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樵松塘“翰林村”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30日08:47 南方日报 |
走遍广东47 西樵·翰林村 图/文 本报记者 景小华 通讯员 区广安 引子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金榜题名是过去无数读书人的梦想,也几乎是入仕的必经渠道。在社会盛行“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教义而轻商、轻百工的环境中,远在西樵山边的松塘村概莫能外,村中私塾林立,学风盛行,自明代嘉靖年间起至清代末年村中才人辈出,今天古村尚留下20多块镌刻着功名的旗杆石,记载了松塘村在科举时代的辉煌。 这些旗杆石在村中祠堂前的广场一字排开,煞是气派。经过考证,古村在明清两代至少走出了4位进士、7位举人,其中3人入翰林院。因而松塘村又有“翰林村”的美誉。 翰林村作为科举时代的范本引人关注。近日原国家考试中心主任、国家督学杨学为先生专程到西樵松塘村等地,考察当地的“科举名人现象”对研究历代考试制度的沿革,对探索当代考试制度改革创新极有参考价值。 “旗杆石”记载功名 初进西樵镇松塘村,小楼密密夹道,眼前的翰林村容貌并不惊人。入村百余米后,眼前才豁然开阔,三个池塘一字排开,四周环绕着数排祠堂古屋,镬耳墙气派连绵。 据说松塘村得名于村前的参天古松和池塘,先有松树,后有繁衍了700多年的区姓人家。古松高数十丈,亭若华盖,树干如同青铜根若磐石,要三五人才能合抱,十里外都可以看见。可惜古松在60多年前的一次飓风中被吹折枯死,唯有后来开挖的池塘塘深水秀,至今还在。 来到有“翰林村”美称的松塘村,记者首先去见识记载了功名的旗杆石。在村中最气派的区氏宗祠门前广场,14块进士和举人的旗杆石排成整齐的两列。 最早的一块旗杆石上记载着明代嘉靖年间的举人区次颜,在乡试中了第8名举人,后来曾在云南做过知州。另一位明代万历年间的举人区庆云也曾到云南做过官。其余十多块旗杆石上多记载的是清朝光绪、同治年间的举人进士。每块石上都镌刻着中第人名、年月、名次和官衔。虽同为旗杆石,进士和举人的高度按律都有规范,但如今流传下来的碑石却高矮不一。 这样的功名石在村中共有20多块,分散3处。村长说,旗杆石曾经散落村中,大都是从鱼塘塘基、田间乃至茅厕找回的,因而有些已经残破,字迹模糊。村人重新整理石碑,恢复原貌。不过有些曾露过面的旗杆石至今杳无踪迹。 77岁的区开乐老人介绍,过去科举考试中了进士或者举人后,村中便会挂起一根长20多米、碗口粗的旗杆,悬挂着旗帜,旗杆底部由旗杆石固定,石上刻着中举人的姓名和名次。只是年代久远,木杆早已腐朽消亡,唯独留下旗杆石为证。 这些中第的区氏族人几乎都在外地赴任,有些做了京官,之后散居四海客死异乡,也有的叶落归根回到松塘村安享晚年。 由于读书风气盛行,松塘村街巷的名称也别有韵味。桂香坊、华宁街……古村中街街得号;逢源巷、顺和巷……巷巷有名。村中有些屋舍还悬挂着司马第、大夫第、太史第牌匾,明清两代修建的居室和宗祠相互辉映。古村巷道大都是明清两代长条方石砌成,古巷自池塘边起建,而在山坡结束,百巷归一,巷口都朝向池塘。 在逢源巷口有一口古井,四壁都是整齐的石块相砌,沿壁长满了绿苔。村里的老人说,井水从来没有干涸过,虽然村里如今用上了自来水,但还是有村民偶尔饮用井水。 