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周论撷英:加强先进性建设 构建和谐社会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28日17:08 人民网

  【编者按】好的理论文章可以反复阅读,每读一遍,都会有新的感悟。根据网友们的关注度,我们从每周发布的数百篇文章中挑选出十篇,整合结集,以供大家参考。

  再论关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问题

  新时期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要做到六个坚持

  保持党的先进性应该从多方面着手,从思想认识和工作行动上来看,须做到“六个坚持”:坚持理想信念,坚定不移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坚持勤奋学习,扎扎实实地提高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领;坚持党的根本宗旨,始终不渝地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勤奋工作,兢兢业业地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坚持遵守党的纪律,身体力行地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坚持“两个务必”,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br>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具体要求”讨论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赢得人民群众对党的领导的充分信任和支持应该从各行各业中展开,人民日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具体要求’讨论”栏目开展后,各行各业中的党员干部结合自己工作的实际,参与了讨论,各抒己见。<<<<br>

关于理想、信念和党的先进性

  按照党中央的部署,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已在全党扎扎实实地开展起来。商务部于2005年1月19日召开了动员大会。最近,记者就保持党的先进性和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等话题,采访了薄熙来同志。<<<<br>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实践“三个代表”

  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抓住了先进性建设,就抓住了党的建设的根本,抓住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关键。世界上任何政党的兴衰成败,归根结底都缘于一个先进性问题。丢掉了先进性,就丢掉了执政资格。对于我们党来说,保持先进性,最根本的就是要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种先进性要求是具体的,渗透和体现在党的性质宗旨任务、党的理论路线纲领之中。。<<<<br>

保持党员先进性关键要落实到行动上

  当前,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正在全党范围广泛深入地展开。能否使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关键要落实到行动上,每个党员都必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br>

构建和谐社会 从上到下积极参与

  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关论述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要在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扎扎实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br>

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这里,有关专家就什么是社会的创造活力、如何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等问题,从哲学、经济学、公共管理学等角度进行了探讨。<<<<br>

构建和谐社会 发达国家的启示

  我们今天都在讨论“和谐社会”的议题。其实,如果我们不死抠字眼的话,建立“和谐社会”并不是我们国家单独面临的课题。事实上,考察一下世界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我们就会发现,建立“和谐社会”乃是所有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都必然要面对的课题。在这方面,发达国家既有大量的经验、也有一定的教训可供我们借鉴。温习一下发达国家在这方面走过的道路,对我们应当会有一定的启示和教益。<<<<br>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不久前,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要在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扎扎实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贯彻落实这一重大部署,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通过深化改革、创新体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努力使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更好地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br>

给中国经济学研究提个醒

  大奖颁出后,给中国经济学研究提个醒

  首届中国经济学奖颁奖典礼于3月24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该奖被认为是中国经济学的“诺贝尔奖”,是中国目前规格最高的经济学奖项。荣获中国经济学奖“杰出贡献奖”的首届获奖人为薛暮桥、马洪、刘国光、吴敬琏四位经济学家,每位获奖者将获得30万元奖金。这个大奖后,中国的经济学界是不是能有所反思呢?本文集经济学研究的一些精论,以飨读者,也给中国经济学研究提个醒。<<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第24届香港金像奖
2005中国国际时装周
房贷利率上调
本田雅阁婚礼门事件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房价高难道错在百姓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新浪之道》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