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我国第一套现代广播体操日前正式诞生(组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29日10:52 大洋网广州日报 | ||||
集传统和新颖于一身 国家体育总局日前在天津举行全国推广《大众广播体操》新闻发布会,这标志着新世纪我国第一套现代广播体操正式诞生。 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张发强说,天津市2003年创编并在全市推广了《天津市民广播体操》,国家体育总局组织专家对其予以修改、完善后,形成了《大众广播体操》,并于近日向全国下发了《关于在全国推广“大众广播体操”的通知》。 《大众广播体操》为8节徒手操,由运动动作、伴奏音乐和指挥口令3部分组成。主体的动作部分分热身、基本和恢复3个阶段进行,包括上肢运动、颈部运动、扩胸运动、体转运动、下肢运动、全身运动、跑跳运动和恢复运动。伴奏音乐的时间为4分45秒,分为A、B版,当中分别插入了男、女播音员的指挥口令。 整套操在保持传统广播体操基本特征的同时还引入了游泳、武术、保龄球、射箭、踢毽和健美操等体育运动的基本动作,而且动作简便易学、负荷适中、适用面广。然而,在大众健身多样化、多元化的今天,新近隆重推出的《大众广播体操》能走多远? 昔日“宠儿”沉寂多时 广播体操已经伴随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历程,我国为了“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从1951年开始推行广播体操制度,至1997年国家体育总局(原国家体委)先后推出了8套广播体操。 当时我国经济不甚发达,人们的健身意识和健身形式都有局限,选择余地不大,因而广播体操深受我国广大人民喜爱,成为一项十分普及的群众体育健身运动。 然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的健身意识和形式日益呈现多样化、多元化发展趋势。传统武术、气功、太极拳,从西方的引进的现代体育运动保龄球、游泳、台球、高尔夫、拳击、跆拳道等项目都吸引了人们投身其中,而且很多新型运动都有随意性、趣味性、对抗性和竞技性的特点,因而发展更快,参与者更多。 这时期,广播体操在中国开始陷入尴尬的局面。今年67岁的天津退休教师刘桂兰表示,自己从年轻时起就是一个广播体操迷,可是从前几年开始,做操在很多人眼里几乎成了土气、冒傻气的代名词。“前几年,我坚持在小区里做操,大人、孩子都怪怪地看着我,让我觉得很尴尬,后来我就放弃做操了。”刘桂兰无可奈何地说。 其实,广播体操在中国正逐渐走向衰落。到2001年举行九运会时,每届全运会都将广播体操推陈出新的惯例戛然而止,而且广播体操本身是否有必要继续存在也陷入了争论之中。 天津市体育局副局长王金芳说,反对继续在全国推广广播体操的人士的理由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我国城乡居民健身意识空前高涨,政府不必要以行政命令推动广播体操;二是广播体操终究难免形式单一,缺乏对抗性、趣味性、竞技性,而且比较枯燥;三是13亿人不能推广一套广播体操。现代社会,一方面人们健身价值观、健身目的和健身方式都呈现出多样化、多元化特征,另一方面健身场所、种类也日益丰富多样,不同人群几乎都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健身方式,广播体操已经不是国民健身的唯一选择,更不一定是最佳选择。 全面开花欲再现辉煌 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张发强认为,从广播体操所要推动的全民健身这一目的而言,城乡居民不重视广播体操非但不是一件坏事,而且还是一件好事,它表明中国全民健身运动已经上升到了一个新层次,项目多了,国民健身的自由选择空间也就更大了。 张发强说,国家体育总局近期决定在全国推广《大众广播体操》,这表明持续了多年的广播体操是否有必要存在并推广的争论应该结束了。那就是:广播体操不仅有必要存在,而且要推广! 但是,张发强强调,如今“推广”二字与以前的含义不同了。国家体育总局不会像过去那样以硬性的手段去普及推广《大众广播体操》,而会采用具有“市场”特征的“软方法”。即一方面重申广播体操具有娱乐健身功效,另一方面不搞“一刀切”,而是以人为本,鼓励各地、各民族、各行业应该结合本地、本民族特点,创编符合当地生活、生产特点的广播体操。 天津市创编《天津市民广播体操》和国家体育总局推广《大众广播体操》提供了一个思路,那就是今后应该围绕不同人群的生活和工作特征,创编不同的广播体操,如“售货员操”、“农民操”、“渔民操”、“机关操”、适于空姐的“飞行操”等。 长期致力于广播体操研究的哈尔滨体育学院教师吕吉勇说,与文学艺术一样,广播体操也是“越是民族的、大众的,越有生命力”。中国地大物博,地域、民族、行业的多样性特征明显,一套广播体操“一统天下”的局面将很难在中国重现,代之而起的是广播体操将在尊重地区、民族和行业等不同个性和自由选择中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形式再现辉煌。 新华社记者李贺普曾志坚据新华社天津电 (来源:广州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