农村里文化高些的人,也都往城市里跑了。提高全民的科学素养,不能不关注文化的贫瘠地———农村。

  由于二元结构导致的城乡差距已成为我国社会生活中一个突出问题。与物质财富上的差距相比,城乡文化上差距的不断扩大,更令人担忧。农村文化事业缺乏经济扶持,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主要靠电视和广播,文化生活贫乏现象相当突出。城里的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对于丰富农村的文化生活、引导农民致富、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虽然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实属杯水车薪。在如此的形势下,封建迷信乘虚而入,“二诸葛”、“三仙姑”活得挺滋润,也就不足为怪。

  现在,党中央进一步加强“三农”工作,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更多地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我想,各级党委和政府部门在贯彻党中央的精神时,千万别忘了对农村的科学文化的“扶贫”。提高了占绝对数量优势的农民的科学素养,对提高全民科学素养是一大贡献。

  提高科学素养应从社区抓起

  景洪顺(瓦房店市友谊小学):说句实在话,在我们这个多彩的世界面前,想静下心来看看书、听听音乐,那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日趋普及的电脑网络,丰富多彩的影视节目,接二连三的觥筹交错,街头巷尾的麻将扑克……这些,挤占了人们大量的业余时间。对于科学素养本来就不高的国人,久而久之,科学素养的“亏空”也就不足为奇了。于是乎,在命运稍有挫折时,人们求助于“大仙”占卜;在小病几天没好时,人们请求“巫神”指路……如此下去,悲乎!

  迷信就像传染病,如果我们的街坊邻居、我们所接触的人中迷信的多了,而你的抵抗力又差一点儿的话,你也就会近墨者黑,“入乡随俗”了。

  要改变现状,我觉得应从最靠近我们生活的社区抓起。那些最贴近我们生活,最让我们关心、感动或者最能给我们留下记忆的东西,往往能升华我们的情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我们的素质,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每一个人。那些诸如“踢毽子”、“猜谜语”、“家教之法”、“预防疾病知识讲座”之类的活动,怎么都离我们远远的?难道需要高额经费,还是组织者能力有限?显然,都不是。

  凡事都应该讲究实际。如果我们的社区能把一些活动具体些、实际些、经常些、趣味些,相信,市民科学素养的提高指日可待。

  媒体应做传播科学的先锋

  马宁(西岗区绕山路25号):如今,国民的文化水准已大大提高了,但一些旧的迷信习俗并未根除,抢生“龙子”、吉祥号码、官员上香、电脑算命、星座占卜、测字改名,往往是大范围的群体非理性行为。这和科学传播得不到位有关。我认为,传播科学,大众媒体应首先负起责任。

  目前,我国的科学传播活动主要定位于政府的科普工作,而忽视了大众媒体的传播。媒体作为科技含量高、受众面广、信任度高的信息载体,对市民的影响力不言而喻。而时下,原先颇受大众欢迎的媒体科普版(栏)纷纷销声匿迹,13亿人只有在少数媒体可邂逅科普。有的媒体忘掉了科学传播的责任使命。更有甚者,有的不顾科学常识,发布望风捕影的“奇闻”和胡编乱造的假新闻;有的以民俗名义欣赏糟粕,变相宣传迷信……

  目前,传播科学应由“小科普”转向“大科普”,即传统科普、科学教育和科技新闻整合的科学传播,形成科协、教育机构、新闻媒体、政府、企业等共同支撑的传播体系。尤其要重视新闻媒体的力量,强化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

  让孩子远离迷途

  孙迎芬(旅顺口区九三小学):前些天,上小学的女儿突然说要给我算算命,着实把我吓了一跳。原来,她从同学那里得知有一个网站,可以给人测试性格命运。她告诉我说,星座可以做“智慧预测”。孩子小小的年纪,对星座预言、人生运势等津津乐道,这真让人担忧。

  现在,“星相学”在青少年中流传甚广,许多孩子对自己的星相了如指掌。他们迷信吉凶,对幸运数字、幸运色等确信不疑。有关资料表明,当前中小学生中出现了一股相信命运、信奉伪科学的暗流,应该引起人们的关注。

  孩子迷信星相,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和反思。从家庭影响来看,一些家长烧香拜佛,“神”不离口;不少家长花钱为孩子起名或改名,想图个吉利。所谓“祖母念经,少儿拜佛;父母信鬼,孩子怕夜”,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迷信观念产生重要因素。从社会环境影响来看,少儿图书市场,往往夹杂着不健康或迷信色彩的书刊;在许多影视中,荒诞离奇、鬼神迷信的镜头比比皆是,“逼真”的鬼神形象,会在辨别力差的小学生心中生根、发芽,终身不忘;还有,孩子中间流行的网络算命……如此等等,迷信就像民族素质的隐形杀手,严重扼杀青少年对精神垃圾和伪科学的免疫力。

  青少年的科学素质,关系到祖国的未来与发展。在迷信与科学争夺青少年的时候,家庭、学校和社会都该明白本身的责任。

  政府肩负重要责任

  杨晓颜(旅顺口区郭水路1号区妇女联合会):据报道,从2月6日起,深圳市进入选号系统的车牌号码尾数将不再有“4”这个数字。该市有关负责人介绍,之所以采取这一举措,是为了体现车牌号码的人性化,并考虑到深圳市民在车牌号码选择上比较排斥“4”字这一现实问题(见2月6日中国广播网报道)。

  在笔者看来,深圳市此举并不是什么“人性化”的行为,而是彻头彻尾的“迷信化”行为。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对封建迷信思想的屈服。政府带头这样搞,只会助长迷信之风。试想,车牌变了,电话号、身份证等是否也要改改才行呢?果真如此,岂不贻笑天下?

  引领市民走出迷信的沼泽,驶向科学的彼岸,政府肩负着重要的责任。政府出台每一项政策、措施等,都要考虑此项政策、措施等所引起的社会后果,政府不能忽视社会责任。对于社会上出现的种种偏差,政府也有责任通过舆论宣传乃至行政手段进行纠正,引导市民走出误区。政府不能在科普上无所作为,更不能做出上述添乱的事情来。

  下期话题

  受教育是每个公民最基本的权利。教育关系到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又是协调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的最基本手段。正因为如此,教育公平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然而,特殊的历史原因造成了我们的教育领域还存在着很多违背教育公平、损害平等受教育权利的因素,例如教育的地区投入不公、教育领域的腐败等等,人民群众对此反映强烈,在今年的“两会”上,呼吁教育公平成为一个焦点,我们有理由对此表示关注和期待。

  欢迎参与《论坛》下期话题———“关注教育公平”的讨论。来稿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或亲身感受,具体地谈一谈:教育的城乡差别问题;流动人口受教育权利的保障;教育领域的腐败;考试制度的公平,等等。来稿内容要有理有据,切忌空谈泛论。截稿日期为2005年4月4日。来稿请寄:中山区民康街15号大连日报社理论部《论坛》专版编辑收。邮编:116001;电话:82560513。或发e-mail,信箱地址:malp@daliandaily.com. cn。

  敬请来稿时留下联系电话。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第24届香港金像奖
2005中国国际时装周
房贷利率上调
本田雅阁婚礼门事件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房价高难道错在百姓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新浪之道》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