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条”效应(观察)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30日06:33 人民网-华东新闻 |
本报记者 吴沿 “袁书记,正兴钢圈前年纳税400多万元,去年是1300多万元,今年将突破3000万元。” “万利达去年税收3000万元,今年争取纳税4500万元……” 在福建漳州市民营经济工作会议前夕,市委书记袁荣祥、市长何锦龙与13名被表彰为“漳州经济建设功臣”、“纳税大户”的民营企业家见面时,企业家纷纷承诺要再上一个新台阶。 这次千人大会,是漳州规模最大的一次民营经济工作会议,也是两年前漳州市委、市政府出台“民营经济40条”后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又一推动。 拉长“短腿”的“发令枪” 2002年7月,漳州市提出“工业立市”发展战略时,做过这样的判断:漳州落后于周边地区,差距在工业,“短腿”在民营经济。从另一个角度看,“短腿”也意味着潜力、后劲和希望。 2003年上半年,漳州市党政代表团先后赴苏浙地区及省内厦门、泉州等地考察,增强全市各级各部门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同时开展调研,思考对策。同年7月,该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作为服务民营企业的常设机构———漳州市民营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同时成立,由市长担任组长。市政府选择从民营经济所占比重较大的农副产品加工、钟表、家具3个行业切入,设立3个行业促进办,重点加以扶持。 今年初,市政府兑现“民营经济40条”、“工业发展40条”奖励时,12家民营企业得到了数额不等的奖金。 对昔日重外资轻民营的漳州来说,涵盖了实行公平待遇、减轻企业负担、放宽经营条件、提供优质服务等方面的“民营经济40条”,宛如赛场上的发令枪,一声“枪”响,带出了政府忙扶持、能人忙施展的民营经济发展新气象。 虽然《意见》实施不到两年时间,但漳州的民营经济已非昨日可比:从发展速度看,到2004年底,全市私营企业数比2002年翻一番;从发展规模看,私营企业注册资金比2002年增长104%;从大企业户数看,资金上千万元的企业比前年增加1.5倍,私营企业集团数增加1倍;从发展后劲看,民营工业项目数和投资额超过外资工业,民营工业项目数占全部工业项目的61%,投资额占54%;从财税贡献看,由民营企业提供的税收总额占全市总数的40%多,而两年前这一数字不超过8%。在全市纳税超千万元以上的10家非公有制企业中,民营企业就占了4家,今年有望再翻一番。 这些变化,漳州不少人将之归结为“40条”效应。 钟表业再度崛起体现认同的力量 在采访中,问及“‘民营经济40条’带来的最大益处是什么”时,身份完全不同形神相似的两个人回答,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民营企业吉马集团总裁林建国说,最大的益处是民营企业的地位得到了社会的认同,民营企业家的作用得到了社会的认同。 而全程参与“工业立市”战略研究与实施的市委工作人员认为,“民营经济40条”最重要的是把公平待遇还给了民营企业,从根本上扭转了过去政府部门对民营企业轻服务、重挑刺的局面。 社会对民营经济的认同、政府还公平待遇给民营企业,这些在外人看来远没有税收优惠、周转金支持等措施来得实在的因素,却最为民营企业家所看中。漳州钟表行业的再度崛起,让人们看到了这种认同所能激活的潜力。 上世纪80年代,漳州市钟表业鼎盛时企业达300多家,产品远销全国,成为全国石英钟表的主产地。可惜好景不长,由于企业规模小、产品模式简单、竞争无序又无恰当引导,一个在全国颇有影响的产业走向衰落。 2003年,漳州市把这一行业列为扶持民营企业发展的切入点,市领导多次召开专题座谈会,与企业共商加快发展举措,并指定二轻联社专司服务扶持之职。由此,漳州钟表的区域品牌再度打响,重现昔日活力。以外销为主的漳州钟表业第一次得到广交会的永久摊位,获得福建省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补助资金,入围省高新技术企业,推荐参评省名牌产品、省著名商标等。目前,漳州市钟表业的石英机芯、石英钟、石英手表、电子表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55%、25%、2%。近20家龙头企业正通过产业链延伸,在行业内形成龙头带动、上下连结、相互配套的良性格局,行业整体竞争优势日益突出,再度成为漳州区域特色明显的优势产业。 优惠不盲目,贡献论英雄 在这次千人大会上,“纳税”是一个重要话题。去年纳税超500万元的港兴集团董事长吴家驹逢人便说:受到表彰很光荣,但今年纳税要超千万元,压力大。 不论是已成为漳州经济建设功臣的企业家们,还是备感压力的吴家驹都十分清楚,发展是硬道理,纳税是真本事。 民营企业家表现出的强烈纳税意识,可谓漳州近年来在发展经济过程中理性回归的一个真实写照。几年前,一个针对漳州财政的调查表明,由于种种因素造成的漳州每百元工业产值含税率偏低,是造成漳州财政收入不高的根本原因。2002年,漳州在推进“工业立市”战略过程中,有意识地避免类似情况发生。该市把工业用地价格的优惠与企业可能提供的纳税多少、提供就业岗位多少等指标相联系,而不是简单地以项目的“身份”论优惠,从根本上杜绝了出让资源没有收益的现象发生。也正因为如此,2004年漳州才能取得工业产值新增100亿元、财政收入新增10亿元的成绩。 (本报漳州3月29日电) 《华东新闻》 (2005年03月30日 第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