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阳县钢铁企业依托鞍钢错位发展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30日09:45 千华网-鞍山日报 |
记者在辽阳县采访时感受到,当地围绕鞍钢发展起来的众多钢铁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独辟蹊径:发挥自己毗邻鞍钢的优势,既依托鞍钢的产业积聚效应发展,又不与其短兵相接,走出了一条通向市场的捷径。 上个世纪90年代初,辽阳县的刘二堡曾因“小炼钢铁”而闻名。当时不少当地人利用回收的废铁加工钢锭出售。最盛时,各种小钢厂达300多家,产品销往各地。虽然后来大多小钢厂因产品质量问题在国家专项治理中关闭,但这些小钢厂的发展却为辽阳县积累了一条经验:在鞍钢周边产业上寻找市场,背靠大树就要乘凉。正是这条“乘凉经验”使辽阳县做大了钢铁工业。 辽阳县的钢铁企业经过短短15年的发展,已经拥有钢铁产业的上游产品铁精粉、中游产品线材、型材及下游产品汽车钢圈完整的产业链条,仅2004年辽阳县的工业总产值就达到139亿元,而钢铁产业占据90%以上。这样完整的钢铁产业链在鞍钢周边地区是绝无仅有的。 曾经有鞍山人在看到辽阳县各种各样的钢铁加工企业后感慨道,鞍钢成就了辽阳县的地方经济。其中,既有被动的地域辐射,更有主动的市场选择。正如该县负责人说的,他们是在鞍钢的市场缝隙中错位经营发展起来的。 所谓错位,一是国家对刘二堡成片的小钢厂整肃,二是鞍钢在产业升级中退出了低端市场。前者使辽阳县的钢铁企业及时结束了“假冒伪劣”时代,后者则为大量民间资本提供了可以进入的市场空间。 在这两次机遇中,辽阳县的钢铁企业须臾没有离开过鞍钢。但这种依靠却发生了本质性的转变,从先前“挖墙脚”式的恶性竞争,到后来谋求与鞍钢的错位发展。有一个例子很能说明这种转变:在上世纪90年代初,鞍钢向国家有关部门建议关闭辽阳县小钢厂,而现在,鞍钢会主动建议客户到辽阳县购买鞍钢已经不生产的一些产品。 据介绍,辽阳县除了把今后的发展定位在“全国特钢基地”上,而且由于鞍钢正逐步退出普通建材市场,辽阳县将继续做大普通型材,承接鞍钢产业转移期间的市场份额,实现梯度发展。 在鞍钢不断完成的产业升级中,辽阳县的钢铁企业对于整个地区钢铁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补充作用:鞍钢转移的产业拿到辽阳去干,这样不仅可以满足客户不同的产品需求,完成一站式采购,同时使鞍钢与辽阳县之间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上下贯通的钢铁产业集群。 首席记者 王海虹 |