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人民时评:揭开美式新闻自由的内幕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28日21:58 人民网

  丁刚

  当美军攻占巴格达的消息传来,许多美国人都在电视新闻中看到了这样的镜头:堪萨斯城一个伊拉克裔美国人欢欣鼓舞地对摄制小组说:“谢谢你,布什。谢谢你,美国。”这几秒钟的画面胜过许多长篇大论,它肯定会让美国人感到激动与自豪,也会让布什总统心满意足。普普通通的观众当然不会想到,这段看起来很真实的电视新闻竟是美国国务院精心创作的“新闻作品”。

  像这样预先编制好的新闻片断当然还有很多。新政策出台需要民众支持,就让“记者”出面唱唱高调,或是干脆花钱雇一些高手、名家来撰写专栏文章……在过去4年里,总共至少有20家联邦机构(包括国防部和人口普查局)制作并发布了数百条这样的电视新闻。其中许多新闻在全国各地的地方电视台播出,并没有提及这是政府制作的。《纽约时报》近日发表了题为“布什当政:一个预先包装电视新闻的新时代”的文章,称布什政府已经把这些“正面新闻”报道看作影响公众舆论的“强有力的战略手段”。

  以编造假新闻来操纵舆论,这对布什政府而言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在伊拉克战争中,五角大楼编造的假新闻就让媒体多次上当,英国《独立报》列出的战争谎言就有20个之多,而在这些谎言的背后大都能看到布什政府的影子。“舆论秀”已经成为布什政府的拿手好戏。布什政府在第一个任期内,就花费了2.54亿美元与公关公司签订合同,这差不多是克林顿最后一个任期在这方面花费的两倍。政府各部门向新闻机构发送的“电视新闻”片断的数量更是大幅增加。政府“制造”的新闻就这样神不知鬼不觉地走进了千家万户,成为美国舆论的引导。

  传播学有个媒体设定议程理论,其主要含义是:人们主要倾向于了解媒体注意的问题,而媒体的报道顺序深刻影响舆论传播的广度与深度。号称不干涉新闻自由的美国政府深谙此中奥妙,美国副总统切尼曾经说过:不能让媒体给总统设定议程。媒体喜欢设定议程,喜欢决定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不重要的,但是,一旦你让媒体做了这些事情,他们就会毁了总统的影响力。

  自二战以来,美国政府一度曾依靠自己的宣传机构来实施政策引导,但随着冷战的结束,特别是传媒业的发展,政府的角色发生了变化,政府与媒体、受众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美国政府调整了原有的宣传方式。从表面上看,美国政府不干涉媒体仍是一项基本原则,但在政府巧妙的公关运作和传媒市场的变化中,这个原则正在成为一个幌子。一方面,美国政府正通过各种精心设计的手段影响媒体,比如通过制造预先包装的新闻来为媒体设置议程,以达到引导舆论的目的;另一方面,美国媒体也不应再被简单地称为“独立于政府的第四种力量”。美国媒体早就从单一的角色转变为双重角色。他们既是“局外人”,也是“局内人”;既是信息的传播者,又是公众舆论的塑造者;既有监督的责任,也有引导舆论的义务。在《至关重要的新闻:电视与美国民意》一书中,作者艾英戈和金德认为,美国电视新闻表现美国社会和政治时有4个特点,其中之一就是作为“政府和主流意识形态的速记员”。为了追求客观公正和获得固定的官方信息,新闻界往往不愿意惹麻烦,多数时候仅转述政府信息。虽然美国媒体仍然将客观性奉为职业意识形态,但在实际工作中,新闻界的人员与政府成员之间越来越熟稔。记者变得更加依赖于政府官员和机构,后者变成了他们的简要信息来源。对于政府官员来说,也需要记者帮助他们与公众和其他精英相互沟通。这样的变化也为政府的“隐蔽宣传”在制度上提供了可能。恰如著名的专栏作家克鲁格曼所讲,在这个国家,我们确定没有书报检查,找到不同的观点仍然是可能的,但是我们确实有一个制度,在这个制度里,主要的媒体公司以取悦执政党的方式去报道新闻。

  布什政府“隐蔽宣传”不断升级并能够产生如此前所未有的效果,大体上有三个原因:其一,“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美国政府对媒体和舆论的控制力和影响力不断加强。在国家危机当前、民众爱国热情高涨之时,美国媒体自然会坚定不移地与政府站在一起。他们是星条旗海洋中不可分离的一部分。在这样的政治气候下,政府一方面可以赤裸裸地打压不听话的媒体,伊拉克战争中有些媒体因讲了政府不愿听的话就被换人,或是不得不换人;另一方面,媒体也更自觉地采用政府预先包装的“新闻”。

  其二,布什政府的官员比以往更善于同公关公司和媒体打交道,更善于应用隐蔽手段来“调控”媒体,以达到宣传自己政策的目的;而受雇于政府的公关人员更有许多就是记者出身,他们不仅会写新闻,而且懂得媒体的喜好和不同媒体的不同需求。布什政府委托一些公关公司预先制作的大量录像片断决不亚于电视台拍摄的电视片。“在这里,公关与新闻报道之间的传统界限已经含混不清”(《纽约时报》)。

  其三,商业化的运作方式使参与各方都能受益。美国著名学者麦克切斯尼说,商业至上原则已经从经济领域渗透到当代新闻事业中来,多数记者和编辑就是以此作为主导价值观的。由于美国媒体公司近年来受市场影响越来越大,经营者如果想快速增加利润以提高自己的收入,特别是股票上涨就能拿更多的期权,他们只有不断减少开支,裁减人员。因此,管理层不断打破以往对编辑部门不干预的原则,不断加大“砍人”的力度。许多媒体,特别是地方媒体由于人手缺少,只能大量采用政府提供的“新闻”。《纽约时报》的文章分析说,地方上的新闻机构省去了挖掘原始材料的开支。公关企业获取了价值数百万美元的政府合同。帮助发行这些新闻的大型新闻网络向制作新闻的政府机构和播出新闻的地方电视台收费。与此同时,政府打着传统报道的帽子推出了未经过滤的信息。

  《纽约时报》揭露的事实表明,一向标榜自己是最讲新闻自由的美国政府,其实暗地里却在做着违背新闻自由、制造假新闻的事情。其目的无非是为了控制和操纵舆论,让舆论在新闻报道引导下跟着美国政府的旗帜前进。假作真来真亦假。当布什政府的“私货”与真实的新闻混杂在一起时,那些真实新闻的味道也会发生变化,它的最大受害者当然是受众。

  当布什总统看到梦寐以求的电视新闻报道时,美国媒体也在渐渐地失去公众的信任。据《纽约时报》报道,一位地方电视台的记者甚至也不知道这些新闻是政府制作的。她说:“如果真是这样,我会为有人捏造了这样的虚假报道而震惊。”去年,在一项由美国皮尤研究中心对新闻受众的调查中,有一半以上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不信任美国新闻媒体的报道,美国年轻一代对新闻的关注度也创了历史新低。美国政府标榜的“新闻自由”、“客观公正”正在给媒体带来严峻考验。现在,连美国媒体自己也坐不住了,《纽约时报》发表这篇有关“预先包装新闻”的深度报道就表明,政府与媒体的这种作法显然已经越过了职业道德关的底线,严重损害了媒体公信力和自身的利益。不到这一步,美国媒体也是不会自揭疮疤的。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第24届香港金像奖
2005中国国际时装周
房贷利率上调
本田雅阁婚礼门事件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房价高难道错在百姓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新浪之道》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