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牙山五壮士》过时了吗?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30日08:06 燕赵晚报 |
上海市新语文教材已经正式删除《狼牙山五壮士》一课。目前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新课本也删除了《狼牙山五壮士》的内容。上海市教材编写组主编徐根荣在解释删除原因时说,《狼牙山五壮士》所反映的时代与现代社会从时间上来说也有差距,学生从小的生活环境与那时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文章也越来越难勾起年轻老师们的共鸣,再用这些战争题材的课文教育学生,“教”与“学”的作用都不会很大。(3月24日《新京报》) 而与之相对应的是3月21日狼牙山五壮士最后一位英雄葛振林的逝世。我不知道这两者有无联系?但愿这只是巧合,否则我觉得是对不住壮士的英灵的,人刚走,茶就撤吗? 狼牙山五壮士的事迹是有些离现实的生活远了点,但是英雄主义的情怀与我们的心灵是息息相通的。一种民族的精神是从这个民族诞生的那天起就随着时代的发展而长久积淀而来的,生活在变化,但是那种鼓舞我们勇往直前的信念不会褪色。学生的生活环境变的丰富多彩是事实,但英雄主义的光芒不会因此就没有了闪光的理由。如果说难以勾起年轻教师和学生的共鸣,只能说明我们的“教”与“学”确实出了问题;作用的不大不是因为素材的原因,而是因为我们社会环境对这种素材的不认同和价值偏差所致。用一种形式的变换来挽救心灵的失衡是草率的,也是不科学的。 上海市教材编写组主编徐根荣还说:“新的时期,革命英雄主义仍然需要,只是这种需要应该转化形式了,只要是为了国家,为了人民奉献自己的都是革命英雄主义,过去战争时期有革命烈士,现在和平时期,有杨利伟,有桑兰,甚至还有刘翔。在新时期,他们用新的方式付出,这些方式很贴近生活,与孩子们的环境接近。” 英雄主义需要发展,但不能割裂。在中华民族的文明史上,有远而近的英雄人物构成了整个民族的精神单元,它们的新旧只存在于时间上,并不反映在本质上,对于一种鼓舞我们的精神它都是常青的,关键是我们如何将它和时代的脉搏和谐起来。因我们的无能无法达到这种和谐,就粗暴地以发展的由头删除,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是对历史的简单隔绝。民族精神的传承需要我们的坚守而不是放弃。尤其是在这个缺乏舍生取义般英雄主义的年代。新时期有新的英雄,我不否认,难道那些久远的英雄就可以舍弃?如此的逻辑,那在将来的某个时段现在的英雄也会有同样被删除的命运。如此则我们会逐步忘记过去,会成为历史的叛逆者。我不知道那时候,我们的未来还能记住些什么? 当我们的学生嘲笑那些过去的英雄的时候,是他们的错吗?不是,是我们的教育,是我们在与时俱进的口号下对历史的误解和不尊重。如今又要将《狼牙山五壮士》这样的战争题材的内容从学生课本中删除,我感到这删除的不只是一篇短短的课文,而恰恰是我们曾经高喊的英雄主义的灵魂。(作者:郝志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