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解剖遗体,都是心灵一次净化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30日02:07 安徽在线-安徽日报 |
刘林,男,24岁,安徽医科大学2000级临床医学系学生,2002年10月8日办理了志愿捐献手续。 我做出无偿捐献遗体的决定,不是一时冲动,而是源于我对医学的热爱。 我永远忘不了我第一次解剖尸体的情景。那是2002年春季开学后的第三天。已经学了半年系统解剖学理论的我们,这天就要“真刀真枪”地上战场了。 进入解剖室,我们面对遗体默哀3分钟,这是学校的规定。 我解剖的是一个成年女性的尸体,从内脏、到四肢,我小心翼翼地拿起手术刀,严格按照规定的划线部分操作着。我触摸着这被福尔马林药水固定的遗体,心里充满着敬畏。她虽然早已离世,但这是我们同类的躯体啊!我们解剖她,是为了能让更多的病人康复……因为尸体很少,所以我们每次都是15个学生共同解剖一具尸体,这样少的解剖机会对于我们医学院的学生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每一次解剖遗体,都是对我心灵的一次净化,让我加深了对病者、亡者的同情和对捐献遗体者深深的敬意。于是,我萌发了捐献自己遗体的念头。 我想,我将来死后,一点要把自己的遗体做成完美的标本,把血管、神经整理出来,让下一代的学生都看得更清楚,学得更扎实。2002年10月8日,我在省红十字会遗体(器官)中心安医大接受站正式办理了志愿捐献手续,并经公正,领取了省红十字会颁发的《志愿捐献遗体(器官)荣誉证书》,成为我省医科类第一个无偿捐献遗体的在校大学生。 我家住阜阳市利辛县农村,按照我们农村的风俗,一家人死后都要葬在一起。爸爸、妈妈,我会在你们有生之年好好孝敬你们,让你们吃好、穿好。虽然身体受之父母,但儿百年之后,不能和你们安葬在一起,请恕儿不孝…… 三年多来,我从解剖遗体中获得了很多书上学不到的知识,使我临床医学基础更扎实,我深深感谢这些捐献遗体的人。在安医大遗体接受站200多名捐献者当中,有很多工人、农民、教师,而我作为一名医科大学的学生,难道不应该以身作则,捐献自己的遗体吗?我这颗无偿捐献的心是不会变的。 如今,安医大的池塘边,我曾读书的柳树下,柳枝已吐出新芽,一片嫩绿,记得三年前我刚上解剖课时也正是这样的季节。日月如梭,马上就要毕业了,我的志愿是当一名外科医生。今后,无论我在哪,百年之后,我都要回到我的母校,回到我曾经学习过的解剖室,把我的遗体贡献给下一代的大学生。就像前人为我们奉献的那样,我要为下一代大学生学习、成才提供帮助。刘林自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