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省供销社在为农服务中崛起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30日04:21 山西日报

  计划经济时代,供销社占据着商品流通主渠道的地位,但在向市场转型过程中,由于竞争乏力,一直处于惨淡经营,难以为继的局面。4年的改革突围,如今已是面目一新三月的三晋大地,和风细吹,万象更新。汾河岸畔,太行山麓,到处都是一片繁忙的春耕景象。在农民热火朝天春耕备耕的场景后面,活跃着一支为“三农”服务的大军,他们就是我省供销社系统的干部职工。而在4年前,这支服务“三农”的大军还在重重困难中苦苦挣扎,59亿元的经济包袱让他们自顾不暇;4年后的今天,他们在夯实为农服务根基的同时,也实现了扭亏为盈,经济效益一年一个台阶,走上了由求生存向强服务的转变,由传统经营向现代经营方式转变的良性发展轨道。最为浓重的一笔,书写自刚刚过去的2004年,这也是省供销社成立50多年来最为辉煌的一年。这一年,他们首次突破百亿元销售大关,实现利润3578万元;完成农副产品收购19.9亿元,比历史最高年份还高出32.9%,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帮助农民增加收入11.8亿元,为历史上助农增收最多的—年……由生存艰难、自顾不暇到成为助农、支农、富农的生力军,由全国供销社系统出名的亏损大户到盈利大户,我省供销社是如何突出重围,赢来一片广阔天地的呢?

  改革中突围

  在计划经济时代,作为商品流通渠道的基层供销合作社,确实红火热闹,是农民离不开的购物场所。进入市场经济后,由于农村市场搞活,多种经济并存,一贯独家经营的农村供销社,不能适应市场形势,缺乏竞争力,加之经营设施老化,服务手段落后,长期以来惨淡经营,甚至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人们打趣说,基层供销社是“破院子、旧房子、烂摊子”,“四砖一纸”(砖墙、砖地、砖柜台、砖货架、纸顶棚),身居闹市无人问津。2000年5月,当刘向东到省供销社任职主任时,他面对的就是这样一个局面。如何突围,已成为供销社干部职工日思夜想的问题。“穷则变,变则通”,不改革是没有出路的。在做了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刘向东提出了“一年打基础,两年迈开步,三年见成效”的“三步走”发展思路———第一步解决生存问题,第二步解决发展问题,第三步解决为“三农”服务问题。在如何突围的问题上,他选准了所属三大公司作为突破点。棉麻公司是亏损大户,其经营好坏直接影响到全省的经济效益,因此在该系统实施翻身工程;农资公司是直接为农民提供服务的,其工作好坏关系到供销社的声誉,因此在农资系统实施形象工程;盐业公司工作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在该系统开展基础工程。改革的大幕拉开仅仅一年多的时间,就收到了显著成效。省棉麻公司年销售额达到8亿多元,由亏损大户变为销售大户;省农资公司在化肥价格大幅度上涨的情况下,千方百计降低经营成本,不仅遏止了价格上涨,而且还为农民让利340万元,成为农民信得过的放心店;省盐业公司为保证人民群众吃上放心盐、合格盐,加强调运,科学加碘,扩大宣传,配合省盐务局查私打假,使碘盐覆盖率提高到95%以上。

