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局被买断的象棋“比赛”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30日06:27 时代商报 |
为了高考加分,有人在省级比赛中做手脚那局被买断的象棋比赛阅读提示 这是一场“赛事”———2005年3月20日,“辽宁省象棋锦标赛(个人)”在大连如期落子。 这是一次“机会”———在这场省级赛事中,挤进前16名者,可获得“国家二级运动员”称号;有这个称号,就可以在高考中获得10分加分。 这是一个“黑幕”———赛中竟然有人花钱买对手输棋,以获得这可贵的“前16名”。 这是一出“闹剧”———花钱者的确赢”了棋,但还是没能“挤”进前16名,没有拿到想要的东西。 先输后赢,高中生棋技惊湛 2005年3月20日,“辽宁省象棋锦标赛(个人)”在大连如期举行。众多成年选手中,有一个看上去也就十六七岁的男孩显得格外与众不同,棋盘前,脸色蜡黄的他有些心神不定。炮五平六,马二进三……几分钟后,男孩便输掉了比赛。比赛不是快棋赛,能参加比赛的选手都是有些功底的“老手”,这么快就输掉了一局,加之男孩含泪匆匆退场,引起了其他参赛选手和裁判人员的注意。 男孩名叫吴刚(化名),是沈阳市某高中学生。由于有学业在身,加上家庭条件有限负担不起在大连多日的住宿费用,所以赛前头一天晚上吴刚才和母亲匆匆赶到大连。由于出现了严重的晕车反应当晚没有休息好,第二天早上起来就往比赛地点赶,这才有了吴刚在头一局比赛中的“失常”表现。 回到住地后,吴刚哭得很伤心,为了这次比赛他准备了很长时间,从教练、家人到学校对此事都十分重视。还不光这些,比赛采取的是9轮制,在总共300多名参赛选手中,每个人只有9盘棋的机会。对于高手林立的赛事来说,一名高中生开局就输得这么惨,之后剩余场次比赛的技术难度和心理难度可想而知。 “当时我觉得他是个太业余的棋手了,该看出的步根本看不出来,而且比赛中还不停地冒汗,我想他也许只是来‘学习学习’的,接下来的场次没个赢。”与吴刚第一场对奕的棋手如是说。 可事实让所有人吃惊。从第二场开始,吴刚一路过关斩将,连在省级大赛中取得过名次的老将都成了他的手下败将,他的排名也从末尾攀进了前16名。比赛间歇,很多老将、新手纷纷向吴刚索要联系方式,这其中不乏一些代表队的“棋探”。 比赛顺利进行,仅剩下一场比赛了,正当吴刚母子沉浸在兴奋之中的时候,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给你500块,不输也得输! 熬到3月22日晚上,吴刚和妈妈终于可以放心地睡上一觉了,因为根据技术分析,第二天最后一场比赛的结果已经影响不到吴刚的最后排名了,他已经稳进前16名,母子俩都很高兴。可是,接下来发生的事,却让吴刚母子至今都感到有些“窝囊”。 当晚8点多钟,吴刚和母亲吃完饭回到房间,房门一响教练走了进来。一番嘘寒问暖和鼓励的话语后,教练的话锋一转:“明天的最后一盘棋别赢,和也不行,就是输。” 对于教练的“意思”,当时在场的吴刚的母亲记得更牢,教练说反正吴刚已经达到参赛目的了,最后一场的胜与负已经不重要了,可是比赛结果对那个对手却很重要,因为他也是个高中生,何况人家是不会让吴刚“白输”的。 当晚,由于吴刚娘俩儿不同意,都快到半夜了,教练来了五六回,最后一次临走前,教练说:“你们家的条件我知道,往返加住宿是笔不小的费用,那边先给拿了五百……”教练把钱扔在床上的同时还扔下一句话,“怕啥,说白了吧,明天不光你们这盘棋,还有其他盘也要输的;再说,多大的事儿呀?我们就这么一次了?以后不想跟我学棋了?不参加比赛了?好好合计合计吧!” 那一夜,母子无眠。光听说体育界有假球、黑哨,那些离他们都太遥远,也不太相信,但眼前所发生的一切不是假的、黑的又是什么?体育比赛的结果还能用钱来买吗?平时,教练总对吴刚和其他学员强调,棋品如人品,不光彩的赢和违心的输只会害人,可刚刚从教练嘴里说出的话又是怎么回事?输棋容易,几个子几步棋的事,但那是违心的,吴刚怎么也转不过这个弯;赢棋更难,教练是不能得罪的,而且也不知道对方的背景如何。但有一点,社会经验告诉吴刚的母亲,教练肯对他们母子这样说话,对方的能力一定不一般。母子俩心里非常矛盾,一会儿躺下一会儿坐起,一直折腾到天亮。 第二天,吴刚的最后一盘棋输了。之后,娘俩儿甚至没参加全体合影就匆匆赶回了沈阳。以吴刚所达到的水平,对每场比赛进行“复盘”是非常轻松的,可是对于那场“输棋”,吴刚怎么也“复”不下来。 “比赛大厅很大,人不多,可我就是冒汗,热,从开始到出来,我都没敢看对面那个棋手一眼。”这是对那盘棋吴刚现在惟一记得的细节。 “二级”和“10分”的奥秘 为什么会有人“买棋”? 