趣闻逸事古村流传 在松塘村古祠边并列着一处孔庙,可见早年尊孔推儒风气的盛行,这也是村中为何“盛产”进士、举人的重要原因吧。 自小在松塘村长大的区定祺老人考证,在20多个旗杆石上的人物中,至少有11人的确出自松塘村,包括4名进士和7名举人。4名进士均出自清代,其中3位曾经入过翰林院。区定祺老人孩提时代曾师从进士区大原读过一年书,区大原因为战乱暂时回过家乡设馆教书。 区村规模较大的祠堂超过10座,大大小小则不下20座,经过700多年28代族人的更替,原来一个区姓支脉已经繁衍出1600多位后人。 区姓族谱记载着先祖南逃的经过:北宋高宗被元军逼迫仓皇南逃,中原的一些官宦和百姓跟随迁徙,翻越粤北大庾岭抵达南雄,数代之后又逢南宋末年战乱,元军一路追击飘摇中的宋朝,定居珠玑巷的中原人士后裔再度南迁,区世来同弟侄沿着水路一路南下,迁徙到南海,在西樵山碧水旁休养生息,代代相传,逐渐发展成为今天的松塘村。据此推断,村子应当有近800年历史。 在科举时代,村中读书风气盛行,直到今天还能在村中看到几处家塾和学社的牌匾,因而村中举人和进士辈出。 在这些后人中,有载入史册的人物。区谔良是同治六年(1867年)的举人,4年后又高中进士。5年后出使美国、西班牙、秘鲁三国,作为当时出使大臣的随员。1883年与“南海先生”康有为联合共同创建“不裹足会”。 而光绪年间松塘村的进士区湛森在京城做官,他曾经在京城外看到两个露出森森白骨的坟墓,还筹资掩埋。他在京城的私宅不慎着火,区湛森胡须都被烧了,还好人能幸免于难,后来客死京城。就在区湛森高中进士同年,松塘村又诞生了另一位进士区大典,中举后进了翰林院。区大典的同族兄弟区大原也在1903年中了进士,后来被圈点为翰林,到过日本早稻田大学修习法律。 不过,在读书知礼节的诸多区姓后人眼中,区新应当算是异类。区新的故事大多来自民间传说,几乎都将他描绘成劫富济贫的侠义大盗,甚至说他能飞檐走壁,还有一手百发百中的枪法。他常把枪暗装在一把雨伞内,平时出入不离身。在维新派与保皇派的争斗中,康有为弟弟受其兄所托,物色到区新,打算行刺慈禧太后,不料隐藏在水桥的区新被随同慈禧太后的宫女发现,慌乱中区新行刺失败返回广东,不料被亲信告发,官兵前来追剿,他只好开枪自杀。出现在文艺作品中的区新已经成了为国为民的荆轲式英雄,虽然确有区新其人,但这样的故事明显有很多经不起推敲的虚构成分。 纺纱是古村一大产业 在松塘村游览,三层的镬耳墙民居一字排开,特别是华宁街几条小巷里,家家如此。入内,二三层屋墙上只开着外窄内宽的小窗,除了正门之外,外人无法从房屋四周的任何地方闯入,据说这也是对付盗贼的不得已办法。 气派的屋舍也能证明古村过去的辉煌。85岁的区寿森告诉记者,村人在四季耕作之外,清代还靠纺纱营生,因而村中大多算是小康之家,屋舍也就建得气派。 记者曾经光顾过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村之一的佛山三水大旗头村,规模宏大的古屋群保存完好,整个村落的屋舍也是这样整齐划一。从遗存古建筑来看,松塘村过去的规模与大旗头村丝毫不差,只是现今大多古屋已经拆去。 如今数百年后,松塘人还坚持着这门生意,只是原来纯手工的做工改为机器加工。他们从北方购进棉花,在村里加工成纱线,再把成品卖到全国服装业的批发地——东莞、增城、广州的服装厂。村里大大小小的纺纱场不下百间,雇佣了不少外地工人,租户远远超过了本村人。在生产旺季,甚至本村的电力供应不暇,只能间隔提供。 除了保存着传统的纺纱产业之外,松塘古村还保留着一些古老的习俗。