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捐精宣传员:我们的工作静悄悄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29日08:14 东方早报 |
在日前上海市人类精子库的2岁“生日会”上,上海第一批7名“义务捐精宣传员”从市卫生局负责人的手中领到了证书———他们来自复旦大学、上海市第二医科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都是在校的学生,今后他们将活跃在大学校园,向高校学生宣传捐精的重要意义。 “我们做的就是让同学们知道有捐精这件事情,并让他们可以得到相关的联系方法。”复旦医学院研究生丁专(化名)这样理解自己的宣传职责 上海市人类精子库成立两年来,共有2000多名男士报名捐献精液,经筛查,300名男子成为合格捐精者,前后合格捐献精液6000份。“其中95%的捐精志愿者来自高校,高校学生是上海市人类精子库的强大后盾。”上海市人类精子库负责人李铮的数据说明高校宣传员的桥梁作用不可缺少。 事实上,这些宣传员在进行发放传单和组织讲座等宣传工作时通常不亲自出面,也要求不在媒体上露面和透露真实姓名,原因是对身边的议论有顾虑。 “我们做的就是让同学们知道有捐精这件事情,并让他们可以得到相关的联系方法。”复旦医学院研究生丁专(化名)这样理解自己的宣传职责。他负责在复旦大学、东华大学和海运学院等高校发送捐精的传单到男生寝室,并在李铮开展男性生殖健康讲座时做相关宣传组织工作。 丁专从事捐精宣传工作已经有4到5年了,缘由是他和朋友一起在2001年捐献精子时认识了李铮。丁专和李铮是老乡,后来就开始帮助宣传一下。据李铮介绍,目前发展的宣传员一般都是他通过个人关系拉来帮忙的。 “我们也不要求宣传员公开身份。”李铮说,目前人们在观念上还没有把捐精和献血、献骨髓等同起来,并不认为这是件高尚的事情,同时,宣传员起到信息沟通的桥梁作用即可,公开身份对工作也没有更大帮助 但是丁专自己并不直接发放传单,而是叫一些相熟的本科生发。“因为我现在是辅导员,我担心学生们知道我宣传捐精后会对我有想法。”丁专称,自己不会主动透露身份,但是别人询问起时他也不会隐瞒。“我们也不要求宣传员公开身份。”李铮说,目前人们在观念上还没有把捐精和献血、献骨髓等同起来,并不认为这是件高尚的事情,同时,宣传员起到信息沟通的桥梁作用即可,公开身份对工作也没有更大帮助。 华师大的研究生马华(化名)也不认为公开身份会提高工作效率,相反可能会给他们的工作带来困扰。马华负责同济大学和华师大的捐精宣传,在上海市人类精子库的2岁“生日会”上,他还获得了捐精优秀组织者的奖项。 “但他们(朋友们)有时会说如果我因为这个而成名,千万别说认识他们。”马华说,他可以感觉到朋友们的判断———觉得自己在做的事情“并不值得骄傲”。 因此,马华明确表示他不愿意告诉熟人自己正在做的事情。马华另外一个明确的表态是自己不能接受捐精,原因是他不能确定捐精行为是否会对自己今后的身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但这不影响我的宣传工作。”马华说,他并不直接和学生接触,不需要解答他们的疑问并传授经验之类,只要叫别人把传单发到男生寝室就可以了,而对方是否愿意捐精可以具体咨询精子库。 即便是这样有限的宣传,对李铮来说也产生了十分明显的效果。“一般传单发到寝室之后,来这里做体检的学生会立刻增多。”李铮说。 精子库方面的计划是争取在上海每个高校都发展2到3个捐精宣传员,首先要发展在精子库半径1小时车程之内的学校 李铮表示,一般每个学期刚开始时,捐精志愿者会比较多,目前正是宣传的黄金期。经过宣传,复旦大学、华师大等学校效果比较好。他希望通过义务捐精宣传员的努力,鼓励更多高校学生加入到捐精志愿者队伍中,以实际的爱心行动,为不育夫妇送去希望与梦想。 可马华还是觉得,即使在高校也少有人能够接受捐精,以前发传单的时候,还出现了一个寝室8个男生看到后大吃一惊、觉得不可思议的情形。还有同学认为捐精有违伦理、影响健康。 面对校园里的不理解,宣传员们说他们随时准备进行辩论。即便是没有捐精计划的马华也会反诘那些开他玩笑的朋友:“我就算捐精了又怎样,这是在做好事。”丁专也感觉到身边人对待此事的态度正在慢慢改变,已经有些同学结伴去接受检查。 目前,上海利用志愿者将捐精信息直接带到男生寝室的做法正在被国内其他省市模仿。精子库方面的计划是争取在上海每个高校都发展2到3个捐精宣传员,首先要发展在精子库半径1小时车程之内的学校。 丁专的经验是外地大学生更容易接受捐精,“可能是出于经济上的考虑”。 马华对捐精宣传的建议是提高补贴。据了解,现在的捐精补助费用发放分次进行,全过程总计补贴约300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