辽宁省棋牌竞技管理中心和辽宁省招考办给出的证实是:在省级比赛中取得前16名的,可获得“国家二级运动员”称号,而根据现行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录取加分政策”,“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参加重大国际体育比赛或全国性体育比赛取得前16名(须出具参加比赛的原始成绩),获国家二级运动员(含)以上称号的考生”在“录取时总分增加10分”。 包括吴刚在内,参加这次比赛的所有高中生心里都清楚,在争过独木桥一般的高考中,1分就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更何况那是很多人可望而不可及的10分。 但是,这10分对于花钱买吴刚输棋的一方最后还是“可望而不可及”。因为排名出来后,吴刚发现自己位列前16名中,可比赛最后一天坐在他对面轻松赢棋的那个人却不在16人名单中。显然,这个人在“赢”棋之后成绩还是不够。 “毁树容易种树难” 吴刚是从6岁开始学习中国象棋的,父母都是普通工人又相继“下岗”,但是发现了吴刚下棋的天赋后,父母在他学棋和参加比赛方面从没吝惜过。吴刚也争气,从小学到高中,所取得的省、市各级荣誉和奖杯不下20个。但近一年来,他都是代表本区的另一所中学参加象棋比赛。 沈阳市某区少年宫的棋类老师宫某是吴刚的象棋启蒙人。 “那年吴刚应该是6岁,有一次我们少年宫棋室装修,我就临时在大厅开课,我偶然发现卖呆的人群里有一个孩子,无论家人怎样拽他走,他就是看棋,不动地方。当天教的是棋谱里的基本步法,很多小学员教了几遍都记不下来,只听了一遍的吴刚在旁边脱口而出‘马走日象走田小卒一去不回还’,而且走的几步全对了。直觉告诉我,这是个很有‘棋感’和‘棋缘’的孩子。于是,我说服了本想让吴刚学美术的吴刚的父母……在同一拨孩子里,他在象棋上的感觉是最好的,这些年来我们的联系一直没断,他的进步我都知道,他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可造之材。” 这位搞了近20年象棋基础教育的老师这样评价吴刚。 同样的评价还出自和吴刚一起学棋的同校同学。“吴刚在我们大班的学员中,是最认真的,平时放学后除了学棋就是回家,像我们常去的网吧、电玩之类的地方,他从来不去。” “但是有时候很多事就是这样,要说是‘树欲静而风不止’不知道恰不恰当,不过与体育比赛纠缠到一起的种种‘灰色’的东西现在实在是举不胜举,这种东西连成年人有时都说不清楚,更何况是未成年的孩子。发现和培养好苗子不容易,可要毁掉的话却很容易。更可怕的是,毁掉的有可能不仅仅是孩子在某一个方面的兴趣和发展……”采访中,一位象棋界资深人士这么说。 “板子”该打谁身上? 其实,类似情况并不是第一次出现,在以往同样的比赛中也出现过,只不过没有被曝光。那也是一名高中生参赛选手,当时他和一个人并列第16名,按规定第16名只能有一个人,同是为了这个“二级”和“10分”,那名高中生的“工作”都“做”到了有关管理部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最后还是按规定进行了抽签决定,结果做“工作”的那名高中生没能如愿。 向记者介绍这些情况时,有关部门也很无奈。3月20日的比赛全省总共有300多名选手参加,而且年龄跨度很大,赛会的组织者可以在比赛中做到尽职尽责,可是4天的比赛期间,他们不可能连选手所住的房间都“管”到。有关人员表示,现在对教练的管理还比较松散,各级相关部门长期以来对教练的管理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业务指导”的水平,缺乏有力的监管。 是个别教练人员素质太差还是有关部门工作不力? 发生在吴刚身上的事,虽然只是一个被揭出来的“偶然”,但它却表明相关环节已经存在问题,这不能不引人深思。 自从那次比赛回来后,吴刚的话少了许多,在家或出外练棋的时候虽然表面上看不出什么太大的变化,但是他越是这样,父母越是担心。吴刚在其父母不在场时问记者的话印证了他父母的担心。吴刚问记者:“我从小就很喜欢象棋,我一直把象棋当成我正常学习之外最重要的一件事,有可能的话我还想成为一名职业选手,到现在我仍然认为只有象棋能让我全身心地投入,它是一片属于我独有的纯净的天。但是他(教练)扔下钱的那一刻,和我输完棋起身走出比赛大厅的场景,是我一直无法不去想的,根本忘不了。是我错了吗?是我不该去参加那次比赛吗?还是我选择象棋选择错了?” 六股河时代商报记者于江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