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关帝诞时,村里都要从外面请来粤剧戏班,连唱十晚大戏。这段日子就像村里的庙会,远乡近邻的村民赶来看戏,卖小吃的、小商小贩也闻声而来凑热闹,请戏班唱大戏的习俗至今仍然年年不断。据说在过去,正月里村民们也有大戏看,每隔3年热闹一次,后来村民们觉得冬天看戏太冷才取消了。 正月初四可以算是区姓最热闹的一天。但凡附近几村的区姓人家都要请来醒狮,敲锣打鼓来松塘村区氏祠堂拜祖,一路炮声不断,异常热闹。祭祖之后,村里村外的区姓人士在两个祠堂周围进行声势浩大的千人大围餐。通过这种方式,将同出一脉的区姓后人凝聚在一起。 如今,村中已经修建了广场、游泳池,修整了村道,着手申请政府保护和旅游开发,但保护古建筑和保存古村风貌更应是当务之急。 解释科举制度 中国科举制度源于汉朝,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经隋、唐、宋、元、明、清。根据史书记载,从隋朝大业元年(605)的进士科算起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正式废除,整整存在了1300年。在此期间,曾产生数百名状元、近11万名进士、数百万名举人。 我国的科举制度从宋元以后逐渐外传,越南、日本、韩国、朝鲜等都仿照中国推行过科举制度。中国科举制度也对法国、美国、英国等国家选拔官吏的政治制度产生过影响。 明代科举考试内容以八股为主,即“八股取仕”。它逐步成为僵化模式,特别是到晚清时成为严重束缚知识分子的枷锁,暴露出种种弊端。 1905年,清政府废除了延续1300年的科举制度。 考察西樵“科举名人现象” 日前,长期从事我国高考领导工作和研究我国考试制度的资深专家、原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国家督学杨学为先生专程来到南海西樵,考察西樵人在历代科举中的功名考取情况。 杨学为先生一行首先来到位于西樵镇大同村的戴氏宗祠,详细了解清朝军机大臣戴鸿慈当年参加科考的有关史料。戴鸿慈1853年生于西樵大同绿涌村,是晚清一位具有革新思想的爱国官员,曾官至尚书、军机大臣和协办大学士,是清朝200多年里广东省籍人士任职最高的官员之一。随后他们又来到民乐祖仁村,饶有兴趣地向91岁的潘宇生老人了解该村明清两代多位举人进士的具体情况。最后,杨学为等人来到松塘村,查阅了该村科举功名的考取资料,并对旗杆石等珍贵的历史文物进行拍摄。 杨学为先生对记者表示,西樵的“科举名人现象”对研究中国历代考试制度的沿革,以及在当代如何推行素质教育,探索考试制度改革创新都有着很好的参考价值。 南海西樵松塘村交通 从广州乘坐到南海汽车站西樵分站的班车,到达西樵镇后,在西樵车站乘坐217路公共汽车,到沙基村站下车,往前直行约四五百米,道路左边有一座“松塘村”的大牌坊,由牌坊入即可。 合作单位:广东省旅游局 集报花·答问题·游广东 旅游周刊有奖活动 凡集齐41—50期《走遍广东》报花,一次性寄到本报旅游周刊,即有机会畅游广东或获得丰厚奖品。信封上请注明“集报花游广东”字样。 请回答问题(选择正确答案): 1.松塘村位于 ①广东西樵 ②广东东莞 2.西樵松塘 ①有“翰林村”美誉 ②有长寿村美誉 地址:广州市广州大道中289号南方日报经济新闻中心旅游周刊 邮编:510601 图: 村里年代最久的祠堂 老屋前的老汉 远眺松塘村 松塘村的祠堂一般都有人照料 古村一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