  重夺农村市场

  三大公司的经济效益有了显著提升,生存的问题解决了。但供销社的改革却并未因此而止步,他们又将目光瞄准了广阔的农村市场。从农村来,再到农村去,农村这一阵地绝不能丢失。去年以来,省供销社把改革的重点放在搞活农村基层供销社的经营上,使之尽快走出低谷,成为农村商品交流的中心。泽州县供销社的网络改造也许颇能说明一些问题。2002年,泽州县供销社投资520万元,对全县20个基层社的经营网点进行改造,建立起168个连锁店和便利店,实行超市经营。该社主任赵广太告诉记者,“基层社未改造前,全县是阵地丢了,人员散了,市场减了。实行网络改造后,我们重新夺回了阵地。”短短的一年时间,就由过去的亏损大户变为年实现利税250万元的盈利大户,年商品销售总额近亿元,成为全省供销社的排头兵。在北石店供销社,记者看到超市里的商品琳琅满目,顾客熙熙攘攘,农民也和城里人一样进超市购物。超市负责人司何富面对热闹非凡的经营场面对记者说,过去供销社是身在闹市无人问,现在是店在深山有人进。过去一天只卖几百元的商店,现在每天销售额都在五六千元。巴公镇农民杜豪说,现在供销社的超市和城里的一样好,价格差不多,品种也齐全,还实行送货上门,太方便了。其实,泽州县供销社的网络改造仅仅是全省基层社改革大幕的一个缩影。按照“龙头在城市,龙身在集镇,龙尾在农村”的改革思路,省供销社通过银行贷款,职工集资、对外引资、合作经营等形式,筹集到3亿多元资金,经过近一年的运作,目前已在太原、晋中、临汾等市建立了6个商品配送中心;在榆次、平遥、祁县等30余个县的重点乡镇建立起100多个连锁超市;同时还在这些县的重点村庄建立了300多个便民服务店。这些超市除经营商品外,还附设药店、书店、饭店、理发店、澡塘等服务设施,形成了多方位经营、全方位服务,集商场、娱乐、农资销售一条龙的系列化服务体系。

  夯实为农根基

  在汾阳市肖家庄镇,只要一谈起供销社,无论是镇领导、村干部,还是农民朋友,总有着浓厚的兴致和说不完的话题。镇长刘涌说:“供销社的同志天天和农民打交道,真是农民的贴心人,他们不仅购置了汽车把农民急需的化肥、地膜源源不断地送到田间地头和农民家里,还主动接受农民监督,设置监督台和电话,并做出了‘在本社买到一袋假化肥,除退货外再赔偿50元’的公开承诺。这样的销售队伍我们举双手欢迎。”翻开2004年供销社走过的日子,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年初推行的“万人购销团进农家”,还是年中把“超市开进农家”,以及“行风评议在农村”,供销社一直都把发展的重点放在农村。把供销社真正办成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他们是这么承诺的,也是这么做的。他们首先以当地的拳头产品为龙头,组建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采取“公司+农户”的办法,供销社负责提供技术、农用物资,销售产品,农民提供土地,负责生产。供销社和农户都向专业社入股,用合同的形式确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盈利分成。去年一年,全系统共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社300余个,实现销售4.06亿元,为农民实现收入2.7亿元。确实,为农服务的根本就是增加农民的收入,在这一方面,各级供销社从农副产品上做了很多文章。他们一方面利用供销社的旧场地,大力兴办农副产品交易市场;一方面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把农副产品销售扩大到省外市场。去年供销社总投资2.85亿元,修建各类市场36个,面积达60万平方米,各类市场共完成交易额18亿元,帮助农民实现收入5.6亿元。为扩大农副产品外销,除自身走出去在省外设立销售市场外,他们还组织了农副产品销售的重要力量———农民经纪人队伍。仅去年就成立各种农副产品协会74个,发展农民经纪人4000余名。通过农民经纪人销售农副产品5亿多元,产品不仅远销广州、深圳,还走出国门,销往日本、韩国等地。可以说,战略的正确,战术的精确,让热闹非凡的场面又重新回到了基层供销社。几十年的二元制社会体系下农村供销社经营模式被新的流通业态、新的服务方式、新的经营理念彻底打破,农村新型经营服务网络正在我省形成。本报记者张云本报通讯员郎卫国(来源: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网络编辑:张星秀)


 【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第24届香港金像奖
2005中国国际时装周
房贷利率上调
本田雅阁婚礼门事件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房价高难道错在百姓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新浪之道》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